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骂架,脏字叠出;文人骂架,指桑骂槐;互联网公司骂架,脏字和阴招齐飞。前不久关于隐私的口水仗就是如此。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流氓”纵横的互联网世界。这些互联网企业隔上三五天必定要约架一场,真如江湖。
何谓江湖?古龙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放在今天就是:“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既然是江湖,谁也躲不开。所以,有公司的劣迹被翻出来,数一数,吓人一跳;有公司忙着围观,暗自窃喜,相互递砖头,投暗枪;还有些公司围观呐喊加油,号称“围观改变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劣迹斑斑,素来和世界互联网格格不入。偌大的市场,竟然非做到你死我活,真让人叹为观止。这些频繁约架的背后,除了利益还是利益。
以某企业为例。做IE插件,只能唯我独尊;做安全产品,先干掉刚刚分手的合作伙伴;做浏览器,目标瞄准行业老大;而另外一家企业,你有什么我抄什么,抄完了,别人死翘翘,自己后顾无忧。中国互联网企业,从来没有“鲶鱼效益”,只有“不共戴天”的利益之争。
国内互联网市场真的只能存活一家企业吗?当然不是。
回顾历史,国内互联网环境颇像上世纪美国现代企业刚刚发展的阶段,野蛮生长,蔑视法规,任由“利益”牵引。评判社会环境是否健康,要看国家和企业是否富有朝气,具有竞争力。
一位学者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是指,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它生产商品与服务的能力能通过国际市场考验,同时能增加国民实质性收入的程度。国家层次的竞争力基于经济生产力的优越表现,以及经济体产出转移至生产力行业的能力,从而造就高水准的实际工资。
而企业的竞争力最直接的表现是拥有最大市场。竞争力可能是破坏性创新,可能是拥有独家秘笈,可能是人才优势、价格优势等等。但企业有竞争力,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消灭竞争者。
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免不了。但不断扩大的市场可以容纳更多的企业,这才是健康、良性发展的市场规则。
来看一段历史。1890年,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在托拉斯成立的8年后,控制了全美大多数石油行业,自上而下,包括钻油、炼油、配油、出口、贸易加工等。以全球市场为例,除了俄罗斯所占的25%左右的市场份额之外,全世界70%的市场全部被标准石油公司控制。
标准石油公司的老板、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说:“努力吧,记住我们要为穷人提供用油,而且又便宜又好。”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什么垄断、什么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什么挤压对手、抬高市场准入门槛等,都是浮云。
标准石油公司只想赚钱,连亲弟弟的企业都可以挤垮,更不要说小公司了。这像不像国内的互联网寡头?比较讽刺的是,自由市场产生的公司,正在成为自由竞争的障碍。
第一个托拉斯法案就是针对该公司出台的。1911年,标准石油公司最终被解体,拆为34家新公司。
回过头看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正在成为新寡头。去年腾讯总收入将近300亿元,百度是145亿元,阿里巴巴为64亿元。这三家大公司将近占据互联网企业70%的收入。而且,这三家公司各据一方,形成新的垄断。
垄断加上不遵守规则,造成国内互联网风气不正、约架频繁,口水仗时有发生。不管如何,竞争是件好事,但要公平竞争。互联网人人机会平等,但不强调结果平等,唯利益第一。也就是说,虽然小公司和大公司的收入和财富不等,但机会一定要均等,只有这样,小公司才有机会发展壮大,大企业才能做一家令人尊重的企业。
一派吴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