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高管辞职套现,已非第一次,变现的不是公司业绩,变现的只是辞职高管手中所持股票。难道创业者追求的不是自己视为生命的事业而仅仅是投机取巧的财富?眼看发行方式和制度要改革,“三高”要变“三低”,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反正只是每股几毛钱,甚至零成本。任何价位卖出,都是可攫取之狂敛之财。蓝筹股市盈率低,但实践上还缺对分红的承诺和履行的保证,银行股帐面年收益超过其它行业,从银行股开始实行分红就具备了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
节后一百多家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其中不乏集体辞职,日均4人,辞职人数超过110人(2011年1264家公司高管辞职,最多时12人集体辞职)。减持套现为首的冲动在放大,套现近千亿元,对股市影响不小。且此种套现潮已非第一次。
讲述和编制神话故事的人,正在无可抑制地将神话变为现实:但变现的不是公司业绩,因为那是永远实现不了的骗局;变现的只是辞职高管手中所持的股票。个个身价少则百万,多则亿万,难道创业者追求的不是自己视为生命的事业而仅仅是投机取巧的财富?这给股民的心理冲击极为震撼。因为这之中不仅有神话故事的编制,更有上市公司山寨版高管人员的编造。有的公司为了上市,不但虚构业绩,而且把了解申报上市程序的证券公司有关高层人员直接变为公司高管,搭班子,拉场子,其工作只是为了上市,这种勾结甚至在事前就有诈骗计划:当高管只是为了上市,上市半年后即可辞职,目的只有一个———套现。辞职既规避了高管持股一年后才可部分变现的制度,又可提前全部套现。这些高管明知自己公司业绩是伪造的,不可持续的,上市后持股即无任何实际意义,却还要走上市程序,目的就是利用发行前后的“三高”实现“神赐财富”。现在,眼看发行方式和制度要改革,“三高”要变为“三低”。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泡沫破了,想出也出不掉,反正他们的持股成本很低,很多只是每股几毛钱,甚至零成本。比起高发行价(动辄几十元、近百元)和当前高股价,无论在上百元价位卖出,还是在当前几十元价位卖出,都可尝到天上掉下的馅饼,都可攫取狂敛之财。这样情况下,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怎能不造成危害?中小股民在“三高”之时介入股市,又怎能不亏?这是有神论侵害的典型表现。可惜证券法对此种擢发难数之罪没有明确惩罚规定(虽可定为诈骗)。下次修改似应有相应条款,综上,下调存准率对套现潮有何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
虽然高管集体辞职套现表现为股市失血,但好在蓝筹股情况还不错。正如证监会郭树清主席所说:蓝筹股静态市盈率13倍,动态市盈率不到11.2倍,目前已具投资价值。这是因为蓝筹股往往是国有控股占了大部分。市盈率从理论上已具备投资价值,但在实践上还缺蓝筹股公司对分红的承诺和履行的保证。这点做到了,也就意味着股市新规律理论上即具备了产生和代替二十年旧规律的条件。由于实践上条件的暂缺,故使新规律的产生还处于萌牙中,还不足以形成代替旧规律的实际力量,在蓝筹股公司,不能说神话故事绝对没有,但一般故事却是大量的,或者说大部分的故事是真实的、基本符合事实的。在蓝筹股这个领域,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一般来说,还是相匹配的。这是蓝筹股凸显投资价值的基础,加上分红,就具备了完整投资价值的实现条件。在股市里,国进民退是合适的,是符合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切实有效服务的根本要求的。
当前,银行股近7倍的市盈率,相当于近14%的年收益率。但实际分红收益能达到或超过定期一年存款利率吗?根据以往记录,目前能达到的实属凤毛麟角。既然银行股帐面年收益超过其它行业,那么从银行股开始实行分红就具备了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如此,社保资金入市不是“救市”而是互惠互利也就有了现实道路。
(作者系深圳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特邀副研究员、民盟盟员)
俞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