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队随时待命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登山,山岳救援队,户外运动
  • 发布时间:2012-02-24 14:23
  美国电影《127小时》中,登山爱好者拉斯顿在一次峡谷攀岩中不慎坠落,右臂卡在岩石间,他动用了所有户外专业救援方法都无济于事,最终靠断臂自救,独自步行出峡谷。

  本世纪初,户外运动在中国迅速发展,节假日和“驴友”结伴攀山探幽,成了许多时尚青年的新生活方式,但其中的大部分参与者缺乏户外生存和自救经验,造成的事故经常见诸报端。“民间的专业户外救援组织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山岳救援队创立者刘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山岳救援队成立于2003年,发起人是刘萍和张红权等登山爱好者。“最初,我们这群户外爱好者只是在一起交流经验或结伴而行,收到呼救信息,我们自发组织救援,后来成立了组织,救援队就有了民间公益组织的性质。”刘萍说。

  派出最精简但管用的阵容

  2006年,刘萍他们的民间救援队与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合作,组建了“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山岳救援队”,其职责扩展到负责组建全国各地统一的山岳救援体系、协助指导地方山岳救援组织进行统一规范管理、提供统一标准化的应急预案、普及山地紧急救援自救互救知识以及应急救援优秀人才的培训等。

  山岳救援队从此成为了全国唯一一家具有官方背景的专业山野救援队,“作为北京市应急办的应急补充,我们随时接受调遣。”刘萍说。

  这支由40人组成的救援队,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在救援队兼职的“职业”也各有不同,有通讯专家、地质专家、野战外科军医、山地救援专家以及洞穴、高空、水下救援专家。“在实施救援过程中,人手不够了,还要互换角色,一专多能。”山岳救援队副队长张红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去一线救援时,救援队要先通过评估,派出最精简但管用的阵容。派出的队员都受过包扎、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技术的训练,以便在救援现场控制住被困人员的伤情,防止造成二次伤害。“我们偏重于技术救援。”张红权说,去的人不用多,一个人就能发挥多个人的功能。

  在彭州灾区救出8名矿工

  山岳救援队在圈内有名,但是让这支技术救援的精锐部队被社会了解的,还是因为他们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彭州灾区成功救出了8名被困者和一只狗。

  2008年5月12日晚,山岳救援队接到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派遣前去灾区救援的通知,14日下午,由山地搜救人员、地质专家、通讯保障人员、医生及护士组成的17人山岳救援队,携带专业设备赶到重灾区之一的彭州市龙门山区。

  龙门山区银厂沟的山形震前是U形,震后变成了V形,据张红权回忆,当时救援部队的战士一进去就被落石砸伤了很多人,情况十分危急。

  15日凌晨,救援队的王鑫队长和队员到达灾区后迅速建立救援大本营,建立电台,分析地形,规划上山路线。“我们采取了山地技术,决定从山脊上爬过去。”张红权回忆说。

  搜救队员每人负重20公斤,兵分三路开始搜救。16日,龙门山镇宝山集团发出求救信号,救援队得知回龙沟40公里处可能有该公司员工求救,副队长挪亚带领一支骨干力量,在不断的余震冲击下,急速前行。

  “没想到在搜救过程中突然和大本营失去了联系。”张红权说,当时由于山区情况复杂,无线电信号传输遇到盲区。经过11个小时的翻山越岭,挪亚的小分队终于在海拔2800米的地方找到了8名被困矿工和一只狗。救援队利用专业滑轮绳索成功解救被困矿工。

  这些工人获救后情绪失控,一路狂奔下山,而当时天色已晚,连夜下山相当危险。挪亚和队员们劝说不动,为防止工人们急速奔跑造成意外,救援队员只好前后“包围”,护送获救工人下山。

  依靠时断时续的通讯,大本营在获得小分队消息后派出人员上山接应,但接应人员前行过程中又遭遇道路堵塞。此时天已黑透,当后援小分队听到山野间传来挪亚的哨声,所有人都欢呼起来,被救矿工安全抵达了大本营。

  整个救援过程历时17个小时,创造了彭州地区自5月14日以来唯一一次搜救出生还者的记录。“汶川地震救援是对我们最大的一次考验,通过这次考验,政府确定了我们这支队伍存在的必要性。”刘萍说。

  一眼看出可能的受困地点

  作为北京市应急办的应急补充,山岳救援队接到的往往是武警、消防甚至是特警有时都无法搞定的“高难度、高技巧”紧急救援任务。

  河北省张家口小五台山就是这样一个户外遇险多发地。

  2008年奥运会之后的10月,天津天行健登山协会7名登山爱好者在西沟失踪。由于这7人没有按照预先约定的时间地点汇合,其他会员报了警。

  随后,张家口市出动消防、武警、公安人员在山上找了三天,却没有找到失踪人员。山岳救援队接到派遣通知后迅速组建7人专业救援队携带装备赶赴小五台山。

  “张家口市市长把指挥权交给了我们,我们让武警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从山下到半山腰再到救援现场,设立三道防线。”张红权说,“当时部队战士、志愿者和媒体记者都拥挤到救援第一线,现场十分混乱,而好的救援首先是有序的救援,所以要清理现场。”

  小五台山是登山爱好者经常去的地方,负责指挥的王鑫队长对当地地形十分熟悉,凭借多年经验,他从地图上一眼就看出被困者可能选择走的路径和可能遇险的地点,他指了一个分岔路告诉救援队:“应该往这边去找。”

  果然,不出几个小时,山上就传来找到被困人的消息,原来7个人全部坠落到150米的崖壁下面。当时已近天黑,起风后绳子的晃动可能导致二次伤害,为了保险,救援队决定在山上陪同7名受困者过夜,天亮再实施救援。

  次日一大早,挪亚使用SRT单绳技术提吊,下放两根绳子,将自己和被困者连接在一起,从崖壁下护送被困者上升至安全高度,然后再由崖壁上的救援队员将被救者拽上去。两个小时后,所有被困者都安全救出。

  “150米的崖壁相当高,如果不懂救援技巧生拉硬拽,中途遇到岩石或树杈,本来没受伤的反而会撞伤。”张红权说,“救援人员的现场施救方法是否正确至关重要。”

  2005年,也是在小五台山,一位登山爱好者只顾照相,没看到身后的崖壁,不小心失足坠落,小腿骨折。接到报警后,山岳救援队立即启动报备系统。

  所谓报备系统,就是山岳救援队成员每一次外出旅游都要将其全部出游信息告知救援队做备案,以便在紧急时刻可以被派遣到邻近地区参与一线救援。

  救援队总部搜集到一位会员也在附近,立即派遣他只身一人就近救援,“这时他就要一人饰演多种角色,又是医生又是救援者,还要给被困者做心理疏导。”刘萍说。

  这个队员到达现场后,先用防潮垫给被困者骨折的小腿做了固定,防潮垫内层柔软可以给肢体保温,外层坚硬可以给肢体定位。

  “待后续救援队赶到后,采取之字提吊的方法,现场做了滑轮系统,用担架把伤员空中运输到安全地带,这个过程要保证伤员的平衡,不能歪,必须保持一个平面,这就全靠救援队员的技术能力。”刘萍说,“后来医生特别表扬说我们做得非常专业,对伤员后期的治疗很有利。”

  “救援技巧,都是救援队整理队员经验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国际标准可以参考,我们用的是自己‘走’出来的教程。”张红权说。

  山岳救援队每周二四六安排队员的“理论学习”,每周安排一天的实际操作训练,定期组织队员进行负重拉练,每个月都组织模拟演练式的集训。“比如设置受困人假装受伤的情景,让队员全部按照实际救援的过程演练。”

  至今,山岳救援队已经成功实施救援达60多次。“根据北京市政府和民政部的要求,我们保持着随时待命状态。”刘萍说。

  《望东方周刊》记者张静 | 北京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