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姓

  在历史进程中,一些原本偏居一隅的少数民族姓氏,往往会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并且散布到各地。爱姓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例。

  爱姓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姓氏,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的回鹘国。1000多年前,大唐帝国声威远播,周边许多小国纷纷前来朝拜归顺。当北方的回鹘国(位于今内外蒙古境内)成为唐朝的附庸国后,可汗爱邪勿专程来到中原,唐王朝为了布恩树德,就根据他名字的译音,赐给他一个“爱”姓,并赐名弘顺。爱邪勿于是改名为“爱弘顺”,当时,这是一份莫大的荣誉,爱弘顺正是爱姓的得姓始祖。

  在那之后,回鹘族一直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密切的联系,除了多次与唐朝和亲之外,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回鹘更是凭借其强大的骑兵,帮助唐肃宗收复了唐朝的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现今,许多爱氏宗祠里都会挂着这样一幅对联:“姓启唐代祖脉远,望出西河子孙昌”,这对联既概括了姓氏的历史渊源,也表达了对祖先伟绩的自豪感。

  早期的爱氏一族主要聚居在北方及西北地区,后来历经宋、元、明、清多个朝代的民族大融合,不断内迁,并在山西成为一方望族。随后,这个姓氏族人又逐渐分布各地,如今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省都有他们的族人。

  马背上民族的血统,使爱氏一族中涌现出不少勇士名将,如南宋时期的金朝将领爱申,元朝大将爱鲁等。到了清代,爱国名将爱绅泰更是被历史铭记:爱绅泰时任黑龙江地区督统,以佐领身份参加《中俄瑷珲条约》谈判。谈判期间,他坚决捍卫中国的领土主权,对沙俄的无礼要求断然驳斥,曾将“条约草案”退给俄方代表。此后还数次亲赴黑龙江以北,代表中国与沙俄侵略者进行交涉,抗议沙俄对乌苏里江地区的侵犯。

  关于爱绅泰,还有一个颇具霸气的故事--为了迫使清政府屈服,俄方代表以武力相逼,指着一名随从军官,恐吓说“这是我们的管炮将军,你可以认识认识”。爱绅泰毫不畏惧,对左右说:“老毛子出此无理情状,动以枪炮相吓,中国岂无利器!”于是也唤随行佐领,告诉俄方代表:“这是我们的管炮之人,你们也可以认识认识。”

  爱绅泰身上抵御外侮的浩然正气至今仍令人敬佩,不少爱姓族人的智慧和才学也足以令人仰止。如元代的翰林学士爱薛,是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和医学家,多次游历西域,通晓西域诸国语言,为促进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科学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蒋睿 图/李子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