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失衡 市场难有大机会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中信证券,沪深300ETF,大宗商品
  • 发布时间:2012-04-09 14:56

  伴随着股指重现震荡,市场避险情绪抬头。资金纷纷涌入分级债基,成为场内基金的一大亮点。天相数据显示,截至3月23日,11只封闭式债基进取份额平均折价率已收窄至5.86%。作为这一板块的领头品种,富国汇利B已实现了连续9个交易日溢价,最高溢价率达2.24%。进入3月,汇利B已在二级市场上大涨7.72%,在同类产品中位居第一,万家利B市值涨幅亦近7.5%。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27日,分级基金中的稳健份额的折价率超过8%,银华稳进、银华金瑞和银华金利均超过10%。由于目前A类份额均处于折价状态,因而根据市价买入的A类份额的年化收益率将高于约定的年化收益率。

  为此,中信证券指出,低风险偏好者可以选择A份额持有1年到期获取固定收益,目前银华瑞吉7.5%的年化收益率位居所有分级基金A份额之首。

  从分级基金的波动不难看出近期投资市场情绪的大幅跌宕,本周,《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会聚焦于此,邀请的嘉宾分别是鹏华价值基金经理程世杰、交银资源基金经理郑伟辉、国投瑞银稳健增长基金经理朱红裕、信诚周期基金经理张光成、国泰基金国际业务负责人、总经理助理张人蟠、景顺长城大中华基金经理谢天翎以及银河通利分级债基经理索峰、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张娅。

  2012年盈利预期仍有下调空间

  《投资者报》:一周来股票市场急转直下,最近我们也听到不少基金大幅减仓的传言,为何投资人的情绪变化如此之快?

  朱红裕:年初以来的本轮行情主要是资金风险偏好上升促发的估值修复行情,行情如需向纵深发展,一方面需要基本面的预期改善,另一方面需要政策面的进一步支持。但目前来看,政策面逐步改善可以预期,而盈利预期尚存隐忧。如果政策松动不及预期,市场对2012年的盈利预期修正仍有下调空间,那么后市仍可能面临一定的基本面压力,尤其是中小盘伪成长板块。

  程世杰:由于资金和股票市场供求失衡等方面的原因,市场依然很难有大的系统性投资机会,但我们仍然认为,经过连续两年的持续下跌后,对市场不应过度悲观,一部分个股已经跌出了价值,新的一年应该比2011年有更多的机会,这个时候更需要克服恐慌情绪,回归投资本源,潜下心来精选个股,从分红收益率、企业基本面、企业价值等方面入手选择投资品种。

  张光成:基于对当前处于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期判断,我们认为今年的市场虽然会好于去年,但今年将是转折之年,也是一个震荡筑底之年,而明后年随着经济的复苏,股市或将迎来又一个“黄金投资期”。从微观层面上看,市场普遍预测企业盈利下滑会延续到今年三季度,之后或将迎来缓慢复苏。

  《投资者报》:国内汽、柴油供应价格进入“8元”时代,市场“油慌”情绪再起,大家担忧通胀重新抬头是否也影响着当下的投资情绪?

  索峰:2月份CPI显示通胀已重回“3”时代,从CPI的走势图上看,CPI已经进入了下行通道,未来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我们预期上半年存款准备金利率仍有下调空间,市场资金将日趋宽裕,虽然大幅宽松的可能性不高,但会对债市形成正面支撑,预期从2011年10月份起的债券牛市仍将延续。

  郑伟辉:现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面临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但一定要看到,支持商品价格趋势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只不过需要更长时间来演绎。资源供应面的制约因素和需求面的持续增长的矛盾,将使资源投资仍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国内经济的基本面改善程度可能会制约股市的上涨空间,但海外市场特别是自然资源投资有望存在阶段性、结构性的机会。

  熨平大宗商品投资风险

  《投资者报》:对通胀重新抬头的担忧,是不是意味着可考虑对大宗商品进行配置?

  张人蟠:去年上半年黄金价格一路高涨,也带动了国内基民的投资热情,但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风险而不是收益。所以,控制风险是我们在新的QDII产品设计中不同于其他投资于黄金、石油等单一大宗商品QDII最大的特点。

  我们在设计产品之前,充分地进行了客户调研,了解到对于大宗商品,国内的投资者相较于收益,更害怕风险。所以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考虑,要尽量帮助投资者降低大宗商品的波动风险。

  《投资者报》:说到QDII,截至3月16日,51只QDII基金今年以来全线上涨,平均涨幅为10.04%,尤其是大中华QDII发力势头明显。

  谢天翎:是的,我们现在仍看好大中华区的科技和消费相关产业。今年以来,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7%,标普500指数上涨12%,苹果股价突破600美元,市场资金持续流入科技相关公司,基本面也观察到亮丽的数据,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台湾电子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1%。随着中国经济结构逐步转变,居民消费购买力提升有利于内需消费升级,具有品牌的企业较容易取得市场份额。消费概念仍是长期可挖掘的投资标的。

  传统投资者同样需要“T+0”

  《投资者报》:上周我们谈到中小投资者也关注沪深300ETF,但很多普通投资者在反问,是否只有机构才需要“T+0”,他们对此的需求并不大。

  张娅:ETF作为指数产品的最高效实现形式,不仅可上市交易,更重要的是ETF投资者可实时以贴近公允价值的价格交易指数,这是ETF区别于其他指数工具的重要特征。通常而言,公允价格的实时可交易性越强,也就意味着ETF实时交易价格的折溢价率越小,从而ETF中长期投资者能够随时以最贴近公允价格的成本进出,最终有效锁定指数的收益。

  研究表明,上交所沪深300ETF溢价套利成本为15BP左右,折价套利成本约25BP。相较之,由于深交所沪深300ETF需借助融券机制间接实现“T+0”套利,其折价套利或是溢价套利的成本比上交所沪深300ETF多出20BP左右。

  主持人 邓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