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PC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PC,时代,机遇,挑战
  • 发布时间:2011-04-27 13:47
  来自IBM的PC联合发明人马克·迪恩近日发表言论,说PC的时代几乎已经结束,PC未来的命运将会像曾经的打字机一样消逝在人们的视野中。马克·迪恩的公开表态让更多业内人士慨叹PC已死,未来将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天下。

  那么,后PC时代是否已经来临?这样的一个时代有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3月31日,在2011第二届国际(北京)平板电脑产业峰会的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此话题展开头脑风暴,互动交流。

  PC已死?

  PC是否已死?对此,与会嘉宾各持己见。万利达集团董事长吴惠天认为PC将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共存。

  而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景认为,要区分是PC产品已死还是PC时代已死。他认为现在我们确实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过去的PC终端出现了很多分化,也有人称之为市场细分。在这样的时代,制造商不再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标开发一款新产品,而是关注用户需求,以为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新的产品,提供更好的应用体验为目标。在这样的目标下,整个产业在变化,从面向制造转向面向用户体验。

  爱国者电子总裁兼CEO曲敬东说,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听到“后PC时代”的说法。他说,第一次听说“后PC时代”是在2000年左右,那时是笔记本电脑逐渐取代台式机,开启了一个较新的时代。而现在,曲敬东认为PC的路确实将走到尽头,将进入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不管是PAD还是智能手机,未来它们取代PC都将是不争的事实,未来的桌面互联网终端完全可以采用云端服务延伸至人们的办公桌或者是家中的书房。

  ARM中国区总经理吴雄昂也同样认为,PC时代确实已经结束。他认为原来的PC行业的特征是制造的工业化,规模越大利润越高。而现在,很多IT产品或者网络产品已经变成属于消费行业,消费者愿意花费较多的钱来购买更好的应用体验。IT产品消费化会有不同的细分市场,后PC时代确实已经到了。

  而在大唐高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冉看来,PC的应用范围更加宽泛了,其代表的计算能力会越来越隐藏在工业、生活、商业等领域的各个环节中。例如,调查显示“PAD”是“六一给孩子们买什么礼物?”的首选答案。他认为,PAD的整体发展趋势可能是越来越贴近生活,找出大家打字、发邮件、上网、办公的差异化,让应用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体现人性的需求。似乎后PC时代真的自然而然地到来了。

  但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E人E本首席运营官方礼勇坚定地表示,PC肯定不会死。他认为,PC是强调移动和互联性。根据六屏理论(显示屏的尺寸直接决定了内容和应用展现方式,比如7~9英寸屏将是移动终端的最佳尺寸),不管是电视屏、电脑显示屏、手机显示屏还是平板显示屏等都会有各自的内容和应用。他认为,PC不会死,而是会融入六屏之中。用户会根据不同位置的便携性和交互性来考虑屏的关系展开应用。例如,手机是一个小屏,特别适合放兜里面,8英寸左右的平板电脑适合外出携带,而PC作为大屏幕的价值空间也会越来越大。小屏的手机、中间的平板电脑和大屏的PC,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会被使用,实现个人跟社会的信息交流。

  应该做什么?

  “我们要搞清楚的不是PC死或者不死,而是在后PC时代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在圆桌论坛现场,杨景感慨地表示,“第一面向用户体验,构造全新、垂直化的供应链”,要提供移动互联网服务,做内容的要和做渠道的、做销售的、做终端的联合在一起,为特定用户群提供服务;第二就是要规模化,这种规模化不是生产线的规模制造,而是产品生产的平台化,一个平板电脑厂商必须要适应不同的市场和需求,能够有一个生产平台实现灵活的制造,通过有效控制成本适应不同用户的变化。“大家不能扎堆生产一模一样的设备、一模一样的PAD,最终走向恶性的价格竞争和粗制滥造。” 杨景说。

  方礼勇同样肯定地说,在后PC时代,要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开疆辟土是很难的,因为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多,对硬件、互联网、研发、营销都要很了解,对产业纵深把握和整合的要求都很高。方礼勇介绍,E人E本对此有了自己的积累,它有着50多人的核心团队,已经磨合积累了三四年,“我们早就花了1.3万元买了iPhone2来研究了。”

  吴惠天认为现在是非常好的产业发展机会。万利达既做PC也做平板电脑,“X86架构和安卓架构,我们都做。虽然目前万利达的出口量中还是基于X86架构的传统电脑比较多,但是我们走的路线和别人不一样。”吴惠天说,从最初的DVD到PC到平板电脑到手机,万利达的产品线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终端产品。拥有20多年历史、两万员工的万利达,有价格优势和强大的软件力量。“由于没有统一标准,现在的平板电脑比X86的电脑更难做,虽然会充满艰辛,但我对平板电脑更有信心,我们不会还像X86电脑的生产一样,与台湾大制造企业有那么大差距,会有很好的发展。”吴惠天坚定地说。

  要不要标准?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已经是业界的共识。对于要不要发展自己的民族标准,与会嘉宾也各抒己见。

  王立建强调,把握平板电脑产业发展机遇,就要把握好汉文化,因为汉字有汉字的标准,包括它的编码、输入方式、字库。标准应该是国家民族的最高战略。为什么?数字就很能说明其重要性所在。王立建说:“人家制定了标准,我们每年要付四五千亿元,我们整个产业都在给别人打工。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应用到到平板电脑产业之中,并最终能够成为国际标准。”

  吴雄昂非常认同标准对于每一个国家都很重要,他说:“中国这样的大国确实需要标准,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标准要真正的产业化,才能产生效益,这点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而曲敬东认为,标准是不能够简单制定的,得随着产业发展的逐渐成熟积累形成。他说:“现在我们只能制定一些方向性的规则,平板电脑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得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逐渐沉淀形成标准。”

  “标准有几类,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和企业间契约关系的商业标准。我们建立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我们自己的企业发展,要在各个标准上去下功夫,而不是单一的标准。”杨景说,“要构造整个产业体系的标准,并不是全盘否定国际标准、只做中国的标准,而是要把国际上最优秀的知识、最优秀的经验拿过来,结合自己特色不断丰富完善。我们现在很多标准缺失,例如关于汽车安全的标准。如果这些标准迅速推进起来,实现汽车联网,我们相关的信息产业,包括PAD在车上的很多新应用就会产生。”元太科技商务发展长李道生则认为,只要有标准,方便大众就好。

  借助平板电脑产业的发展良机,从应用到系统,从芯片到核心技术都进一步突破,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走到世界的前列,是大家对中国平板电脑产业共同的祝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