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中,大把的各类投资人亏损累累应该不容怀疑,因为半数以上的股票在长期及深度调整。按照笔者的归纳,造成以沪指为主要参照系的A股进入长期熊市,其重大原因应该不少于七类。比如1、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2、始于2005年中的“股权分置改革”进入其后的长期“解禁”阶段;3、市场本身的长期调整要求;4、国内尤其是海外经济的缓慢复苏进程对A股上市公司业绩的长期负面影响;5、国内宏观调控、包括从2010年7月上旬开始持续到现在,人行在事实上一直在收紧货币投放量;6、A股的长期“亏钱”效应,陆续将大量中长线资金挤出市场;7、新老公司无度及无序的疯狂融资,当然包括“重投资、轻回报”恶果的持续发酵,造成股市的供给远大于需求等。除此之外,应该还可以列举一些大的因素。
一、说沪市是大熊市,应该无人会否认;但要说深市也是熊市,恐怕就值得商榷。沪深两市究竟谁是A股的代表,主要是受到投资人的长期习惯定式使然。笔者以为,死盯沪指,只会看到世界末日。
二、笔者曾经将沪指在6124点历史高位之后的长期走势,与美股在1930年10月大股灾之后、日本股市在1989年泡沫破裂之后的长期走势作过对比。感觉到沪指的长期走势,比如5至10年内都难以乐观。现在沪指的疲弱走势,其实早就在笔者的预料之中。当然这主要是指沪指在2007年走出大牛市之后,市场本身在其后所必须要经历的长期痛苦调整过程及代价。
三、证监会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祁斌曾经透露过,像去年这种称冠全球的A股IPO发行量(年度合计为万亿元人民币),还要持续10年以上。这直接在告诉世人,中国公司对资金的庞大需求量和渴求程度。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我们何以能够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呢?
上述七大原因中,与证监会直接相关的也只有最后一条,其他大的因素,证监当局根本无法逆转。在此大前提下,如果换了张三李四等来做证监会主席,最后IPO及再融资的长期极度扩张之结局应该与现在也差不太多。
然而,小散户亏了钱,要找证监会主席理论、撒气发牢骚、甚至骂娘,并非完全都是无理取闹。因为监管部门长期以来习惯于包揽一切、搞掂一切;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这其实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重要遗产,且长期积习难改;在证监系统的主要形式就是典型的“父爱主义”盛行,无论何事,监管当局都喜欢大包大揽,唯有他最强势,投资人都是弱者。
证监会的“父爱主义”大到发行新股,包括再融资,小到“投资者教育”这种本应该由市场完成的事,可谓事无巨细,无所不包。A股发行新股的核准制,可能在全球都是硕果仅存的落后制度。21年来,证监当局就是不愿意改革、不愿意放手,不愿意告别核准制,生怕核准制取消后天下会大乱。
其实,核准制一直就是滋生寻租腐败的重要温床。因为核准制的本质还是权利至上,有权利之处,就难免会有钱权交易。已经有一批新股保荐人的发行腐败劣迹被媒体爆光;还有证监会的官员因为在新股发行中的腐败行为败露而被追究刑责,甚至是副省部级的高官。二则,如果核准制真的被取消或者改革掉,恐怕这一大批证监会的官员会因为无事可干而下岗。
长期实行核准制之后,往往会养成了另外一种坏风气。但凡有上市公司诚信一旦出了问题,尤其是那些带有欺诈性质的问题暴露后,投资人和媒体通常就会对证监会兴师问罪。因为这些公司的上市都是经过证监会辖下发审委严格审查之后才得以过关的,这种官式的审查与核准,在外界看来其实就是在为上市公司的品质作背书。
问题是,涉案的公司往往不争气,更不给发审委面子,尤其是那些造假、刻意包装的烂公司,经常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前公司董事长被捕、其大额持股全部被冻结的绿大地就是经典一例。
钟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