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型演员的悲喜人生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银幕,开国大典,西安事变,毛泽东
  • 发布时间:2011-08-11 15:23
  他们在银幕上使领袖“复活”,他们的人生也因扮演领袖而改变--公众对他们的情感,已超出他们自身;而对他们的期望和苛责,也比一般演员高出许多。一个需要几十年揣摩的角色,让他们的荣耀与孤独来得如此真实,却又都不那么彻底

  “真的是太像了,不止从容貌上,还有气质上,就跟真人一样!”

  2011年5月至7月,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制片人罗煦明迎来了他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大牌”偶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

  那是在《背后的故事》特别节目《我和领袖在一起》的录制现场,三个月里,先后有刘劲、卢奇、王伍福、张克瑶等多名伟人饰演者来到节目,讲述自己扮演领袖的切身感悟。

  在罗煦明看来,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伟人”们言谈举止间都有一股气场。“这很难形容。”罗煦明说道,总之就是一个字--像。

  荧幕外,罗煦明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荧幕内,“毛主席”正在舞台中央挥着特有的手势向观众亲切地用湖南话问好。

  那是7月10日晚12点,《我和领袖在一起》系列的最后一期。站在舞台中央的是曾多次饰演毛泽东的张克瑶。“如果只听声音,我真以为毛主席回来了。”罗煦明说,自己知道那个经典的《开国大典》影片中那段气势昂扬的讲话,就是张克瑶配的音。但是他并不知道张克瑶那一口标准的湖南话是练了多久才练出来的。

  或许,罗煦明更不知道,为了一个“像”,领袖的扮演者们很可能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来摸索探究一个角色。

  主席如何发脾气?

  1977年,张克瑶第一次在舞台剧《西安事变》中饰演毛泽东。

  “就跟着了魔似的。”回忆起自己当初饰演毛泽东的情景,张克瑶如此形容。那时候,所能拿到手的资料非常少,图书馆一点点文字图片资料,都被张克瑶借来,每天边看边模仿,除此之外,他还找湖南人一句句学湖南话,不管去哪儿,口中都是念念有词,然后,再来慢慢与人物靠近。

  当然,仅有相似的外形和声音还是不够,另一个重要的方面,还在于人物的神韵。“要把他整个气质表达出来。”张克瑶说道。而这从“外在”进入“神似”的过程是有难度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克瑶积累的资料越来越多,对毛泽东这个人物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扮演毛泽东之前,张克瑶只觉得伟人都是很慈祥和善的,而在饰演毛泽东之后,张克瑶发现毛主席这个人物其实是个个性很强的人,有时候很倔强也很固执,有的时候这个人很爱动感情。“他是伟大的人物,但他也是个普普通通的人。”

  以前对毛主席揣摩不深时,张克瑶就总想:毛主席到底发不发脾气?发脾气时,又是怎样呢?后来,他把这个疑问带到了当时他所演的话剧《巍巍昆仑》中,剧中有一个情节:因为胡宗南大兵压境,昆仑纵队到底该向何处去?向东向西,还是向北?为此毛泽东和任弼时两个人争吵起来。

  那时,张克瑶一直琢磨,在这个情况下,双方都很着急。僵持不下时,坚持自己想法的主席,到底会怎样?

  由于没有充分的“史实”材料,关于主席“发脾气”这件事,张克瑶当年其实是有所顾虑的。可是当他后来看到斯诺写的《西行漫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毛主席这个人轻易不发脾气,他发起脾气来,让人感到可怕。这句话提醒了张克瑶,让他揣摩起主席这个人,更有了方向感。所以《巍巍昆仑》中那段戏张克瑶就大胆地处理了--在和任弼时意见不同时,两人从开始的争论,后来就上升到吵起来。

  当年张克瑶去北京演出的时候,北京戏剧家协会组织了一场专门的评论会,许多专家都对毛泽东和任弼时争执的这场戏感兴趣。他们看了后,觉得不但没有损害领袖的形象,反而这样演绎,更真实、生动、感人。

  那一刻,张克瑶觉得自己不断地付出并没有白费。尽管,对他来说,饰演毛泽东,付出的远远不止这些。

  在张克瑶拍的几部电影里,由于共产党一方的戏都在比较艰苦的地方,他只得经常出没在陕北的深沟里。有一次出于形象的要求,导演让张克瑶吃得胖一点,张克瑶就在那段时间拼命吃,直到形象符合了,却发现自己因此患上了糖尿病。带着糖尿病张克瑶又去拍了《巍巍昆仑》,依旧在陕北的山沟里跑来跑去,条件的恶劣和拍戏的辛苦又让张克瑶患上了高血压。

  “但是当时由于我的无知,没有吃药。”张克瑶说道,等到要去拍《开国大典》的时候,一切准备就绪,他突然得了感冒,再加上高血压,最后变成脑梗,只能住进医院。“他们大队人马每天开销不少,我不能因为自己耽误了他们。”后来,张克瑶主动退出剧组并要求他们换人。

  如果不是因为病重,对于这位老人来说,他可不仅仅是《开国大典》中毛主席的配音。

  为了扮演毛泽东,张克瑶在身体上做出了付出,但是至今想起来,他依旧不后悔。

  被康大姐肯定的“朱老总”

  这种付出,在饰演朱德的王伍福身上也得到了体现。“我不惜一切,我任何事情都可以放在一边。”谈及此,王伍福的语气有些沉重,当年他第一次饰演朱德,是在一场中南海的话剧演出中,整整一年,他的父亲躺在病床上,从病重到病危,王伍福的母亲都没有告诉他,仅仅两个小时火车的距离,他也没来得及去照顾父亲一天,直到父亲去世。“因为我母亲知道我有重要的演出,所以没有告诉我。”

  虽然王伍福至今都感到内疚与惭愧,但不得不承认,也正是有了亲人的支持,王伍福才能在演艺的道路上取得不俗的成绩。那次中南海演出,王伍福得到了杨尚昆等领导的肯定,说朱德是最像的。除此之外,他还得到了观众的承认。“我每次演出,一出场,观众就报以热烈的掌声。”王伍福甚至在台上,都能听到底下的观众说“像,真像。”而这台话剧后来也让王伍福走向了荧幕和屏幕,并且在1984年,得到了朱德夫人康克清的承认和肯定。

  当年,《中国革命之歌》拍摄电影之前的一次演出中,康克清也来现场观看。王伍福一直在等待着康克清能够上台接见演员,但是最终,她还是没有上来。“康大姐坐在第六排,非常近的地方,每次我一出现,‘朱老总’一出现,她就拿起望远镜看,并念叨着:‘像,很像。’”演出结束后,康克清让任弼时的儿子带话给王伍福,“告诉王伍福,演老一辈革命家,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继承发扬他们的革命光荣传统。”这句话成了王伍福的座右铭。

  不久后,在国际饭店一个归国留学生的联欢活动中,王伍福有幸又见到了康克清,康克清接见了表演的演员,王伍福在此之前还特意委托了记者,一定要在康克清与他握手的时候,照一张相给他。“结果,康大姐走到我那儿,眉头一皱,把头低下了,浑身颤抖着久久握着我的手。”后来,有人把康克清搀扶走了,记者也没有捕捉到照片。“她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我知道她要说的是什么。”王伍福说。

  多年后,在王伍福荣获飞天奖男演员奖时,他没有什么获奖感言,那一刻,他想到的只是当年坐在第六排的康大姐,以及康大姐对他扮演的朱德的肯定。

  或许,如果不是饰演朱德,王伍福并没有机会与康克清见面并得到她的嘱托。也由于饰演伟人,这些像王伍福一样的演员,生活中感受到了太多陌生人热切的目光。

  演伟人,其实很孤独

  饰演周恩来的刘劲至今都记得有一次坐出租车,司机像遇见了真的总理一样兴奋不已,一路和他聊,而且死活也不要刘劲的钱,并虔诚地对他说:“就让我当一回你的司机,当一回你的‘卫兵’吧。”类似于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刘劲的生活中,无论化妆与否,人们见了他,都会发自肺腑地把对总理的情感,移植到刘劲身上,对他微笑,对他点头,对他问好,对他说“你辛苦了”,对他说“你好好保重”……

  “这一切让我感到温暖。”刘劲感慨道,他只是一个演员,但是因为扮演了一个万众瞩目的伟人,得到了伟人的光环。

  然而,刘劲却也动过放弃的念头。在此次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节目录制中,他坦言:“演伟人,真的很孤独。”

  “每个人心中都有他心目中的总理,而要满足大众的眼光,谈何容易。”在刘劲看来,“首先你得了解这个人物,往他的内心世界走。”

  而这所有“心的靠近”,就要靠平时大量的功课,看资料、看各种回忆录。看各个时期出版的总理的经历的介绍。看图片、看影像资料。“要揣摩他,得做很多很多的努力。”刘劲指出,甚至包括一张挂在墙上的照片,刘劲空闲了就会去凝望他,注视他,从而让这个人物在自己心中都充满了,再去捕捉哪怕一点点的心灵感应。

  专业演员出身的刘劲,在学校里曾学习塑造各种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但一演上周总理,就是十几年。“别的角色演得越来越少,因为有很多限制和约束。”刘劲说道,“但单演总理,如果编剧没有提供更多的东西给予帮助,在创作上就会显得很枯竭,该用的东西都用了,你该如何往前迈进,提升自己呢?”

  一年四季一直沉浸在一个角色的精神世界里,让刘劲变得愈发孤独寂寞。

  所幸,观众对他的大力认可让刘劲打住了曾经放弃的念头。第五届金鹰奖最具人气男演员的荣誉让他意识到,他不光是一个演员,还是一个有责任的人,对历史负责,对下一代负责。

  特别是当年轻的80、90后向刘劲反馈,他们是因为看了他塑造的总理形象而对总理有了一种从概念化的认识到感性的认识时;当老同志见到他,跟他一起回忆当年见到的总理并含着泪希望他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延续下去的时候,刘劲更加意识到,这种与一般演员不同的责任感。或许,这时,领袖人物带给他的光环已经不再是外部的照耀,而是真真切切由内而发。

  和许多伟人扮演者一样,刘劲其实并不认可“特型演员”这个说法。因为“特型”两字,很容易被一句“长得相像”简单解释,而忽略“相像”背后的荣耀与孤独--因为所塑造角色的特殊,伟人扮演者们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他们在银幕上使领袖复活,在生活中也备受关注,有人甚至把他们的角色与本人等同起来,被当作“领袖”景仰。同时,对他们的期望和苛责也就比一般明星高出许多。加之如今明星频繁出演伟人,曾经被人称作特型演员的这群人,似乎越来越“孤独”。

  “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荧幕下面对记者的刘劲,说这话时并不是谁的“影子”,虽然他的人生注定被他扮演的角色改变--“我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回馈给我的东西,更珍贵更幸福。”说话间,刘劲的落寞与坚定都如此真实。

  舶来的特型演员

  特型演员这个群体最早出现在前苏联,是出于“重现当年情景”的需要,往往选用一个固定的,与某位伟人面貌相似的演员饰演其在影视剧作品中的角色。他们一般是因为长得很像某个人物而专门扮演这个人物,一般不再扮演其他角色。

  前苏联的许多特型演员,都承受了做“伟人”的痛苦。

  《列宁在十月》中扮演列宁的退役红军战士、业余演员史楚金,为了一次次尽量做出列宁的神态,入戏越来越深,就连列宁的夫人普鲁斯卡娅看过他的表演后都忍不住感叹:“史楚金太累了。”在电影《1918》杀青前,史楚金不幸去世。

  而对于一次次扮演斯大林的米哈伊尔·格洛瓦而言,他不仅让斯大林本人由衷感叹说:“没想到我年轻时候这么英俊和富有魅力。”同时也获得了苏联文艺界最高奖斯大林奖,以及前苏联政府最高荣誉奖章劳动红星奖章。1950年,根据斯大林的建议,格洛瓦尼还被授予“苏联功勋人民演员”的称号。

  然而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命令将电影中格洛瓦尼的镜头全部剪掉。格洛瓦尼也被调离演员岗位。最终在斯大林诞辰日那天,格洛瓦尼在寂寞中死去。

  中国特型演员正在消失?

  1978年,著名导演谢铁骊开拍故事片《大河奔流》,演员于是之成为了银幕上最早的“毛泽东”。尽管作为话剧演员的于是之并不能算特型演员,但是这部影片里周恩来的扮演者王铁成却成了我国最早的特型演员。

  1977年在中国话剧团排演的话剧《转折》中,王铁成饰演周恩来,这也是我国舞台上第一次出现周恩来的形象。1978年,应导演谢铁骊邀请,王铁成在影片《大河奔流》中饰演周恩来,这是他首次在银幕上塑造周总理的形象。

  1981年,古月扮演的毛泽东出现在成荫执导的影片《西安事变》中,此后古月相继在80多部影视片中扮演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他不是科班出身,却凭借《开国大典》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两次问鼎“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荣登“影帝”宝座。

  同时期出现的“全国第一朱德特型”演员王伍福,至今仍活跃在一线荧屏。

  上世纪90年代,唐国强扮演的毛泽东,刘劲扮演的周恩来,姚居德饰演的彭德怀,郭连文饰演的刘少奇??先后出现在银幕银屏。

  如今,大量的红色题材影视剧开始选用非特型演员出演伟人,而到了今年,包括刘烨、陈坤在内的偶像明星也开始在影片中出演伟人,特型演员这个称谓似乎已渐行渐远。

  文|《小康》记者于靖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