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纠结

  曹操关于继承人的抉择成了一种管理心态上的纠结,这种纠结,是多项选择心态和单项选择规则之间的纠结。在曹魏集团内部,可选继承人是多个的:曹丕和曹植,偏偏继承法则是排他的,单项的,加之第一代boss对继承人有所偏爱(曹操偏爱曹植),这种偏爱,又不能与继承人游戏规则完美重合,纠结就来了。

  曹操陷入的就是这种纠结。如何走出这个困局?决定权并没有单方面握在曹操手上,更重要的是可选继承人的表现。表现什么呢?不是才华,而是平稳度,就是说,被选择方不能出“事故”。

  众所周知,曹操是偏向曹植的,但曹操清楚地了解:曹植在做人安全系数上是远逊于其哥哥曹丕的,曹植出事故的可能性较大。曹操一直幻想通过自己的叮嘱,能够出现奇迹,让自己偏爱的儿子变得谨慎,避开意外。

  从公元214年的一封信件就可看出这种心态。这一年,60岁的曹操南征孙权,出发前他给曹植专门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首先是用自己早年的工作经验来鼓舞曹植,曹操在信中说,为父我早年很好地把握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到现在都不后悔,“无悔于今”。接着,他语重心长地叮嘱,你今年23岁了,要努力,要自勉,“今汝年二十三矣,可不勉与”,这话里面深含一位慈父的良苦用心:子建,千万别出事。可以说是事先预警。

  但就在信件之后的第四年,十月,曹植犯了司马门事件,具体情节就是醉驾,冲撞只有皇帝的专车才能经行的司马门。此次事件基本上宣判了曹植继承魏王位置无望,至此,曹操的心态更为纠结,他似乎无法接受这个曹丕上,曹植下的局面,在他事后的训诫里可以看出这种纠结:“不可恒使吾以谁为心腹也”(你们这些不争气的儿子,以后别想有谁成为老爸我的心腹了)。骂的是一大片,心里痛的却只是一个:曹植。

  这两封信能明显地勾勒出第一代管理者曹操的心理轨迹:从偏爱到担忧,到伤心。

  但管理者对自己心目中继承人的偏爱,并不会因为局面的明朗而停止,他还是希冀自己偏爱的人能振作,重新做出一单漂亮的业务。公元219年,荆州的关羽北上攻打襄阳,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魏集团的曹仁被困樊城,如果樊城被攻下,将直接威胁到整个曹魏集团的生存,因此驰援樊城是一项最重要的业务。这项业务交给谁呢?曹操交给了曹植。在交代业务时,曹操又给曹植打预防针:“有所敕戒”,叮嘱他不要喝酒误事。

  事态还是没有按照曹操的主观愿望走,曹植喝醉了,无法带领军队驰援樊城,传说是曹丕灌醉了他,不管怎么样,反正就是没能做成老爸曹操给他的最后一单业务。此时曹操的心情史有记载:“悔而罢之”。一个“悔”字,看出悲伤;一个“罢”字,看出决绝。从此,曹植彻底沉下去了,没有人再会打捞他。第二代人曹植的心态又如何呢?且从他的信件看他真实的心态,这种心态是沮丧的,自卑的,他在给侄儿魏明帝的信中这样评价自己:“无益之子,无用之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曹植似乎很晚才意识到父亲的良苦用心,想要在曹魏集团有地位,不光是诗写得好,还要有业务,因此他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九年,就老着脸皮,向自己的亲侄子魏明帝伸手要业务,而才高气傲的曹植此次的要求很低,只要求能做一个上校之类的军官,带领一个加强营,在前线冲锋效力,“当一校之队……突刃触锋,为士卒先。”

  然而,此刻曹魏集团的管理架构已经完全不同于以往,作为竞争对手的儿子魏明帝,他不可能本着第一代管理者曹操的心态,拿业务让曹植去做,因为这会构成管理危机。

  至此,曹操当年心中的纠结之痛,曹植想必更能体会。

  刘黎平

  这是一个早就发生在无数对父子间的故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