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家是父母的顶梁柱,儿女的主心骨;在单位事业正当头,是业务核心,工作骨干,可谓承上启下,任重道远。
我的父母在农村,没有退休金,人到老年需要我经常接济、帮助养老。妻子的企业效益不好,破产倒闭,她下岗在家,我们家庭的经济重担就全部落到了我的肩头上。好在我在金融行业的机关上班,工资收入不高但是很稳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每逢有大的人情往来等,经济上难免捉襟见肘,只好动用实际上越来越少的家庭储备金库库存。而且,孩子要上大学,夫妻也要退休养老,以后用钱的地方很多,真是时间紧,任务重啊!因此在不误工作的同时,搞好理财,增加收入,对于中年人可谓燃眉之急。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靠自力更生,我置办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尚有一些积蓄。权衡一下自己家情况,避开高风险的股票投资,我看好基金的专家理财,在战略上我选择了“三中”理财,在战术上我采取了“三三制”原则。
我的理财“三中”策略就是坚持“中等投资,中等风险,中等收益”。我理财不奢求最大收益,也绝不冒高风险,“希望越小失望越小”嘛。
我理财的“三三制”战术就是坚持投资的股票型基金占30%,债券型基金占30%,货币型基金占30%,其余10%为现金。近年来,我发现货币型基金几近跑赢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并且等同银行活期存款,很方便,而且一些基金公司专门为客户量身定制的“现金宝”有比银行活期存款户头更安全、更方便、收益更高,赎回到账也更快的功效,所以我就将货币基金作为全家日常生活开支的小金库。
自打参加了基金理财,我经常光顾基金网站,还参加一些基金公司组织的互动活动。浏览这些基金网站是我工作之余的最爱。我发现这些基金网站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起点高,重点突出,特别是对国家大政方针把握到位,经常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例如:通过光顾嘉实基金网站,我从不同角度发现好多基金经理认为2011年是震荡市,指数不会有太大的拉升,不建议超配股票型基金。
今年上半年,我听从了基金经理的建议,除对持有的股票型基金进行了整合调整外,还破天荒微调了“三三制”原则,适当降低了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增加了债券型、货币性基金的比例,并将持有的股票型、债券型基金全部改为现金分红,将红利落袋为安。结果,在同事们纷纷抱怨今年股市震荡走低,持续低迷,股票跌得一塌糊涂,炒基也大幅亏损时,我的基金理财组合仍实现了8%的正收益,比定期一年存款利息高出好多。
进入今年四季度后,一度偏紧的货币政策有缓解迹象,一些基金经理认为股市会有吃饭行情,沪市2300点左右将是今年沪市的底部区域,所以我未雨绸缪,逐步逢低增加股票型基金的比重,适当减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的比重,以紧跟经济、股市发展变化的步伐。由于我的基金理财目标定位合理,持有基金的比例、风险适中,巧妙搭配,灵活转换,我没有了后顾之忧,做到了“手中有基,心中无基”。
基金理财让我尝到了甜头,我现在还扩大了基金投资面,将每月稳定的工资也进行基金理财。除留出家庭日常现金用于零星支出外,我把其余资金全部参加了基金定投,“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提前为儿子上大学攒学费。儿子现在正上高一,我相信两年后我定投的基金一定能满足儿子上大学的资金需求。
文/单立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