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凭什么“回购”?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宝钢,回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9-03 10:11
8月27日宝钢股份打响蓝筹回购“第一枪”。公告称,在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5元的条件下,预计本次回购股份约10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约5.7%,占社会公众股约22.8%。
市场一片哗然。8月初证监会公开表示,支持和鼓励有条件、有潜力的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份,“破净”的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份没有政策和法律障碍。有分析人士认为,此番宝钢携巨资回购乃是“应招入伍,响应号召,扛旗之举”。
作为二级市场投资人,最关心的莫过于,上市公司回购对于公司股价是否会有中长期提振呢?或只是昙花一现?宝钢“扛旗”,是否代表着一波蓝筹回购大戏将上演?
2000点“将破”之际。“回购潮”能否力挽狂澜?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有一些可以回答,有一些恐怕只能等特市场来给出结论。
回购VS大股东增持
从财务角度来看,回购与大股东增持有本质区别。简单来说,回购是所有股东“拿自己口袋里面的钱”买股票。大股东增持则是大股东掏股包给自己买股票。
回购指,用上市公司的储备现金来购买自己的股票,而后进行注销缩股。如果购买价格低于净资产,折价越大越划算。
从经营角度来看,回购,意味着上市公司拿着现金找不到收益率高的项目,还不如买自己股票“靠谱”。比如公司资产估价100亿,20亿的盘子,结果股价只有4块钱,那么用40亿现金买10亿股回来注销,“赚”了多少?10亿。缩股后,公司资产60亿,10亿的盘子,净资产从5块变成6块了。即便股价还是4块钱,净资产多出来的1块钱,就是通过回购赚回来的。
大股东增持是公司股价低于大股东的心理预期,那么它从单一投资人角度进行增持。与其他股东的股东权益没有发生直接关联。
回购缩股与增发扩股,从股东权益角度是相对关系。
增发指上市公司做新项目,资金不足,借贷成本又高的情况下,需要新老股东追加投资。那么,每股股东权益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摊薄的。那么作为没有参与增发过程的投资人,股东权益有损失。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回购是否“合算”?从财务角度要看以下几点:
第一,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公司资产估价有役有“掺水”,从而判断净资产与股价的折价是否“真实”;第二,公司是不是没有相比“回购”而言“更好”的项目可以做,比如兼并重组,从经营层面理解,回购是典型的“过冬”动作;第三,公司现金流是否足够充裕。
简而言之,回购代表着“明确收缩”,更注重保护所有股东的既有权益,特别是在二级市场对公司资产定价出现“贴水”的时候,稳稳的赚上一把。
资产定价,谁错了?
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到底是金融资本低估了上市公司净资产,还是产业资本高估了上市公司净资产?谁的测算更准确呢?
有人会说,根据财务报表来判断净资产,这是静态评估。没有把未来预期风险计算进去,所以,市场给予的折价是有道理的。的确如此。
在我看来,之所以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对于公司资产估价产生差异,主要是立场差异,而不是趋势差异。
有过实业经营经验的投资人,通常会明白一个道理——“正常”的经营亏损,一般很难让一个企业“破产”(净资产为负)。有句俗话,“大清尚要亡百年”,只要没有动用过高的财务杠杆,那么即便经营亏损,也是一直处于“可控”比例。只有盲目扩张,动用过高财务杠杆,资金链突然断裂,才会使得公司破产几率大幅上升。
所以,财务报表中的公司资产如果没有太多“水分”(实物资产居多、财务减记科学、负债均衡、现金流充裕),那么哪怕主业亏损也不会伤及“筋骨”(净资产“折损”比率)。
格雷厄姆所倡导的古典价值投资理念,就是寻找这一类的上市公司。其中一个建议是,选择低于公司2/3净资产价值的价格买入公司股票。他在对公司研究时,会把公司资产“拆分”进行估计,寻找最安全的投资边际。
当然,这种机会并不常有。如果没有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经济背景,格雷厄姆学说恐怕也没有用武之地。
金融资本,往往更在意“估值槛价”。当经济背景不佳的时候,往往趋势性的给予公司资产进行“趋势性折价”。
简单来讲,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估值中,最大差异是“时问成本”。产业资本对于时间成本的计算近乎为零,而金融资本对于时间成本的计算则较为高昂。进而,我们常常会看到,价值投资者会将强调“买入好公司持有到老”。
正是二者立场差异,决定了估值差异,决定了买卖时机的差异。
宝钢“回购”合算吗?
抛出回购案同日,宝钢公布了二季报,每股净资产为6.43元,上半年净利润增长89.19%,主要原因是公司出售不锈钢、特钢事业部相关资产获得收益90.9亿元。如果扣除这一块“意外”收益,上半年实现利润33.3亿,折合每股0.15元左右。按照8倍PE来算,就是每股4.8元。消息公布日,宝钢股价4.07元。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按照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经营状态,不缩股的情况下,年末净资产或是7.1元每股。打个七折是5元。这还没有计算现在回购以八折价缩股5%,带给每股净资产的增厚部分。
所以,至少在今年可以预期的时间里,宝钢4.5元-5元的每股价格是具有不错的安全边际。如果维持这个价格到年底,几乎相当于“六折”买宝钢的公司资产。
我的算法是很粗浅的。并不代表着,回购案一出,宝钢股价就找到了“安全垫”。不过,作为“曾经的、现在的国有资产”,把净资产打个“六折”,相信任何开钢铁厂的产业投资人都会有兴趣参个股,这可比自己开钢铁厂要“经济实惠”,不可测风险要小的多。
经济有好有坏,股市有涨又跌,只有生意总是要做的,倘若时间成本为零,再夕阳的行业,再产能过剩,总归有个“合理的价码”。毕竟,金融资本可以“不爱”,产业资本却不可以轻易“转行”。
在我看来,这才是宝钢回购的源动力。
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