农村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文/ 五华县转水镇中心小学 陈志文

  在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背景下, 农村小学亟须探索既能夯实知识基础, 又能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和探究的教学模式, 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活力。本文旨在探索项目式教学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并分析其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一、文化传承, 制作传统工艺

  文化传承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尤其在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中, 传统工艺的制作不仅能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还能增强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传统工艺如编织、陶艺等有形产品在创造中融入了数学的元素, 学生在实践中能体会到公式、图形和比例关系的实际应用。

  在 教学“ 圆的周长” 时, 引入“制作传统工艺” 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陶艺制作, 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操作中。教师介绍陶艺的基本概念, 并引导学生讨论制作陶器所需的圆形底盘和高度的关系。接着, 教师向学生介绍圆的周长公式C=2πr, 其中r 表示底盘的半径。在实际操作中, 教师鼓励学生测量底盘的直径, 假设直径为10 厘米,学生可以计算底盘的周长: C= 2×3. 14×5= 31. 4 厘米。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使用尺子标记出所需的材料, 确保每个陶器的底部平整, 并保持相同的尺寸。在制作过程中, 教师强调比例的重要性, 例如各种饱和颜色的泥土在不同陶器中的搭配,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与计算, 帮助他们理解颜色比例对美观的影响。最后, 陶器制作完成, 学生们共同讨论成果, 分析不同陶器的大小和形状, 教师鼓励学生比较直径、周长和高度之间的关系, 让他们在增强文化认同的实践中巩固所学数学知识。

  二、创新设计, 布局绿化区域

  创新设计不仅是美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 更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通过绿化区域的布局, 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数学知识,如面积、长度和比例等, 能够深化理解与实践操作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思维, 还引导他们关注环境与生态, 增强环保意识。

  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 的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布局绿化区域” 设计与规划。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研究校园内的可用空间, 如花坛、树木种植区和休闲区域。在确定了区域后, 学生需要估算这些区域的实际面积。以一个长方形花坛为例, 其尺寸为4 米乘以2 米, 他们需要计算出这个区域的面积: S=长×宽=4米×2 米=8 平方米。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解, 要求学生将这个区域按照植物种植的规划划分为若干小块, 并计算每块区域的面积。学生决定使用不同高度和颜色的植物, 设计成不同的花坛形状。此时,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合理分配植物的位置, 使每个区域的空间利用最大化, 从而提高整体美观度。在分配植物种类时, 教师鼓励学生计算所需植物的数量, 例如每平方米需要种植3 棵植物, 那么对于8 平方米的花坛, 他们需要准备: 植物总数=8 平方米×3 棵/ 平方米=24 棵。最后, 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评比, 教师则细致地反馈每个小组的创意和数学运用情况, 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 深刻理解了绿化设计与数学的密切关系。

  三、生活应用, 模拟市场交易

  模拟市场交易活动在数学教学中起深远的推动作用, 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基础数学知识, 还增强了他们对实际生活中经济行为的理解。在模拟交易过程中,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了成本、利润、定价等经济学概念, 深化了对百分数、比例和数据分析的理解。

  在讲解“百分数” 时, 教师策划班级文创跳蚤市场项目, 引导学生分组开展“模拟市场交易” 活动。某小组自制的20 个扎染书签每个成本价3. 5 元, 要求利润率不低于40%出售。教师设问:“若按成本价150%定价, 每个应售多少元?” 学生列式: 3. 5× (1+50%) = 5. 25元, 但提高价格可能导致书签卖不出去。教师引导调整策略: “若每个以40%利润的收益出售, 同时推出买三赠一活动, 实际利润率会如何变化?” 单价为3.5× (1+40%) = 4.9 元, 学生计算实际售价相当于组合收入3×4. 9=14. 7 元, 总成本4×3.5=14 元, 利润率= (14. 7-14) /14=5%, 远低于40%的目标。实践环节, 学生制作折线统计图分析销售数据, 发现定价与销量的反比关系, 最终采用阶梯定价策略: 前10 个按50%利润定价, 后10 个按30%利润促销。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在权衡成本与收益时, 深刻体验数学在经济决策中的杠杆作用, 计算成为连接理论价值与实践收益的转化器。

  项目式教学使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当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工艺尺寸、设计花坛造型、核算交易成本难题时, 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得到生动诠释。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实现了知识习得向素养培育的转型, 更推动了教师从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的角色转变。未来需持续探索项目资源与乡土文化的深度融合, 构建更具生命力的农村特色数学教育体系, 让数学真正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精神沃土。

  责任编辑 罗 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