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租公”潘石屹的启示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关键字:潘石屹,SOHO中国,投资,商铺
  • 发布时间:2012-09-27 11:13

  一线城市的租金上涨速度要高于其他城市两到三倍,商铺升值的速度要高于其他城市5-10倍。然而,一旦没有选好地段,一铺养三代的美好愿望,就会变成一铺毁三代的噩梦。

  8月16日,SOHO中国的创始人潘石屹、张欣夫妇宣布,公司将迎来一项重大转型——告别散售。而地产圈“大嘴巴”任志强口中的小潘,也将变身“包租公”。

  听到这条消息后,多数人都在“仇富”心理作怪下恶毒地猜测着SOHO中国如此转型将面临着资金链的断裂等可怕后果。然而,愤怒和仇恨会蒙蔽人的眼睛,如果我们用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此事,它又能提供哪些启示?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哪些投资机会?

  作为万通地产创始“六君子”之一的“小潘”,经历过万通早期的“野蛮生长”,也经历过几次快速扩张后的痛苦收缩,俨然成为中国地产界最滑头的商人。SOHO中国转型“包租公”,首先传递了几条信息:第一,潘石屹夫妇判断地产调控将长期化,房产税必然会逐渐扩大征收面,住宅和商业地产的销售都将日益艰难;第二,房地产用杠杆实现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逝去;第三,核心一线城市的写字楼、商铺出租大有可为。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显然不可能投资动辄几层楼的写字楼,相比之下,商铺是一个更加靠谱的投资渠道。在民间,有着“一铺养三代”的说法。笔者在实践中证实,此法确实可行。大约10年前,笔者在东北老家的一个大学门口买过一个商铺,几年的租金便还清了全部贷款。商铺当时售价为70万元,笔者投入30万元,其余贷款,按照平均每年6万元的租金计算,相对本金来说,每年的投资回报率为20%,远远跑赢通胀的同时,商铺本身也实现了一定的升值。但这种升值的速度远远慢于一线城市。根据笔者多年的投资经验,一线城市的租金上涨速度要高于其他城市两到三倍,商铺升值速度要高于其他城市5-10倍。

  接下来的问题是,在哪里投资什么类型的商铺?套用一句老话:“地段、地段,还是地段。”观察潘石屹的商业地产项目可以发现,全部处于北京、上海最核心的商业办公区。笔者总结,最好的商铺有两种:其一是一线城市的大学门口,学生数量越多越好;其二是一线城市的地铁口,最好是几条地铁交叉换乘的地铁站。

  要知道,一旦没有选好地段,一铺养三代的美好愿望,就会变成一铺毁三代的噩梦。地产界有句话叫“十铺九不旺”,说的就是选择地段对眼光的要求之高。一般来说,立交桥、大马路边上只适合大卖场,小铺必死无疑。死胡同、台阶过高、门面过窄、没特色的内铺,也不易火。

  除了地段的风险,还有电子商务对商业地产的冲击,但如果视此为洪水猛兽,也有些言过其实。那些日常消费的如面包房、超市、裁缝店等都不是电商能介入的。

  进一步说,将平时积累的资金投入一些资产,不需要自己经营,便可以产生持续的现金流收入,这是一种实现财务自由的好方法。真正的财务自由是,不需要工作,资产项便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收入,甚至远远超过劳动所得。这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应该追寻的方向。

  但笔者需要澄清的一点是,什么才是资产,什么又是负债?这是绝大多数人容易混淆的。比如绝大多数中国人认为的资产——房子,就是典型的负债。只有一套住房的人,每月要按时还贷款,自己劳动赚的钱每月都要被这一负债项定额扣除。假设你有多套房产进行出租,而租金收入超过了需要还款的金额,它才是资产。

  也许你会说,商铺太贵了,我可买不起,风险太大,我可没那眼光。我要告诉你,这可不是富人的思维方式。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富人的思维方式是学会如何控制风险,甚至适当冒险,不断在跌倒中学会走路,而不是为了害怕跌倒,一辈子不学习走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