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的个人空间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12-28 14:33
“我几乎可以依靠电脑获得我想要的一切,但现在手机就行”,宅女小猫懒洋洋的说。
与大多数单纯在家“啃老”的人不同,小猫的“宅”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如影随形。她用QQ聊天、淘宝赚钱、在各式各样的社区和论坛里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就算是在不得不外出的时候,用手机上网、聊天、游戏、淘宝、潜水已经成了她的零碎时间里的习惯。于是,小猫的个人“宅”空间跨出了住宅的围墙,并随其思维的节奏无缝的流动起来。
宅经济
《爆米花报告:生活形态新预言》曾预言,未来会出现一群不愿出门、喜欢呆在甜蜜温暖的家里面的新人类。在网络科技和信用体系的支持下,不出门就能办妥绝大部分的事。现实似乎正朝着预言的方向发展,却又有些不同:御宅族确实存在,而且规模也越来愈大,但他们御的可不是“宅”,确切的说,是自己的“个人空间”。
有空间的地方就有商业机会。
早在2006年,美国非营利研究组织“皮尤互联网与美国生活计划”调查指出,过去两年,6000多万美国网民在做重要决定或面对生活中关键时刻之时,习惯于依靠互联网获得相关资讯;艾瑞咨询和淘宝网联合发布的《2008年度网购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网购市场的年交易额第一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00亿元,同比增长128.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7月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认为,81.6%的网民对网上办事节省了很多时间表示认同,77.5%的网民觉得生活离不开互联网……
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让越来越多的商家发现了御宅族背后隐藏的金矿。互联网引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带动了电子商务、在线游戏、社交网站、第三方支付以及产业链上的物流配送、网络通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甚至原本与互联网并不沾边的传统行业也开始试水电子商务,譬如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在淘宝推出品牌店。
3G的大规模商用让更多商家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商机。不久前,阿里巴巴就推出了手机支付宝。只要用户下载相应的手机软件,就可实现向对方支付宝账户付款、确认收货、水电煤缴费、利用支付宝账户给本机充值等服务。而手机人人网、手机开心网、新浪微博等手机应用的推出,给了无数用户利用一切时间碎片“偷菜”抑或“诉说”的机会。
当互联网可以从PC平移到手机,御宅族的“宅予”如同得到了更广泛的延展空间——通过互联网能“宅”到的一切,也慢慢开始转移到手机“宅”的空间上来——“宅”已经不只是一种行为,而成为了一种状态,或者说,心理状态。
流动也御宅
大宅隐于性。移动互联网让“宅”更加无声的渗透到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好像蜗牛一样,驮着“宅子”到处行走,这种“宅子”,更多的是“宅”的心理状态。拥有这种心态的人疲于和真实世界打交道,试图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实现自我价值,或者寻求难得的放松。
把从外界感受到的压力放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缓解。成了越来越多人自我保护的方法。他们在网络游戏和社区中变换自己的特征,扮演自己理想中的角色,找到自信或者实现心灵的放松。开心网(ww.kaixin001.com)的流行或许可以解释为现代社会人类返璞归真梦想的再现,对通宵种地偷菜的乐此不疲刚好成为了现代白领对于“农夫、山泉、有点田”的惬意生活的虚拟实现。
“工作已经够累了,为什么要让工作侵占我所有的生活?我们真正需要抓紧时间的是休息。”这似乎已成为现代上班族的心声。于是,在地铁上、在饭店等餐的时候、在旅途中,PSP、手机电视等用于休闲的工具屡见不鲜。据2009年的一份统计数字显示,PSP和Wii的销量均已超过5000万台,Xbox紧随其后,在游戏机背后则是游戏市场的一片繁荣。据易观国际研究发现,移动互联网用户可接受收费的应用主要是手机游戏和手机银行/支付,其比例分别为47%和31%,移动阅读、移动搜索所占的份额也在逐步增加。
曾有人认为,造成“宅”现象的原因是网络所创造的技术空间,这个空间放大了现代人身上的孤独感,又把有相似感觉的人聚在另一个世界里,造就他们之间的共同语言。但事实上,“宅”所代表的相对人际疏离的状态,是凭借现有的技术自我满足的一种体现,是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技术发展推动的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前奏,拥有普遍的规律性。
虚拟与现实的重合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是生活基础;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科学和人生观都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则是指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尊重的需要,更倾向于一种希望,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是人类感到的最大快乐之一。
或许难以想象,但互联网在无形中直接或间接满足了人类的这些不同需要。你可以通过网络订餐、购物,通过搜索相关信息来避免或制止疾病的危害,利用即时通讯工具或SNS获得情感的寄托与释放,在虚拟社区中得到在现实社会难以得到的尊重与社会地位,甚至在那个依托于现实却又不同于现实的世界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与抱负。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给自已画了一个圈,把自己圈在网络世界,造成了“宅”的社会现象。
对于信息技术或者说互联网的依赖,将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逐步重合起来,人们将习惯于背着“宅子”到处行走。逛街购物,拿不定该买A家还是B家的衣服时,会马上通过手机拍照传到移动社区,让好友们来个即时投票;在办公室被老板痛骂,可以跑到社区里更改状态,发发牢骚,逛商场时,看到有超值的打折信息就用手机在“购物狂”圈子里发个贴;想找朋友聚会时,微博客能帮助你马上召集到一群“狐朋狗友”,甚至偶尔在街上遇到什么突发状况,也可以用手机立马拍摄下来,即时传送到社区的视频空间……
流动的世界
2007年7月,本刊曾撰文指出,网络社区的革命意义犹如铁路,它迅速改变了人类的“社区心智地理”,让普通人在社区上有了不可思议的选择权和参与感。移动的个人空间所带来的变革恐怕将超越铁路,不仅仅是选择权和参与感,更多是一种个体对生活的自我决策与归属:
一方面,手机的移动便携性和网络覆盖面几乎令其他通讯类电子产品无法替代,随着3G网络的完善,人们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的延展自己的个人空间,以实现千变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手机所带来的自主性与参与性,极大的满足了普通民众以较低成本参于热点话题讨论的心态,其成为相关内容的意见领袖的可能性增强了网民对于这种无形“宅子”的归属感。
所有的现代化过程,必然伴随一个反现代化的过程——向传统回归。移动的个人空间正使得社交网络向与虚拟世界截然相反的现实世界转移。这些“更真实”和“更有关系”的手机用户,将带动以零售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入网,以及所有消费品服务业品牌企业的销售系统(客户关系,营销与渠道)的全面入网,世界在其掌中流动起来。
但是,互联网还有手机,似乎存在这样一个尴尬的链条,一定程度上,他们应了人们“宅”的需求而生,促进交流、让世界扁平化,却让人们更加疏离现实社会的纷繁聒噪,也疏离了现实社会的真情。
“充分利用互联网,但在意你身边的人”——这是谷歌总裁埃里克·施密特在美国某名牌高校毕业典礼上的对毕业生的劝诫,也可以看成是对每个将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作为生活的人们的箴言。
Tips世界在移动中互联
Q: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互联网?
A:No。
移动互联网不是1+1的算术题,也不是你所熟知的那个互联网再加上不同智能终端的超级组合。不管是手机、MID还是上网本,在由终“端”、通信“管”道和“云”端组成的移动互联网世界里,都只是不同的平台而已。我们想要表达的是:移动互联网绝不只是一个通往传统互联网的人口,而是一种新的能力、新的思想和新的模式。
但你首先需要知道,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里,你能做什么,又想要什么?
1、看世界:
自WAP网络在上个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帮助用户快速到达信息这条主线,这催生了无线门户、手机报、手机地图等以资讯承载为主体的应用和服务。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过去20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看”来做文章。
2、玩和用:
当移动互联网日渐向日常生活渗透时,需求会在无形中升级。你需要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入口和无处不在的移动生活平台。其精确的定位能力、个性化的独特呈现能力、用户需求和信息的精确反映和提取能力,与Mashup等互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地图、条码技术、RFID、传感器等相结合,可产生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与公共服务。娱乐无极限,商务进行时,你可以一会是正襟危坐的“白骨精”,一会是打着“魔兽”的时尚小青年。
3、找自己:
集合手机、电脑、互联网终端、多媒体播放器、照相机、摄像机、信用卡于一身的“ALLinOne”终端的个性化特征,以及短信/多媒体短信、WAPPUSH、视频流媒体等通信能力,与Web2.0技术相结合,可形成个性化门户、个性化业务、个性化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内容创新平台——打造属于你的互联网,发现最真实的自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