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彤:创维投资“大管家”
- 来源:经理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周彤,创维,投资,大管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3-30 13:19
“我在创维八年,现在是第四个岗位,每次负责的工作范围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这每次的不同都要求我去学习去提升。”现任创维集团董事、战略与投资管理部总经理的周彤,是继CEO张学斌之后,由原董事长黄宏生亲自引进创维的又一名“空降兵”高管。
1989年大学毕业的周彤,经历了国企、外企、民企的高管职业生涯,中途还自己创业过,学材料科学的她做过国内市场、国际贸易,干过运营管理,从事过投资,期间积累了深厚的经营管理资历。
而黄宏生将她请到创维的过程,也颇有一段故事。
黄宏生的诚意打动周彤
创维发生陆华强出走事件后,黄宏生加大了引进空降兵高管的力度,包括后来出任CEO的张学斌,周彤也是其中之一。周彤在加入创维之前,从未想过要加入民营企业,直到黄宏生以诚意打动她。
2002年9月,在第三方介绍下,黄宏生在北京认识了周彤。双方聊得很投缘,“我们见第一次面时,他就邀请我加入公司,我很自然拒绝了,因为当时我没有考虑来深圳工作。”当时的周彤甚至还不知道创维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那个时候它并不很有名,因为都不了解,我想我怎么会来呢,大家需要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
第一次见面之后,周彤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创维的信息,第一个看到的竟然就是陆华强事件,“我在想这个公司到底是个什么公司,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双方的性格都非常刚烈,大家才会产生这种结局”。
但是接下来一次又一次的交往,改变了周彤对黄宏生的看法,她发现自己和黄宏生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做事的原则是相同的。“那时黄先生到北京来经常都约我聊一聊,让我对创维有一个认识和了解。我记得我跟他谈过很多方面的问题,比方说谈价值观,谈公司在干什么、公司里主要管理人员是谁、公司往什么方向去发展,谈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等。我觉得这些都很重要,所谓‘人以群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你不能强求所有人都一样,但大家要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有一些东西必须是共同的。如果没有这些共同的东西作基础,那大家分歧可能就很大,实际上就没有办法一起工作。”
在谈话中黄宏生了解到周彤喜欢看话剧、听音乐会,于是某天特地买了话剧票邀请周彤一起观看。就在周彤看得非常投入时,坐在旁边的黄宏生竟然打起了呼噜。这一幕周彤印象非常深刻,“我当时在想其实他不喜欢看话剧,只是因为我本人喜欢,他才愿意这样来表达诚意”。
然而,等话剧一结束,黄宏生又来了精神,“他拉我到马路对面的咖啡馆,一谈就是好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人很有毅力和韧性,能做成大事”。那时虽然周彤依然没有同意前往创维任职,但是已经答应做创维公司的顾问。
2003年3月,周彤出差来到深圳,第一次踏进了创维公司总部。“那天下午到了以后,晚上六七点钟我跟他单独谈的时候,他拿来一份合同就说,你就在我这儿干了,然后一直谈到晚上十一二点,然后我们大家OK了。”
首任新闻发言人
加入创维之后,周彤的第一个职务是集团品牌总监。在交流的过程中,黄宏生表达了他的一个愿景:“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伟大的工作,把创维品牌做成一线品牌,做成一个伟大的品牌,能够传承百年的品牌。”
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周彤,被黄宏生这番话所打动。而黄宏生也发现,周彤对品牌理念、品牌管理的理解跟他趋同,便当机立断说:“要不你就来管品牌吧。”
当时周彤出任集团品牌总监的背景是,其一,创维的主业彩电正在从一个二线品牌向一线品牌跋涉,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传播体系,架构一个立体的对外沟通平台;其二,创维在主业以外正在进行一些产业链的多元化,需要扩大对外的传播;其三,当时国内的彩电出口集体面临着反倾销诉讼,需要对外界建立一个应对机制。
为规范品牌宣传,周彤完成了三个层面的制度架设。第一,将集团下属各产业公司对外发布信息的权力上收,统一由集团层面对外发布。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她本人也成为创维历史上首位新闻发言人。第二,梳理媒体传播的每一条线,建立起平面、电视、网络的立体式媒体关系。第三,讨论和重新梳理创维品牌策略并据此开展系列的传播活动。
完成了集团品牌体系的梳理之后,周彤由“中央部长”转任“地方诸侯”,担任创维数字技术公司副总裁,负责创维机顶盒业务的运营。在这个阶段的工作,与方案提供商、研发人员的不断沟通,让她对数字电视领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集团投资大管家
随着创维相关多元化的深入,各产业公司的协作变得重要起来,需要在集团层面进行整体把控,一些大型的投资项目也需要在集团层面进行决策,于是在2005年的下半年,周彤重回集团总部,负责组建“战略合作部”。
从“地方”重回“中央”,周彤又要完成一次视角的转换。她说道:“在数字公司我主要是以机顶盒为主,负责与机顶盒的技术合作方的沟通和生产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但到了集团,就要站在集团的角度去构建一些大的合作和项目。”
在战略合作部总经理任上,一个大型项目曾令周彤颇费心思。时值液晶电视市场急速发展,而其核心部件LCD面板的生产技术掌控在日韩企业手中。中国彩电企业为了寻求向上游的突破,增强与上游日韩厂商谈判时的筹码及话语权,长虹、康佳、TCL、创维四家彩电生产商共同合资组建了“深圳市聚龙光电有限公司”,从事LCD面板的生产,创维方面的牵头参与者即是张学斌及周彤。
为了协调各参与方的关系,四大彩电企业派人共同组建了一个工作小组,由周彤出任组长。
四个合作方中,其余三家皆为国企,唯独创维是民企。民营企业在中国的商业世界中向来处于相对劣势,要去领导这样一个小组,对来自民企的周彤来说显然是个挑战。怎么寻求各方达成一致?怎么协调各方不同利益诉求?
“我忽略掉我们不同的背景,忽略掉其他的原因,找到大家的共同利益点。因为只有找到大家的这个共同点,大家才能够一起往前走。只有你赢,别人不能赢那没有办法往前走,任何一个合作都是这样,参与各方都要赢,这是最重要的。”
2008年创维在集团层面进行组织架构的整合,战略合作部与投资管理部合并成“战略与投资管理部”,依然由周彤领衔。“现在的工作职责就是四个:第一是集团的战略规划,第二是产业投资,第三是资产管理,第四是战略合作。我们现在正在做集团和各产业公司的五年规划,战略规划制定了,集团的投资工作将围绕其展开。而资产管理的工作希望对外投资的公司获得更好的资产回报,利用原来运营公司的经验与被投资公司的沟通也会对他们有所启迪。”
……
1989年大学毕业的周彤,经历了国企、外企、民企的高管职业生涯,中途还自己创业过,学材料科学的她做过国内市场、国际贸易,干过运营管理,从事过投资,期间积累了深厚的经营管理资历。
而黄宏生将她请到创维的过程,也颇有一段故事。
黄宏生的诚意打动周彤
创维发生陆华强出走事件后,黄宏生加大了引进空降兵高管的力度,包括后来出任CEO的张学斌,周彤也是其中之一。周彤在加入创维之前,从未想过要加入民营企业,直到黄宏生以诚意打动她。
2002年9月,在第三方介绍下,黄宏生在北京认识了周彤。双方聊得很投缘,“我们见第一次面时,他就邀请我加入公司,我很自然拒绝了,因为当时我没有考虑来深圳工作。”当时的周彤甚至还不知道创维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那个时候它并不很有名,因为都不了解,我想我怎么会来呢,大家需要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
第一次见面之后,周彤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创维的信息,第一个看到的竟然就是陆华强事件,“我在想这个公司到底是个什么公司,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双方的性格都非常刚烈,大家才会产生这种结局”。
但是接下来一次又一次的交往,改变了周彤对黄宏生的看法,她发现自己和黄宏生对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和做事的原则是相同的。“那时黄先生到北京来经常都约我聊一聊,让我对创维有一个认识和了解。我记得我跟他谈过很多方面的问题,比方说谈价值观,谈公司在干什么、公司里主要管理人员是谁、公司往什么方向去发展,谈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等。我觉得这些都很重要,所谓‘人以群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你不能强求所有人都一样,但大家要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有一些东西必须是共同的。如果没有这些共同的东西作基础,那大家分歧可能就很大,实际上就没有办法一起工作。”
在谈话中黄宏生了解到周彤喜欢看话剧、听音乐会,于是某天特地买了话剧票邀请周彤一起观看。就在周彤看得非常投入时,坐在旁边的黄宏生竟然打起了呼噜。这一幕周彤印象非常深刻,“我当时在想其实他不喜欢看话剧,只是因为我本人喜欢,他才愿意这样来表达诚意”。
然而,等话剧一结束,黄宏生又来了精神,“他拉我到马路对面的咖啡馆,一谈就是好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人很有毅力和韧性,能做成大事”。那时虽然周彤依然没有同意前往创维任职,但是已经答应做创维公司的顾问。
2003年3月,周彤出差来到深圳,第一次踏进了创维公司总部。“那天下午到了以后,晚上六七点钟我跟他单独谈的时候,他拿来一份合同就说,你就在我这儿干了,然后一直谈到晚上十一二点,然后我们大家OK了。”
首任新闻发言人
加入创维之后,周彤的第一个职务是集团品牌总监。在交流的过程中,黄宏生表达了他的一个愿景:“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伟大的工作,把创维品牌做成一线品牌,做成一个伟大的品牌,能够传承百年的品牌。”
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周彤,被黄宏生这番话所打动。而黄宏生也发现,周彤对品牌理念、品牌管理的理解跟他趋同,便当机立断说:“要不你就来管品牌吧。”
当时周彤出任集团品牌总监的背景是,其一,创维的主业彩电正在从一个二线品牌向一线品牌跋涉,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传播体系,架构一个立体的对外沟通平台;其二,创维在主业以外正在进行一些产业链的多元化,需要扩大对外的传播;其三,当时国内的彩电出口集体面临着反倾销诉讼,需要对外界建立一个应对机制。
为规范品牌宣传,周彤完成了三个层面的制度架设。第一,将集团下属各产业公司对外发布信息的权力上收,统一由集团层面对外发布。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她本人也成为创维历史上首位新闻发言人。第二,梳理媒体传播的每一条线,建立起平面、电视、网络的立体式媒体关系。第三,讨论和重新梳理创维品牌策略并据此开展系列的传播活动。
完成了集团品牌体系的梳理之后,周彤由“中央部长”转任“地方诸侯”,担任创维数字技术公司副总裁,负责创维机顶盒业务的运营。在这个阶段的工作,与方案提供商、研发人员的不断沟通,让她对数字电视领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集团投资大管家
随着创维相关多元化的深入,各产业公司的协作变得重要起来,需要在集团层面进行整体把控,一些大型的投资项目也需要在集团层面进行决策,于是在2005年的下半年,周彤重回集团总部,负责组建“战略合作部”。
从“地方”重回“中央”,周彤又要完成一次视角的转换。她说道:“在数字公司我主要是以机顶盒为主,负责与机顶盒的技术合作方的沟通和生产管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但到了集团,就要站在集团的角度去构建一些大的合作和项目。”
在战略合作部总经理任上,一个大型项目曾令周彤颇费心思。时值液晶电视市场急速发展,而其核心部件LCD面板的生产技术掌控在日韩企业手中。中国彩电企业为了寻求向上游的突破,增强与上游日韩厂商谈判时的筹码及话语权,长虹、康佳、TCL、创维四家彩电生产商共同合资组建了“深圳市聚龙光电有限公司”,从事LCD面板的生产,创维方面的牵头参与者即是张学斌及周彤。
为了协调各参与方的关系,四大彩电企业派人共同组建了一个工作小组,由周彤出任组长。
四个合作方中,其余三家皆为国企,唯独创维是民企。民营企业在中国的商业世界中向来处于相对劣势,要去领导这样一个小组,对来自民企的周彤来说显然是个挑战。怎么寻求各方达成一致?怎么协调各方不同利益诉求?
“我忽略掉我们不同的背景,忽略掉其他的原因,找到大家的共同利益点。因为只有找到大家的这个共同点,大家才能够一起往前走。只有你赢,别人不能赢那没有办法往前走,任何一个合作都是这样,参与各方都要赢,这是最重要的。”
2008年创维在集团层面进行组织架构的整合,战略合作部与投资管理部合并成“战略与投资管理部”,依然由周彤领衔。“现在的工作职责就是四个:第一是集团的战略规划,第二是产业投资,第三是资产管理,第四是战略合作。我们现在正在做集团和各产业公司的五年规划,战略规划制定了,集团的投资工作将围绕其展开。而资产管理的工作希望对外投资的公司获得更好的资产回报,利用原来运营公司的经验与被投资公司的沟通也会对他们有所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