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变的公司:嘉宝集团“称王”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嘉宝集团,上市公司,紫鑫药业
  • 发布时间:2011-08-29 09:51
  近期,紫鑫药业涉嫌空买空卖人参的消息雷倒一大片投资者。而掩藏在这件事情背后的是该公司曾经在2010年下半年,主营业务发生突变,从多年主营的医药转向人参产品。

  人们不禁担心,当紫鑫药业或将成为银广夏第二之时,还有多少上市公司在业绩变更的背后有其他的故事?又或者,这个事件仅仅是个案?

  这些待解的疑问引起了《投资者报》数据部对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变更的关注。我们通过对全部A股公司从2000年以来的历史主营业务的比对中发现,曾发生主营变更的有246家公司,这些公司中有的主营业务变更次数多达5次以上,也有在转型一次后即经营稳定的公司。

  246公司上市后主营有变更

  我们寻找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变更的路径为:首先统计当前A股市场上的2246家上市公司自上市以来每年年报中公布的主营业务收入;对于每家公司,我们从中选取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最大的一个行业(或产品)作为其当年的主营业务,并将结果进行逐年比较,最终得出每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变更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在1990年至1999年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很少透露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的详细数据,所以对于此间上市的858家公司,我们只统计了其2000年以后的主营业务变化。

  同时,我们默认在主营收入构成中,如果占比最高的行业或产品发生变更,即代表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发生变更。在2246家A股上市公司中,对于2010年和2011年的上市公司,因其主营构成没有可比的年度数据,我们将其从样本中剔除。

  最终通过海量的数据统计及甄选,我们在上千家公司中找出246家公司,他们的主营业务曾经在过去11年(2000年至2010年)中发生过变更。

  在这些公司中,主营变更1次的有105家,占43%,主营变更两次的有68家,主营变更3次及以上的公司有78家,占总数的32%。而近期处于风口浪尖的紫鑫药业,因在 2010年实现了主营从医药到人参产品的变更也位列其中。

  上述公司中,又以嘉宝集团主营业务变更次数最多。自1992年底上市以来,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变更了7次之多,堪称A股市场上的“主营变更之王”。

  那些上市时间越长的公司,他们的主营发生频繁变更的几率越大。如在主营变更5次及以上的17家公司中,除中昌海运是2000年上市的公司外,其余全部为2000年之前上市的“老公司”。

  此外,在对246家主营变更公司上市年份的统计中,有186家公司是在2000年之前上市的,占总数的75.6%。同时,在最近5年上市的公司中,主营变更的公司则寥寥无几,仅在2006年和2007年上市的公司中各发现一家公司,前者是大港股份,后者便是紫鑫药业。

  这一结论很容易理解,一家公司上市时间越长,其被重组或借壳的概率就越大,同时,随着一些行业景气度的下降,公司主营业务调整的概率也越大。而那些上市不久的新股及次新股,大多属于朝阳产业,主营变更概率较小。

  善变公司以综合类企业为主

  那些主营业务变更在5次及以上的公司,他们身上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这些公司多属于综合类、多元发展的公司。在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构成中,不同产品收入占比相对较为均衡。

  如我们找到的A股市场上的“主营色善变王”嘉宝集团,是一家以房地产、商贸和电子产品为主的综合类公司。至2010年底,上述三大类行业的收入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0.7%、45%和11.69%。

  资料显示,这家公司的前身是国内最大的电光源生产出口企业——上海嘉宝照明电器公司,主营业务以照明灯头为主。

  不过,2000年嘉定区国资委对公司重组后,公司主营开始在电子、商业、房地产间不断变换。去年年底,公司又传出涉足核锆材的消息,其经营范围变得更多元。

  此外,在主营变更达6次的公司中,也有多家公司的主营构成呈现出多元化。如南京高科以房地产和市政基础设施承建为主,正和股份则是倚重贸易、房地产及相关租金等,而宁波富达则是以水泥制造和房地产为主。

  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之所以多变,是因为其多元发展的行业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

  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因为在不同行业间的轮换,导致公司的第一主营业务也随之变更。

  68家公司主营变更后进军地产业

  从主营变更频繁的公司中,我们还发现一个特征,那就是他们的主营业务有很多都和房地产沾边。比如前文提到的嘉宝集团、南京高科和正和股份等。

  事实上,在此前几年国内房地产业蒸蒸日上、净利润滚滚而来的诱惑之下,很多上市公司的主营变更朝着房地产方向发展。

  根据我们的统计,在246家主营变更的公司中,截至2010年底,有68家公司以房地产开发作为其第一主营业务,这还不包括像嘉宝集团这样把房地产作为主营重点之一的公司。

  很多此前经营纺织、农业、服装或者造纸等传统行业的公司,或者公司本身主动调整业绩,或者因被地产公司借壳而变身成地产类公司。

  如此前的造纸类企业吉林纸业,就被地产公司苏宁环球重组;此前的农业股亚华种业,则已变身为嘉凯城;此前的纺织企业庆丰股份,已经成为今天的以地产和酒店经营为主的万好万家。

  此外,还有一些公司通过自身调整,将主营向房地产方向推进。如多年以服装经营为主的红豆股份,近年来的主营开始倚重商品房的销售。2010年底,房地产收入占其主营收入的55%。

  不过,在目前房价虚高,一线城市限购,二线城市也被施压的情形下,房地产的春天或将终结。受此影响上市公司的地产情结可能会有所收敛。

  主业变更后业绩增长存变数

  对于那些更换主营业务如同跑马灯一样的公司,他们的经营业绩会随着主营变更而实现超预期增长吗?

  因为对每家公司在不同时点主营变更过后,其后续业绩追踪较难,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回答上述问题。

  根据我们的统计,A股市场主营变更2次及以上的公司有141家,在这些公司中包含一个特殊的群体,即ST公司,合计有27家,占比接近 1/5。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从较长时期来看,那些主营发生变更的公司,有部分其后期业绩表现也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公司难免沦为主营亏损的ST公司。

  短期来看,一些公司主营业务变更后业绩确实会出现爆发性增长,比如紫鑫药业,2010年下半年进军人参系列产品,公司主营业务的半壁江山被其抢占,其2010年的净利润由此大增185%,而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增幅更是超过300%。

  但是,市场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造假门”给紫鑫药业猛增的业绩当头棒喝,这样的业绩突增背后,到底有多少猫腻让人很难甄别。我们不否认一些公司通过主营变更实现了华丽转身,但也要提示投资者关注这类公司,避免进入像紫鑫药业这样公司的主营变更陷阱。

  《投资者报》分析员 杨秀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