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跑马圈地“新三板”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券商,新三板,金元证券
  • 发布时间:2012-04-09 14:23

  “我们正在为即将推出的新三板扩容积极地准备。目前项目储备工作都是按照今年6月份推出的时间表来排定。”金元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一位人士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不一定6月份推出,但应该不会太慢,我们提前要做好准备。”

  3月23日,证监会在厦门召开了新三板2012年第一次工作会议;28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又在北京考察了中关村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领导层紧锣密鼓地行动,都在指向新三板市场建设速度在加快。

  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还乐观地发微博:“新三板的春天,终于来了。”

  他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新三板全国场外市场有可能在今年底推出,最迟也就到明年。”

  全国性场外市场优先

  新三板场外市场建设地道路障碍正在被逐步清除。去年国庆前后,证监会曾向国务院上报以“新三板”为主的场外市场设计方案,但被国务院驳回,未通过的理由是没有“顶层设计”。

  所谓的“顶层设计”,是指去年的方案中,监管层对于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地方柜台交易等几个市场之间没有给出清晰的界限。

  “目前,重新修改过的场外市场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程晓明告诉记者,新的申报方案采用了一些他提给证监会的建议。

  譬如如何界定各交易所的定位?可以将新三板、柜台市场、地方产交所分别对应美国场外市场的Nasdaq、OTCBB和粉单三个市场,OTCBB的挂牌条件比纳斯达克主板市场低,高于无需信息披露的粉单市场。

  今年2月份,证券业协会召集十家券商的代办股份部门负责人开展闭门讨论,商讨目前的场外市场建设,各家都提交了各自的方案,而此次会议的成果之一就是《证券公司柜台交易业务试点暂行办法》草案出台。

  当时市场分析人士据此认为,证监会发展场外市场的思路有所调整:与过去一步到位的全国性统一监管的场外市场不同,调整后的方案可能将以区域性柜台交易为基础,由地方政府、本地券商共同搭建交易平台,引导本地企业挂牌交易股权的形式进行试点、推进,进而在全国融合联通成统一大市场的模式,而新三板建设同步推进。

  “但从现在的几个迹象看来,全国性场外市场建设可能会优先于柜台市场,地方暂时不会推出,仍然坚持原有的思路。”程晓明说。

  他告诉记者,全国性的场外交易所建设第一步已经开始进行,选址北京,将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目前领导班子基本确认。湖南证监局局长杨晓嘉拟任新三板交易所理事长,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谢庚则将担任新三板交易所总经理一职。

  上述金元证券人士也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更多的精力是为新三板提供储备项目,至于地方柜台市场还没有更多时间来考虑。“是否实行地方柜台交易方案更多的还是在思考,处于观察期,不一定能在全国推广。”上述金元证券人士说。

  三大关注焦点

  目前,市场对于新三板场外建设关注的焦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新三板市场是否能放开企业股东200人的上限要求。“业内共识是放开限制,可以细分股份。”上述金元证券人士认为,“新三板应该是一个股份流转的平台,而不必要对于股东数量作限定。之前新三板不活跃原因就在于交易制度最关键的两条,200人限制,不能拆细。”

  其二,是否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多数观点持赞同态度,“新三板对个人开放只是个时间问题,至于大家盛传的个人投资者具备2年股龄、50万资金门槛的说法做了澄清,仅是大家的猜测,还不是最终的规则。”程晓明说。

  而金元证券人士则认为,在目前以机构为主导的新三板市场建设中,个人参与具有很高的风险,市场向个人打开,效率也比较低下,应该循序渐进,在未来成熟后,可以考虑吸收个人客户,“个人客户的参与也只是激发市场活性,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其他因素也可以实现。”

  第三个是做市商制度,这个基本上已经成为共识,比较明确。在做市商模式下,获得做市资格的主办券商将向市场提供双向报价,投资者根据报价选择是否与做市商成交,投资者委托不直接配对成交。

  尽管证监会在力推新三板建设,但市场中仍然有人对新三板开板持怀疑态度。

  “对于证监会发展新三板,深感忧虑。”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发微博说,这既不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也不是金融改革的突破口,更不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点在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突破口在债券市场,方向是国际化;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源是金融结构的非市场化。

  券商在跑马圈地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监管部门就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动新三板扩容,而国内各家券商也在积极抢占新三板市场。

  过去从事新三板业务的券商,除了申银万国是大型券商外,西部证券、上海证券、南京证券等中小券商是这个市场的主力。

  从业务承办情况看,申万、西部、国信、广发和上海证券占据了约60%市场份额,其他25家券商占40%。

  但是去年12月,重心一向是大客户的中金公司,开始放下身段,申请券商主办业务资格。目前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等大券商还没有申请。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消息,截至3月23日,一共有60家券商获得新三板主办券商业务资格,其中有过主办事项的券商30家,累计为109家公司挂牌(含实现转板)。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除了申万盈利外,其他券商在新三板业务还没有收益,基本上都处于投入期。

  上述金元证券人士认为,中小券商首先要做的是抢占市场,想想创业板开板以来,平安证券、国信证券等券商投行迅速崛起,这也因为前期有两三年的项目储备期。中小券商如果想突围,就要在同一起跑线中不要落后第一梯队,如果没有赶上,再想抢占就很难了。

  以金元证券为例,从2010年的下半年开始设立代办股权转让部,金元证券在去年的12月16日还承办了年度的代办系统年会。目前金元证券一方面为中关村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市场能够马上挂牌,让优质的企业先上去。另一方面,也在长三角、苏州、杭州、上海等高新区开拓项目储备。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