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心目中的英雄的共同点,就是忠于一神上帝,永远相信耶和华的恩宠
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里,有古巴比伦,却没有古以色列。统一的古以色列国存在时间不到百年,仅历三王。
但即便如此,曾经存在过的统一的古以色列仍然成为历代犹太人心里的梦想。整整过去两千年,但犹太人通过口传心授稳稳地保护着自己的历史叙事,使得两千年前的事似乎还只是发生在昨日一般---看看哭墙边那一片一片的黑袍人们就可以明白,两千年对犹太人而言,不过就是一墙之隔。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约瑟、摩西、约书亚、扫罗、大卫、所罗门??犹太人心目中的英雄的共同点,就是忠于一神上帝,永远相信耶和华的恩宠。
犹太人对《旧约》的理解集中在“拣选之民”这一思想上,它最早出自公元前7世纪,犹地亚王国约西亚在位期间。在《旧约》里,凡是维护耶和华唯一神地位的、服从耶和华旨意的人与行为,都被视为“贤”;约西亚重修被战乱毁坏的所罗门圣殿,重新表达对耶和华的无条件敬畏,当然是贤君一名,而作为回报,耶和华也赐予犹太民族以风调雨顺,足以让他们产生“拣选之民”的想法。但是,《旧约》里的犹太国毕竟是灭了,毕竟白纸黑字地写下了上帝对他们的不满,留下了他们“反复无常”的证据,就这一点而言,“拣选之民”更像一个讽刺。
不过,犹太人的理解却是,上帝应该、也早晚会给予“拣选之民”以恩宠,前提是他们汲取教训,比以往更加一丝不苟地执守信仰,再也不犯文明初年时的那些失误。到19世纪后半期,经历了千余年大流散的犹太人,开始以世俗世界里的业绩来证明“拣选之民”之说的正确性,于是产生了犹太复国主义学说。尽管在拘守正统的教徒看来,这种利用世俗政治力量、利用大国博弈的机会通过坚持不懈的政治斡旋和移民达成的“复国”实在无足称道,但恰恰是这种现实主义的态度,最终促成了现代以色列的生成。
就在《贝尔福宣言》发表之后,犹太人开始欢庆“上帝还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这反过来又给他们在二战结束后争取独立的斗争注入了莫大的信仰力量。由此可见,犹太人处理传统信仰的灵活:他们把“拣选之民”这一原本基于一个已覆灭的事实的信念扭转为行为的理由,从一种静态的、等待神恩的态度改变为一种积极的、作为的思想。■
《五千年犹太文明史》
【英】马丁·吉尔伯特 著
蔡永良 袁冰洁 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