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农业的新都路径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农业,新都
  • 发布时间:2012-12-13 14:06

  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成都新都区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发展的特色之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新都实现了高度统一。“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总体战略,亦打上新都烙印

  在成都市新都区,蒋少奎是有名的营销大户。他将大蒜卖出国的故事,很多年前就已在当地流传。贷款掘到第一桶金、初生牛犊不怕虎、十年磨一剑--蒋少奎的个人履历颇具传奇。

  而今,又过了很多年,再谈及蒋少奎的奋斗经历,不可忽略的是他个人故事中浓重的底色--近些年来,蒋少奎经营路上的点点滴滴,已和新都区整体发展思路,即推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发展,紧密相连血脉相依。

  农村资源变资本

  蒋少奎如今的身份,是新都区明学川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明学川芎,顾名思义,主要从事川芎种植和销售。其运作,采取“合作社+购销大户+基地+农户”模式,扭紧合作社与社员利益联结,社员种植川芎90%以上通过合作社销售。

  在新都,像明学这样的专业合作社还有很多,它们已成为该区土地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下,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某种探索--合作社切实与百姓利益关联,形成以产、供、销、种、养为一体的利益链。

  新都区农发局局长周光富表示,一般个体农民、散户没有实力形成自己的品牌,既生产又占领市场。成立合作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挖掘人才,找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牵头带动农户,或是由政府引进社会业主、社会资金投入农业。而入社方式,包括农民把土地转租给业主、农民年终分红、农民土地入股。

  2007年成立时,明学合作社采取的方式是:一是给付农户土地租金,租种入社成员承包地种植川芎;二是由合作社进行统一技术培训和指导川芎的种植,并预测当年的川芎价格,与入社成员签订购销合同,实行保护收购价。

  但在蒋少奎看来,最初的模式,并不尽如人意。“当初,根据市场信息,预测当年市场行情,确定价格,与社员签订川芎购销合同,实行最低合同保护收购价,消除社员种植风险,或是给付农户固定的土地租金,虽然保证了农户的利益,提高了农民种植积极性,但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这些方式增加了合作社的风险,不利于建立长效、健康发展的机制。”

  而蒋少奎口中的“中药材市场价格波动大”,同样也会让一些明学社员生出想法。毕竟价格波动,既包含下跌,亦存在上涨。若按照合作社最初模式,实行最低保护价,虽能保障跌价的时候社员有最低收购,但如果川芎价格上涨,收益就显得有限。

  于是2011年,明学决定探索土地入股的发展新模式--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参加合作社,强化农户与合作社共担风险,共享盈利。

  成为合作社股东,入社社员以每亩为一股,每年按1400元/股(亩)保底兑现收益。年终,合作社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40%返还给社员,其余作为合作社积累,用于扩大社里川芎生产。而入股之前,合作社以1200元/亩租金收益,年终再把当年净利润的20%返还给社员。两者对比,对农户而言,前一种方式,吸引力更大。

  而能用土地入股,则和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分不开--明学合作社,是首度在新都区内成功申请办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的合作社。正是有了前期的确权颁证,才创造了农民盘活土地资源,获取更多收益的机会。

  明学合作社的突破还在于,成功利用农用地抵押融资。2012年4月17日,贷款发放仪式在明学合作社举行,蒋少奎难掩兴奋,“抵押融资成功,必然会为合作社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实验新品种,开展精深加工提供资金来源,助推合作社向更强的方向发展。”

  明学合作社此次成功将资源变资本,或可视作新都区金融机构加强农村投、融资服务的缩影。在区委常委、副区长涂金全看来,引入资金始终是新都政府推动区内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光是金融产品支持,还有城市社会资金的吸引投入。这样做,才能带动农村,形成城市和农村互动,城乡互补。”

  探索高端农业

  在涂金全眼中,明学合作社是新都区内从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化的成功案例。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中,像明学这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取得土地经营权证,并激活权证价值实现抵押融资,促进农村资源变资本,为解决三农问题注入了资金、激发了活力。

  2012年6月,明学合作社与美国安利集团中国唯一供应商--成都菊乐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建1185亩有机大蒜种植基地,产出大蒜由菊乐公司按超出市场价1.2元/公斤收购。

  新都大蒜牵手安利,外人看来,源自年初的一纸认定书--今年2月,明学合作社位于石云村的1185亩有机大蒜生产基地得到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认证。“其实4年前,我们就开始对土壤实施改良,致力生产有机农产品。”蒋少奎说,自2008年他开始租用村民的数千亩土地,不再使用化肥、农药,同时对土壤进行检测及改良。

  在农发局局长周光富眼中,明学合作社与安利合作,可视为新都区抢抓高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产品向国际化迈进的生动实践。

  而多年间,明学合作社的诸多个体探索,无不体现着新都区新农村建设、都市农业发展之路的整体构架与思路。

  农业的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近些年,新都区按照四川省提出的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整体战略,以及成都市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的思路,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展的独特路径。

  新都临近成都中心城区,土地资源有限,因而提出了发展高端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景观农业、体验式农业的思路。精品蔬菜、优质粮油和花果,是新都的主导产业,以此构建的农业生产基地,可促进全区农业产业机构调整、升级。同时,新都也在紧抓三大园区建设。其一,是新繁泡菜产业园这样的农产品园区,以此不断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其二,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其主要依附四川省农科院科研人才技术优势,大力推进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通过园区建设提升新都农业科技水平。其三,是推进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建设形成完整的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产业体系,提升新都农业机械化水平。

  具体而言,今年,新都区将进一步采取有效举措,推进农业在高端之路上迈进:泡菜园区12个项目将全面竣工投产,全区农产品深加工产值达到56亿元,精深加工率达到45%;在有机高效农业发展上,将率先推进新都柚和蜀嫂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有机食品认证;高端种业方面,重点在新繁、军屯镇等完成优质水稻制种3000亩以上,在清流完成蓝莓种苗2000万株以上……

  产村融合发展

  按照涂金全的说法,在都市农业方面,新都最主要是以城乡统筹改革作为动力。

  这表示,新都发展农业,不仅要做强产业,推进其品牌化、规模化,同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更要有所规划。产村融合发展,产业是支撑,这是新都自上而下达成的共识。

  所谓产村融合,是通过产业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居住环境,促进新村建设,以此构建宜居生态田园新村。在涂金全看来,这些新村“形态上要可以利用,不是单纯追求外表美。新村建设会根据农民的居住习惯和区域耕作产业,形式‘一三互动’。就是房屋的功能要兼容,住和经营兼容,以此发展乡村旅游。”

  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如今的新都,出现了很多以“新村带产业,产业促新村”的生动案例。

  位于马家镇的丁家大院,便是新都打造的集农业产业高端发展、农民集中居住、乡村休闲度假、村级公共服务配套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

  丁家大院本身便颇具神韵。这里有状元文化,还有一座辅国寺,属新都宝光寺分院。另外,丁家大院是典型的川西林盘院落,原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分布于大院周边的农田、竹木花草星罗棋布;锦水河岸田园萦绕,林盘道路曲折回转,乡野农家院落自然风光怡人。

  如何将内在神韵更好地展示给世人?破解资金缺口,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新都马家镇给出的答案是:引导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的方式组建夏荷溪田园产业专业合作社,重新整合丁家大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承包地、房屋三种资源,并以农村产权市场化为核心,对整理出的建设用地明确划分用途,除新居用地、公共配套、道路建设用地外,节余的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农民自主询价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流转发展特色项目,获得资金1399.35万元。

  围绕丁家大院的实践不止于此。在丁家大院打造的同时,在它的周围,当地政府引进了一系列的高科技农业项目,俗称“八大农庄”。包括久森农业通过高科技手段,建设高档彩叶苗木快繁中心、工厂化生产地毯式无土轻型草坪;规划占地300亩的春色花园鲜切花种植基地,集花卉、物流、农民培训和休闲观光为一体……

  在新都,类似丁家大院这样的实践还有很多。比如,斑竹园镇花香果居柚香风情园,已打造了多家精品院落。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完善,风情园已别具风情。果农自己不仅住上了具有农家乐功能的精品农居,另外,由于柚子产业的连片发展,拓宽了农民的经营渠道,据悉,如今柚农一年人均纯收入达15000元。

  下一步,花香果居柚香风情园还将与新繁镇锦绣田园有机结合,形成一条赏柚花、采蓝莓、品柚果旅游环线,实现产业新村融合发展,连片推进。

  在涂金全看来,新都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种种举措的推进,有赖于政策、服务等方面长效机制的建立。在资金扶持方面,新都区每年将统筹财政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农村交通、水利建设及产业扶持。在人才方面,重点培养农村科技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增强产村融合发展的本土人才支撑。另外,新都还着重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引导村民自主管理意识……

  “有了机制,才能解决原动力问题;有了机制,才能形成长期有效的保障。”涂金全说。

  正是从改革最初,新都便意识到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也正是机制的建立,新都才在现代都市农业之路上走得更为稳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新都实现了高度统一。“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总体战略,亦深深打上新都烙印。

  文|《小康》记者 罗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