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传媒”,一个黑色的传说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凤凰传媒,出版发行,洋洒
  • 发布时间:2011-12-07 17:30
  凤凰传媒(601928)于2011年11月30日,在沪市主板登陆。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只很普通的出版行业股票,竟给市场带来了极不平常的一天!

  首先,我们要对这家公司做一个基本展示:这是一个发轫于江苏南京的出版发行界的企业。主要业务是图书出版和音像制品的发行及文化用品销售。江苏省包括海南省的中小学教材也归它做。目前的流通盘为2.799亿。这家公司最终被敲定的发行价格为8.80元/每股。问题在于,这个拥有25亿总股本的股票,一级市场发行的市盈率竟高达63.4倍!

  起初,是关于该股高市盈率的论辩,接着便引出了各种各样的诟病。

  诟病之一,有说法云,这家公司既然主营出版和印刷业务,就应名曰:“凤凰书业”或“凤凰出版”更为合适。与“传媒”似乎很难傍上边儿。冠名“传媒”的目的恐怕就是想多敛些钱吧。在起名上做文章,有效仿当年炒“网络概念”之嫌:只要一“触网”就身价百倍。实际上本次“凤凰传媒”“圈币”的确了的!原打算圈27.6亿,经过如此一番动脑筋,搭上“传媒”快车,先就把发行价提至8.80元。谁也没想到“传媒”竟被搞到那么炽热!一下子就圈回来了44.8亿。超募17.2亿,超募62%!

  诟病之二,圈钱就圈钱吧,问题是现在已经进入今年的年底,公司却连3季报还拿不出来。针对该公司每股净资产发行前只有1.94元的现实。就用一个中报,每股收益0.13元来搪塞。虽然其高管一再用所谓“九大亮点”来宣传未来业绩增长的如何灿烂辉煌,但无法驱除人们对其公积金一年少于一年而产生的质疑。

  诟病更甚者,结合其历史上“凤凰集团”购买ST耀华壳后,竟然把2007—2009年无利润的凤凰置业注入。开创了中国借壳无利润注入的先例,也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被散户否决重组方案的先例。还有所谓的隐匿的关联交易等各种非议。

  总之,用一句话概括,这只登陆主板的新股,有着太多的不尽人意处。关于它的街谈巷议,多半都不是什么闪光亮点,而是黑色的传言。

  对于传闻,它姑妄传之,你姑且可听,也可不听。而现在,却轮到我们和它“面对面”了!

  这就是现实中的“凤凰传媒”上市之日。

  综合了这只股票的各种基本因素,也包括似有却无的传言,还包括该股发行市盈率偏“高”的硬伤。我们最终给定该股首日上市的合理价格区间为:8.58元——8.88元之间。

  我们认为:这只股票,从首日操作策略的层面来说,应该相对保守。特别是在目前市场温度偏低的环境下,只有其开盘价在发行价之下,才有可能激起投资者的兴趣。尽管它的发行市盈率高达63倍。而开盘真格被“破发”,又会诱发人们的悲情心。会想当然地因“扶危救困”而生怜悯,给力相助。更何况它好歹还带了一枚金光闪亮的“传媒”项圈呢!——当然,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旦该股开价过高。也不排除会遭遇市场抛弃。所以,我们仅仅给了这只新股超越发行价8分钱的“合理”涨幅价格即“不超过8.88元”以示对这只头顶“凤冠”新股的“敬意”和审慎的态度!

  开盘铜锣敲出了“凤凰传媒”12.03元的开盘价。开盘距发行价涨幅:36.7%!——这可真的是意外风光了!是的,13分钟之后(9:43分)该股还一举攀上12.97元,仅只是眨巴眼的一瞬!创造了盘中的最高涨幅:47.39%——也算是辉煌的瞬间。一只25亿股,市盈率63倍的大盘股,能在开盘后涨幅接近50%。这不能不算是近期新股特别是大盘新股的一个例外了,但对此价格,我们无法苟同!

  凡是严重与该股基本面相悖的市价,无论它开多高也无论它短暂间怎样被盲从者认可。都终将要被市场潜在的界定合理价格的规律所嘲弄、否定。

  我们看到,也仅仅是瞬间璀璨,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天空便倏然灭矣。截止首日收盘,这只戴着“凤凰”头冠,身披“传媒”盛装“水货”的股价,很快就跌到了11.72元。

  其二,我们再来看该股的振幅。我们认为,振幅事关这只新股的后事前程。振幅的是否严整规矩。事关介入资金的未来取向和实力。我们看到,这只新股竟似一只晕头的候鸟,在开盘后5分钟的短瞬,被抛向了涨幅7.81%的天空,旋即又沉重的跌到跌幅2.58%的地底下。总振幅10.39%!这意味着它的前路暗淡。

  第三,该股5分钟K线收做阴线。我们认为:所谓“阳阳达标”讲的就是新股首日开盘第一个5分钟及15分钟K线,通常不允许收阴。这是该股在大成交量前提下,一种自信和狂傲不羁之内在质地的反映。如果一边是放出大量,另一边是连连阴跌,这只能说明抛盘奔涌,哪里还有什么靓丽前程可言?

  第四,该股全天换手率为92%。这是一个双刃剑含义的高换手率。在意味着交投踊跃的同时,也隐含着后市必然遭遇整理、清算的“筹码沉淀洗礼”的过程。此外,该股的分时换手从5分钟开始到60分钟止。基本上一路正超。看上去像是风光,但却是如上一条所述,其触犯了“阴,阳超振幅——不碰“的大忌讳。

  第五,也是本股的最致命弱点:该股的成交量看上去虽然洋洋洒洒不老少。但却可惜“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其3分钟换手不足“倍量”。我们录得:其首笔竞价换手率8.38%!第二笔换手:11.40%。其一二笔之和是:19.78%。3分钟实盘换手29.1%,无法满足“倍量”需求。此时,可以这么说:即便里面有一半个“机构席位”买进,也无关宏旨。他们不具备决定这只新股真正走上涨升之途的实力!

  依据笔者的新股研判方法和实战经验,在综合“凤凰传媒”上市第一天的以上判据。我们得出最终结论:不宜介入。其主要原因即:“凤凰传媒”5个最具说服力和能够表达其向上张力的数据,都不能给出有利的证明。这真的不是一只“金凤凰”!充其量只能算一只不知会飞到哪儿去的“黑天鹅”而已。为此,我们只能做壁上观。

  以下,我们再来谈谈这只新股登陆主板之后,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其实,这首先要从人们对它抱有的希冀和期盼说起:

  对该股上市首日的涨跌走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是:认为该股首日开盘就会跌破发行价。因为该股背负的种种非议,始终未见一个有力的澄清。它不仅难以独善其身,甚至还有可能连累“文化传媒板块”进而拖累整个大盘走进一个“黑障区”;第二种说法:该股必涨无疑。理由:目前的“文化传媒”题材,还没有走完,此新股将会凭借自己的低价优势。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带领文化传媒板块再生波澜,就像“比亚迪”之于“锂电池”一样。

  两种意见,泾渭分明。我们再看看这只新股究竟给大盘,给对他给予厚望的投资者带来了结局!

  它真的是辜负了大家的期待,它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灾祸!

  ——虽然我们不能把2011年11月30日A股“灾变”的事件——两市近百余只个股触及跌停板和一千只个股跌幅大于5%;它自己所跻身的“文化传媒板块”的跌幅高达6%!A股一天就蒸发了8000亿元人民币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它的身上。但正是这么一只披着“文化传媒外衣”的大盘新股的莅临,使我们好像再次看到了2009年7月29日,“中国建筑”登场时,指数从3478点一头栽下来,当日800只跌停板的恐怖情景;它还使我们想到了2011年10月18日“中国水电”光临时节,指数单边下行,不久就触及了本次的低点2307点那惊魂的一刻!

  尽管,今天说来,由于暴跌,这只已经折翼的“凤凰”似乎在客观上还起了某种促使管理层果决做出并神速出台“调准”的决定。这对一扫市场颓靡和扭转市场走势似乎是起了一种催化剂的作用;也不排除在这只“凤凰”申购中,机构占比45%之高,堪比当时的海南橡胶和方正证券,经过市场洗涤后,或有再战之机。但我们也还是要说:“凤凰传媒”给我们带来的黑色记忆,黑色日子的伤痕,一时是难以抚平的。它是我们的一个永远留在记忆里的黑色传说。

  安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