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茱萸香满山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这句诗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可能不少人都不知道,茱萸身怀多种绝技,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甚至还做过调味品!

  茱萸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初夏开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茎、叶、根亦可入药。

  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

  吴茱萸——战国传说

  《中国药学大辞典》解释,茱萸入药以“吴地”为佳,所以又称吴茱萸。所谓的“吴地”,即历史上的吴国。茱萸的名字也来自于一个传说。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都得按时向强邻楚国进贡。有一年,吴国的使者将本国的特产“吴萸”药材献给楚王。贪婪无知的楚王爱的是珍珠玛瑙金银财宝,根本看不起这土生土长的中药材,反认为是吴国在戏弄他,于是大发雷霆,不容吴国使者有半句解释,就令人将其赶出宫去。楚王身边有位姓朱的大夫,与吴国使者交往甚密,忙将其接回家中,加以劝慰。吴国使者说,吴萸乃我国上等药材,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吐之功,善治胃寒腹痛、吐泻不止等症,因素闻楚王胃寒腹痛的痼疾,故而献之,想不到楚王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听罢,朱大夫派人送吴国使者回国,并将他带来的吴萸精心保管起来。

  次年,楚王受寒旧病复发,腹痛如刀绞,群医束手无策。朱大夫见时机已到,急忙将吴萸煎熬,献给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赏朱大夫,并询问这是什么药。朱大夫便将去年吴国使者献药之事叙述。楚王听后,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携带礼品向吴王道歉,一面命人广植吴萸。几年后,楚国瘟疫流行,腹痛的病人遍布各地,全靠吴萸挽救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楚国百姓为感谢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在吴萸的前面加上一个“朱”字,改称吴茱萸。后世的医学家又在朱字上加个草字头,正式取名为吴茱萸,并一直沿用至今。

  山茱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一“味”

  山茱萸味道酸酸甜甜的,有点像葡萄,长得也像葡萄,其性微温,归肝肾二经,是临床常用中药。一个中医的著名的方子——六味地黄丸一共六味药,有三味补药,三味泻药。补药就是熟地、山萸肉、山药。这三味药怎么补的呢,熟地是入肝肾二经的, 主要滋补肾经、 补肾阴;山萸肉是心肝肾,主要是作用在肝;山药是入肺脾肾,它着重在脾。另三味药则是为防止补得太过,稍微给加点泻的成分,茯苓、泽泻、丹皮。

  山茱萸具有以下功效:

  ○补虚固脱。近代医家张锡纯云:“茱萸救脱之功,较参、芪、术更胜哉!”又说:“救脱之药,当以萸肉第一”。山茱萸善补肝,凡人身气血将散者,皆能敛之,故其善治阴阳两虚之喘息、自汗、怔仲、失精、小便失禁、大便滑泻等危重证候。

  ○滋阴敛汗。《神农本草经》谓山茱萸主寒热,其实为肝经虚极之寒热,因山萸肉能敛汗,又善补肝,故用于肝经虚极、元气欲脱之寒热往来、大汗淋漓之症有效。

  ○补肝舒肝。《内经》云:“过怒则伤肝”,肝藏血、主筋。肝伤,气血虚,则筋失所养而筋脉拘急,麻木不仁,伸曲不利而痛。又肝胆中藏相火,肝虚则疏泄失职,相火难以周流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滞而痛。治疗宜补肝舒肝并举,补血活血同施。《神农本草经》云:“山茱萸主温中,逐寒湿痹。”山茱萸不仅能补肝,且能舒肝通利气血,故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虚所致腿痛,有补肝行痹之功。

  ○收敛固涩。山茱萸具有收敛之功,又兼开通之力,可补肺络及胃中血络,又不致有留瘀之患。久咳不愈而气血上逆之咳血,或肝虚火旺损伤胃络之吐血患者,临床常用山茱萸加龙骨、牡蛎,或加三七粉冲服,常可起到意外之疗效。

  食茱萸——辣椒的前任?

  食茱萸长得有点像葡萄,味极辛香,自古以来就是药食兼用的本草。在辣椒传入中国前,食茱萸是川菜辣味香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四川古人称其为“艾子”。

  到了明代中期,食茱萸已成为四川食物中广泛使用的调味品。《本草纲目》记,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此处‘土人’指四川湖北一带)八月采,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

  在中国历史上,茱萸也曾扮演十分重要的辛香角色,但清代以后随着辣椒的传入,茱萸逐渐退出辛香料的历史舞台。

  食茱萸的枝干长得可不好看,满布着瘤乳状尖刺,连鸟儿也不敢在上面栖息,因此有“鸟不踏”之称。但它的小叶和花都非常香,很招蝴蝶喜欢,开花时常吸引来大批蝴蝶、蜂类、甲虫等吸食花蜜,形成“蝴蝶树”的奇特景观。

  茱萸与重阳——渐被遗忘的风俗

  在重阳这一天,按照我国民间风俗,人们除登高望远、畅饮菊花酒外,还要采摘茱萸的枝叶,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佩戴身上,据说可用来辟除邪恶之气——说白了,就是用来防疫。

  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最早见于《续齐楷记》中的一则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一日,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那天,你家将有大灾,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里面装上茱萸,缠在臂上,登高山,饮菊酒。九月初九这天,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傍晚回家一看,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于是茱萸便有了“辟邪翁”的雅号。

  重阳节插茱萸之风,在唐代已很普遍,除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其他如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至于储光羲在《登戏马台作》一首诗中所云:“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写南朝宋武帝刘裕在重阳节宴群僚于戏马台,更把茱萸当做犒赏全军的奖品了。

  重阳茱萸的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从重阳节的身插茱萸和饮菊花酒,联想到端午节的悬艾叶、饮雄黄酒的习俗。其实,端午节和重阳节,一是春夏交替,一是秋冬交替,都是疾病容易流行的时节。这也反映了我们祖先具有预防疾病的科学思想。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自汗、盗汗】

  山茱萸、防风、黄芪各9克,水煎服。

  【汗出不止】

  山茱萸、白术各15克,龙骨、牡蛎各30克,水煎服。

  【遗尿】

  山茱萸、覆盆子、茯苓各9克,附子3克,熟地12克,水煎服。

  【老人尿频失禁】

  山茱萸9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6克,水煎服。

  【肝血亏、睡不安枕】

  山萸肉 9 克,酸枣仁 6 克,用山萸肉熬水冲服酸枣仁。

  (综合改编自网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