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联想”应该卖酒吗?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联想集团,贵州董酒,白酒
  • 发布时间:2012-04-09 13:54

  2008年的“石家庄糖酒会”上,某知名白酒企业老板忧心忡忡地对媒体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弃白酒而转红酒,未来白酒的市场前景令人担忧。在3月23日开始的“2012成都糖酒会”上,组委会发布了《2011~2012中国糖酒食品业市场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去年中国白酒产量1025万千升,同比增长30.7%,而啤酒和葡萄酒的市场规模分别是4898万千升和115.7万千升,同比增长10.6%和13%。

  如果按10亿成年人口基数计算,每个中国人去年喝掉了20瓶白酒、81瓶啤酒外加一瓶半葡萄酒,白酒之风越演越烈,上述酒企老板的担心看来多余。白酒之所以销量猛增,还是和中国公费消费密不可分,否则,温家宝总理在廉政工作会议上一句“禁止公款购买烟酒”的讲话,也不至于让白酒股票全线跌掉6%的市值。

  不过,温总理的表态并不能改变资本对白酒的热捧。在“成都糖酒会”上,传出知名IT企业联想集团秘密洽购贵州董酒的消息。这并非该公司初涉白酒行业,据了解,在过去一年中,联想控股已经先后收购了湖南武陵酒业和河北乾隆醉酒业,而联想控股旗下君联资本(原联想投资)入股安徽迎驾酒业一事也获得证实。

  联想集团打造白酒帝国的构思已跃然纸上。除了已经入股上述三家酒企之外,联想控股还在洽购山东孔府家酒、安徽文王酒业,并派出多路人马赴四川泸州、湖北稻花香酒业等地考察。而联想控股旗下酒业控股的网上招聘信息显示:致力于打造中国一流的酒业控股平台……成为中国领先的酒业控股公司。

  大型企业发展多元化的业务,这本是无可厚非之事,但我们认为,一家有抱负的企业,在选择多元化发展领域时,应该把“能否造富社会”作为参照标准。如果仅仅追求赚钱、上市,而不顾能否给社会带来正向价值,便说明这家企业和其领导人的价值观出了问题。

  很多在经营道路上达到巅峰的人,都会重新寻找新的挑战。一个企业家受到人们尊敬,不仅仅在于他能为公司赚到多少钱,还在于他能为社会带来什么价值以及为人们树立什么榜样。

  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是美国企业家中的教父级人物,他在成为世界首富之后,把“慈善”作为自己新的事业,退出了执掌30多年的微软公司,将全部身家580亿美元悉数捐赠给自己管理的慈善基金会,将这笔钱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提供援助。

  有日本“经营之圣”之称的稻盛和夫,则选择了另一种挑战。他成功将“京瓷”打造成一家新型电子陶瓷材料的全球性大公司之后,再度创业成立DDI电信公司,打破NTT公司对日本电信行业的垄断,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再后来,他在78岁高龄接受政府邀请,出任日航董事长,将这家破产公司扭亏为盈。稻盛和夫在经营企业的同时,还勤奋地著书立说,致力于培养年青一代的经营管理者。

  相比之下,素有“中国企业家教父”之称的柳传志先生,却在联想集团如日中天之时,大举进军白酒行业,真不知这种“新挑战”的社会价值何在。

  白酒行业虽然每年有近4000亿元的产值,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税收,但对社会的贡献也许弊大于利。首先,消费者过量饮酒对身体健康不利,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250万人的死因与酒精有关,占全球死亡总人数4%,高于艾滋病、结核病和暴力致死所占比例。其次,中国财政支出浪费与酒的关系密不可分,有人大代表统计每年政府机关饮酒量相当于一个杭州西湖,白酒可谓是腐败的润滑剂。

  联想在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之后,几经磨难终于跻身世界500强之列,柳传志也因此得到人们尊敬。但近两年来,联想并未将全部资源投入在其核心的IT行业内,而是将公司发展远景定为“在多个行业内拥有领先企业”,开始利用其社会影响力,进入股权投资、地产等“赚快钱”的领域,而今又大举进军白酒行业。

  白酒、地产和股权投资,看似没有关联,但它们之间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地方政府”。地方白酒的主要消费者是地方政府,地产的利益共同体是地方政府,而股权投资中地方政府的影响力也无处不在。

  柳传志商业洞察力独到,从最早对“技工贸”还是“贸工技”的行业模式判断,到最近谙熟商业利益与政府密不可分的关系,他都不愧是一位深刻理解“中国模式”的企业家。难怪他最近“逢人推荐两本书”:《侯卫东官场笔记》和《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这对学习官场交往和政治走向,都是必不可少的。

  柳传志先生曾为《清华管理评论》撰文《做一个伟大的公司》,提出要把联想办成一家“寿命长、规模大、为社会做贡献”的伟大企业。但是,在公款吃喝广受诟病、官员嗜酒已成社会之殇的背景下,一家热衷于投资白酒、迎合地方政府的IT公司,真的会如它自己说的那么伟大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