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私募后劲不足 发行数量创两年新低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阳光私募,从容投资,姜广策
  • 发布时间:2012-04-09 14:58

  这一周,整个阳光私募界都被从容投资一场联姻的“破裂”,搅得难以安宁。从最初在微博上近乎人身攻击的口水战,到3月30日吕俊直接召开发布会,对外公布证据称辞退姜广策源于其接私活,矛盾的揭开令人咋舌。

  可以看到,这个行业有多么脆弱。连昔日的亲密盟友,都变成了今日的宿敌,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打击一个行业的信心?

  拂去所有细枝末节,在私募没有被纳入监管的背景下,公开的出卖与攻击其实影射的是行业的巨大管理漏洞。人们很难不去联想,它就像一条引线,可以被继续复制,牵出下一个内幕交易与老鼠仓。那些外表光鲜,游走于灰暗地带上的人,随时可能以某种方式暴露出来。

  如今,仅仅积累了千亿元左右规模的阳光私募,在前进道路上处处备受这种脆弱的摧残。让私募界难以平静的是,近期的几则传闻,足以堵住行业发展出路。

  传闻一是合伙制信托被叫停;传闻二是北京某私募老总称,自己公司“今后将不能购买发行不足两个月的新股”。

  前一则传闻,决定了在信托账号被卡死的背景下,私募能否绕过信托开户继续做股指期货对冲、开发定向增发产品。而2011年以来,合伙制起家的私募,已经成为行业新的旗帜。后一则,会限制私募在投资上的自由灵活度,没有了业绩,会带给行业更致命的打击。

  而私募的信心不足,已经在产品发行无力上表露。2012年前三个月,尽管A股市场有所回暖,私募产品发行数量仍然大降,3月份20只产品发行,创下了近两年的新低。

  3月仅发行20只

  一季度,私募发行数量萎缩。特征之一是老牌私募发行极少,仅有证大投资、汇利资产、鼎诺投资有新产品成立。

  在1月份,40只新发产品中,结构化产品比例较大,这主要源于投资者的避险信心,而对结构化产品的低风险份额有更多需求。

  由北京佑瑞持投资管理公司发行的佑瑞持1~14号债券类私募,以及中融国际信托发行的融盛稳健01号第01期~11期,就占据了当月发行大半。如果计算管理人发行数量,今年以来发行人数量更稀少。

  2月,发行数量直线下降,只有27只,而3月仅有20只。2010年3月以来,这是阳光私募发行数量最低的两个月份。

  另一边的发行难题,是发行延期。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有超过7只阳光私募宣布延期募集。如“外贸信托-盛世景1期”以及2、3、4期,都延长项目资金募集期至2月29日。而由博弘发行的定向增发指数型基金33期也宣布延长募集期。

  还有不少产品为了能够顺利募集,降低了原先的最低募集底线。

  私募产品难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发行成本太高,监管层一直没有放行信托证券账号,而信托公司原有账号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高;二是募集困难,由于前期阳光私募亏损严重,信托公司推广力度不大。

  业绩提成难上加难

  另一方面,不少正在运作的产品,由于跌破了止损线,只有强制提前清算。统计显示,2012年1月共有8只产品进行了清算,有5只提前清算,而提前清算的产品净值都偏低。2月共清算了5只产品,有1只提前清算。

  在阳光私募界,存在着“水位线”要求,即阳光私募业绩前期高点。如果一只产品的净值此后跌下去,必须先恢复到水位线及创新高,才能从新增部分提取业绩提成。

  今年以来排名靠前的几只阳光私募,都是靠很长时间才超越水位线。

  如排名第二、三名的塔晶狮王与塔晶狮王二号,分别成立于2007年9月和10月,虽然今年以来获得了36%以上的回报,但很长时间都亏损在50%以上,至今两只基金的累计净值分别只有0.58和0.51元,这意味着塔晶狮王二期要恢复净值,接近“水位线”,还要上涨100%。紧随其后,今年以来均上涨35%的云程泰增值与证大增长二期,分别成立于2007年7月和6月,成立之后净值即遇重挫,熬了很久才得以翻身。

  但以云程泰为代表的翻身基金,只是少数。根据好买基金统计,有543只基金,2011年除了获得微薄的管理费用之外,没有能拿到业绩提成,占比约为60%。

  没有业绩提成,由于规模较小,只能收取固定管理费也难以维持经营,不少小私募都面临破产的可能。

  一般情况下,私募从客户处收取管理费在2%左右,除去托管银行、信托平台、渠道方费用,私募只能拿0.5%甚至更少的管理费。由于私募规模普遍偏小,3亿规模算仅能拿到150万左右管理费,除去平时开支都是负债经营。

  不过,在好买基金看来,熊市是检验私募最好的工具,业绩稳定增长的私募,才能在持续获得业绩提成的同时,让不同阶段介入的投资者都获取正收益。

  债券类产品暂撑局面

  2011年,贡献私募发行数量多的是合伙制私募发行的定向增发产品,以博弘和东源投资为代表。而今年以来,债券类私募俨然成为私募发行的新主力。

  发行债券私募,不需要解决证券投资账户难题,发行费用更低。而不少债券私募产品发行规模都在5亿元左右,要远大于股票类。1月,佑瑞持设立了12只债券型私募,共募集资金超过10亿元。

  成立于2011年10月28日的北京鹏扬投资,2月17日成立了鹏扬1期,共募集资金人民币4.72亿元。该公司由杨爱斌及杨会敏共同出资创立。而杨爱斌1999年开始债券投资,曾任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投资决策委员会主任委员、固定收益总监,主持固定收益投资管理工作。

  吸引私募发债券产品的原因,是现在债券市场投资机会明显。由于股市不景气,固定收益市场地位冷清的局面渐渐在改善。债券基金的稳定性相对股票基金会好些,毕竟它每年有利息收入,同时还能取得资本利得的收益。

  但困难之一,是债券人才培养周期更长,债券投资也更枯燥。债券市场的主力是资金量很大的银行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而券商、基金与部分财务公司涉足的量要小得多,私募做债券投资并不容易。而目前发债券产品的私募基金,多有丰富的从业背景,在现有其他私募的发展模式上并不容易复制。

  《投资者报》研究员 尚志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