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豆浆:圆融·圆通·圆满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永和豆浆
  • 发布时间:2013-02-25 16:08

  上个世纪50年代,一群祖籍大陆远离家乡的退役老兵迫于生计,聚集在台湾永和县中正桥畔,搭起经营快餐早点的小棚,磨豆浆、烤烧饼、炸油条,渐渐形成了一片供应早点的摊铺。由于这些老兵手艺地道,磨出的豆浆新鲜营养、香浓可口,做出的烧饼油条色泽金黄、松软酥脆,以豆浆为代表的永和地区的各种小吃店盛名远播,传遍全岛。之后,林炳生先生将永和豆浆又带回了大陆,决心以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将中华的传统美食文化发扬光大,立志“让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喝到永和豆浆”。时至今日,永和豆浆四季飘香,林先生还有哪些思考?他的童年、青年的经历,对他的成长起到了哪些作用?他将如何把“永和豆浆”带到国际化的道路上?这篇访谈,也许会让你品味永和豆浆的背后,那更深更浓的滋味……

  ——与“豆魂-林炳生”先生的对话

  “金马奖”的童年与“永和豆浆”的前世

  老范行军:1958年,你出生于台湾金门,这个地名在当时可是个敏感词。你的童年对你的成长有多大的影响?

  林炳生:那个时候,我的父亲依靠给当地驻军做服装养活全家。我6岁那年,全家随军迁往马祖岛。马祖岛29平方公里,分为南竿、北竿、东莒、西莒四个乡,即便到了2006年,岛上人口加在一块也不过一万人。在我童年时,正值台湾戒严时期,马祖又是驻军前哨,“美国面粉”、“孤独”和“阿兵哥”成为我童年记忆中的三个关键词。岛上每晚9点宵禁,禁止灯光,父亲加班干活也得用旧布匹挡住窗户,家里生活比较清贫。

  老范行军:台湾的朋友说,那时的台湾青年最怕中“金马奖”,也就是最怕去金门和马祖服兵役。

  林炳生:是这样的。一是驻扎小岛孤独,二是地处前线相对危险。但我从小就伴随“金马奖”一起成长,诸如岛上“单打双不打”的开炮习惯,对我而言就像今天的“单双号限行”一样习以为常……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练就了一种好心态:勇敢,坚韧,经得起挫折,忍得住寂寞。

  老范行军:很多企业家在年轻的时候都做过销售,像瑞典宜家的创始人坎普拉德、美国星巴克的掌舵人霍华德、香港的李嘉诚……你也曾经有过一段销售胜家缝纫机的经历,为什么放着比较安稳的工作不做,却选择了东奔西走的职业?

  林炳生:我是学航海的,毕业后通过了一家大的海运公司面试,三个月后就可以出海了。就是这三个月的假期,对我来说是个转折点。也可能我不习惯等待吧,几天之后就感觉到了一种空虚,于是我就希望尽快找一些事情来做,就算是挑战和充实一下自己。我从小个性很羞涩,跟女孩说话都要脸红的。家里的长辈不止一次说,炳生这辈子肯定做不了生意……我就想趁着这三个月假期去试一试。

  老范行军:这“试一试”就此发生了许多改变。

  林炳生:对。当时,我得到了去美国胜家的台湾分公司做业务员的机会。胜家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缝纫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51年……我刚开始很不适应,每天走街串巷,推销如同大海捞针,吃够了闭门羹。前半个月业绩“挂零”,不免打起了退堂鼓,可是看到其他同事业绩飘红,又心生不服,也激起了斗志。我就用心琢磨、想更多办法,结果,我的努力在两个半月后得到回报:爆发性地卖出一百多台缝纫机,在与同一批进来的几百名新人竞争中,排名第一,这更加树立起了我的自信。所以说,我非常感谢这段销售的经历,这对我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大帮助。

  老范行军:年轻人的奋斗几乎都离不开对财富的追求,二十出头的时候,你有一个目标很清晰,就是“每天给自己存500新台币”。金钱,从什么时候开始才不再是你前进的动力了?

  林炳生:其实,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目标,随着个人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就会怀有更大的梦想。对于金钱,我的观念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做企业就是做人,必须懂得付出与贡献,回馈社会……永和豆浆每年捐建一所希望小学,目前已经有黑龙江延寿永和希望小学和吉林舒兰永和希望小学。永和豆浆定期还会做一些扶贫帮困、捐赠现金或产品到慈善基金会等机构。

  老范行军:上世纪50年代初,在台北县的永和中正桥畔,一些退伍老兵迫于生计,搭起小棚,磨豆浆、炸油条,渐渐地“永和豆浆”名闻遐迩。30多年后,也就是1983年,你来到这里,与同学和同事一起凑了20多万元,将一家“永和豆浆”的铺子和商标买了下来……这似乎是不期而遇,又似乎命中注定了你与豆浆的结缘,当时是怎样一种状况?

  林炳生:1983年的时候,我在做房屋中介业务,有一天听说台北市区一家豆浆铺转让,要价60万元新台币。这是一家前店后厂式的豆浆铺,破破烂烂的,也就一百多平方米,但是,和豆浆铺一起转让的还有“永和豆浆”的注册商标。

  老范行军:原来如此。

  林炳生:我想,当年中正桥下的这些小作坊主们,并未料到永和豆浆会在今后驰名一时……我决定将豆浆铺和商标一起买下来,东拼西凑了20多万元,再邀请关系最好的同学和同事入伙,三个人一起了结了这段“奇遇”。

  老范行军:传统的制作豆浆要搅拌、要充填,煮完豆子豆垢残余在大吊锅里,还得由一个人把脑袋埋进去用钢刷一遍遍地刷,非常辛苦,可还是赚不到太多的钱。两个月后,你的同学提出退股;半年后,同事又提出退股……让你坚持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林炳生:我一直坚持的人生信念就是:“三分傻劲,七分干劲,永不放弃的决心。”我想应该是这种信念使得我在最艰难的时候永不言败,坚持到底。一旦认定目标,便勇往直前。

  老范行军:以你的性格和行动力,如果不是遇到永和豆浆,你也会在别的领域取得现在的成就吗?

  林炳生:如果没有从事大豆行业,我当时在房屋中介行业也发展得非常好,在一起进入的40多人中,最后优胜劣汰,就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位同事。爱拼才会赢,爱赢就要拼,不管在其他哪个领域,我都会全力以赴,不留遗憾。我这人,认准目标,就坚定一个信念:好好做,认真做,相信都有成功的机会。

  老范行军:据说林书豪的家当时就在你们北斗工厂旁边,他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肉丸和永和豆浆……看来,喝豆浆的孩子,并不比喝牛奶的孩子差呀。

  林炳生:豆浆确实不比牛奶差,它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及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素有“绿色牛奶”之称,其营养价值与牛奶相近,蛋白质含量高达2.56%,比牛奶还要高;同时,牛奶中含有乳糖,乳糖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才能分解被人体吸收,但我国多数人体内缺少乳糖酶,这也是很多人喝牛奶会腹泻的主要原因。而我们的豆浆中是不含胆固醇与乳糖的,因此在营养吸收度这一块会更好,更安全。

  专注做强做大,与山寨店拉开距离

  老范行军:从1983年开始到1995年,在北斗建厂并正式大批量生产销售,永和豆浆成为台湾第一家获得食品GMP认证的工厂,也成为永和豆浆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从小作坊到半自动生产,再到全自动化生产,又把产品打入了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市场……是什么让永和豆浆成长起来的?

  林炳生:我想,主要在于我们对品质的把关与信

  念,并坚持终始如一,由此,得到口碑相传。从台湾第一家获得食品GMP认证的工厂,到大陆高品质的黑龙江延寿工厂、吉林舒兰工厂,以及上海航头中央工厂,我们无不把安全、质量放在第一位。我们豆浆粉生产工厂,均斥巨资引进国际先进生产线,已经基本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卫生标准也达到30万级。我们餐饮的中央工厂依照2010年上海世博会要求和标准建设,圆满承接了永和豆浆世博餐厅的半成品供应任务,获得了世博会的一致肯定与奖励,现在已为上海中央工厂的示范基地。

  老范行军:这是对品质的要求,你说的信念指的是什么?

  林炳生:坚信我们能够做好,坚持不懈。

  老范行军:不可避免的,永和豆浆遭遇了价格战,当大家看到机会的时候,也就是激烈竞争的开始。如果不是恶性价格战,你是否想过带着永和豆浆来到大陆谋求发展?

  林炳生:大陆发展前景广阔,日新月异,是我们每一个想将事业做大做强台商梦寐以求的市场,因此即使不是恶性价格战,来大陆发展也是大势所趋。况且我是做大豆产业的,全世界最好的大豆就产自大陆东北的那片黑土地,这一点对我非常有吸引力。

  老范行军:1999年,“永和豆浆”在上海浦东崂山路一个居民区开了第一家店,初战告捷。当时,你是认准了会成功,还是有两手准备,这家店不成,或者上海不成,再换其他城市?

  林炳生:在大陆的第一家永和豆浆,意义非凡。因此,我们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周详,开店伊始,我们开创性地提供24小时便捷服务,同时在产品品质、店面布置、人员服务等方方面面都十分用心,让消费者觉得安心放心,物超所值。所以,这家店一炮走红,一直营业到现在,依然有不错的业绩。

  老范行军:为什么在大陆把第一家永和豆浆放在了上海?上海人对口味很挑剔的。

  林炳生:上海商业气息浓厚,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比较快,因此以上海为核心发展是最好的试金石。一旦永和豆浆在上海站住脚,那么其他市场也会有相继好的表现和发展。我们当时就是这样想的,事实证明也是对的。

  老范行军:在大陆是否遭遇了恶性的价格战?

  林炳生:我担心的不是价格战,而是山寨现象比较严重,这也是我们的一个隐忧。山寨的品质和服务得不到保障,经常会爆发负面新闻或者事件,波及我们的品牌也影响到企业的正向发展。

  老范行军:在大陆经营与在台湾经营,有哪些不同之处?

  林炳生:大陆和台湾同宗同源,饮食习惯也接近,因此经营基本比较相似。我想最大的不同是大陆市场更为广阔,有更多商机,我们可以分为几级不断复制。

  老范行军:在大陆,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林炳生:最大问题还是山寨现象,打不胜打。

  老范行军:可是,不打也不行啊!

  林炳生:打假是一方面,但我们最关心的还是自身的发展,就是以品质和服务做大做强,再以种、产、销的一体化深耕细作,与山寨店拉开距离……顾客最终会选择值得信赖的品牌的。

  老范行军:你说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句古诗是你创业的三个阶段的感受,为什么?

  林炳生:“人生三境界”最早是由清代诗人王国维提出的,对于我个人来说,人生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指我初入社会的第一个阶段,天涯茫茫之路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把这条路走稳走好;第二个阶段是我来祖国大陆发展,从1999年的第一家门店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一路让消费者认同、满足、满意,这个过程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个阶段,我希望能把大豆中的优质和精华部分通过产业化去发展,并以养生文化、绿色经济,立足中国,迈向全球,这是我今后的目标和使命感。

  老范行军:你的新浪微博叫“豆魂-林炳生”,这个“魂”字,有何深意?

  林炳生:人是有思想和灵魂的,我觉得豆也是有灵魂的,大豆虽小,但魅力无穷。中国大豆文化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一本有故事的书,值得我们认真去钻研与阅读,豆魂因此也是中华魂,需要把它发扬光大。我个人从事大豆产业将近30年,对其越投入便越着迷,我愿意一辈子用豆魂,用这样的精神,把豆浆和大豆文化发扬光大。

  弥补短板,中式快餐会迎来更璀璨的明天

  老范行军:定位决定生存。哈根达斯定位在冰激凌的高端市场,星巴克定位在“为人们提供第三生活空间”,吉野家定位在都市白领……现阶段,永和豆浆的定位在哪里?

  林炳生:永和豆浆目前有两个事业群:豆浆商品和餐饮门店。在豆浆商品这一块,我们的定位是健康低碳饮品,“要健康,喝永和豆浆”;餐饮门店的定位是中式快餐,给消费者提供最便捷和安心的食物与饮品。

  老范行军:没有标准化,就没有快餐,这一点,西式快餐因为饮食、烹调等习惯,易于操作,相对而言,中式快餐的“标准化”就很难,厨师做出一个水煎包要比做出一个汉堡包复杂得多,永和豆浆是如何做到标准化的?例如,怎样保证一个顾客早上在上海喝的豆浆和第二天早上在哈尔滨喝的,是一个味道,包括油条?

  林炳生:豆浆是我们核心的拳头产品,对此我们会不断优化、专业化运作。我们计划在所有门店推广永和豆浆粉,其采用种、产、销垂直一体化,最大程度保证食品安全和优良品质,做到“一杯豆浆知香浓”。

  老范行军:在人们的观念里,豆浆似乎是新榨出来的有营养,所以很多家庭都有榨汁机。

  林炳生:并不尽然。永和豆浆粉加上饮用水,就可以便捷地还原为香浓的豆浆,比起传统的豆浆更卫生、更可口,只需控制好水的温度、豆浆粉和水的比例即可。这样调制出来的豆浆不仅在国内是一个口味,即使在国外也是同样的香浓。我们在其他产品标准化控制这方面,同样有很多的SOP标准作业程序,诸如油条的制作过程,面粉多少、油温多少、炸多长时间……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标准和控制流程。

  老范行军:现在,年轻人在夏天里,走在街上,会拿一瓶可口可乐,或者是星巴克咖啡,你是否想过某一天,他们的手里会拿着永和豆浆?如果想过,还需要多长时间?

  林炳生:其实,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植物蛋白——豆浆的营养作用,我相信未来外饮市场,对外带喝豆浆的接受度会不断提升。鉴于此,永和豆浆已经积极筹划产品的研发和品牌宣传,先后开发了利乐装、PP瓶装,以及杯装豆浆,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满足大众对喝豆浆的多样需求。我相信,你描述的那一天应该不会太远。

  老范行军:在你看来,在大陆,永和豆浆与正在崛起的吉野家等一些餐饮新星相比,优势在哪里?

  林炳生:永和豆浆是中式快餐,有着中国的元素和中华饮食文化的灵魂,相继在标准化、简单化、工业化的基础深耕下,会迎来更璀璨的明天。

  老范行军:永和豆浆在发展中存在短板吗?如果存在,如何尽快弥补?

  林炳生:每个体系在不同阶段都存在短板。目前,永和豆浆的短板就是中式标准还不够细化。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努力加强中央厨房的功能,实现标准化、简单化和工业化。

  老范行军:尽管专家们一再批评麦当劳、肯德基等是垃圾食品,但其在流程管理、品牌维护等诸多方面,还是值得效法的。你会从这些餐饮巨头身上获得启发吗?

  林炳生:麦当劳、肯德基是餐饮连锁界的标杆,在企业管理、品牌宣传、标准化运作等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效法学习。但是,学习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为了进步、追赶——中式餐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风格的魅力,如果能够吸收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将有着不可忽视的未来。

  老范行军:小作坊,好管理,营销额过亿了,那就是一个坎。现在,永和豆浆过了20亿,管理就是一个大问题,那么永和豆浆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是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

  林炳生:还是山寨现象太严重,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隐忧。

  老范行军:我从微博上看到你经常在外面奔波,是考察市场,还是“走动式管理”?

  林炳生:我们的大豆种植基地在黑龙江牡丹江,我们在东北有两个工厂,分别为黑龙江延寿工厂和吉林舒兰工厂,我们的餐饮门店有近500家,分布在中国的大江南北,这些都是需要我来关注的。走动,既可以了解企业运营状况,考察经理人和员工的精神面貌,还可以更多地感受当地的市场。

  老范行军:加盟店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认为“山高皇帝远”,会在某些环节上,出于利益考虑,降低质量标准,或是不注重卫生环境,永和豆浆如何对加盟店实施严格的管理?

  林炳生:在我们将近500家门店中,有近400家都是加盟店,分布于中国的各个省市。为了更好地管理加盟店,我们分别建立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分公司、以深圳为中心的华南分公司等多个分公司和办事处,希望通过它们的地域辐射,管理好各自辖区内的加盟店。

  老范行军:发生过因为加盟店不守规矩而被取消加盟资格吗?

  林炳生:这个肯定会有的。

  老范行军:你的管理理念是什么?

  林炳生:认真、严格、主动、高效。

  老范行军:你如何看待人才?

  林炳生: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老范行军:餐饮业的服务员流动率是很高的,所以,很多企业会雇用大学生等做钟点工,永和豆浆如何稳定一线的员工?

  林炳生:我们对一线员工很重视,这包括不间断的在职培训,给出相应的提升空间,制定各种激励政策等等。我认为门店一线员工的稳定,与店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店长的培养、选拔和考核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老范行军:创业困难的时候,你把亲情的力量拉到了事业中来,大姐和弟弟都来帮你。现在,你的弟弟林建雄先生是总裁,你是董事长,这样的组织机制,带有一点家族式。对永和豆浆来说,在现实条件下是最为合理的一种选择吗?

  林炳生:企业也是分阶段发展的,现阶段,我们有家族成员参与管理,同时也有职业经理人在不同岗位参与经营,以后我们会加大职业经理人的选拔和培养。

  那个叫“豆宝”的稻草人和这个大S徐熙媛

  老范行军:2007年夏末,永和豆浆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领衔一项食品安全整治行动,绕开既定安排,来到上海松江一家“永和豆浆”,发现“油料重复使用,整体卫生状况奇差”,结果,“吴仪批台商店家卫生差”的新闻被海内外媒体竞相报道。那一次的危机,给你带来哪些思考?

  林炳生:当时我很紧张,但回过神来,又感到不对劲,我们永和豆浆那时在上海松江没有门店,被点名批评的一定是家“山寨店”。为此,我连夜找到松江工商局,投诉这家山寨店,仅仅两天,松江有5家山寨店被责令停业了。后来,我特意给吴仪副总理写信,感谢她为我们永和豆浆维权打假。这件事给了我两个思考:商标保护的重要性;唯有自身体系做好,才能在众多山寨门店中突围出来。

  老范行军:这样看来,坏事变成好事了。据我所知,山寨版的“永和豆浆”很多很多,例如在沈阳,我就去喝过“永和大王”的豆浆……你们为什么不去打假,至少让这些商家撤下“永和”的商标,或者在媒体上发布,没有“稻草人”形象的“永和”,都不是真正的“永和豆浆”?

  林炳生:打假维权是维系品牌的一方面,我们这几年也一直在坚持这样做,但山寨众多,分布广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任重道远。但更重要的,我觉得还是要不断提升永和豆浆的品牌识别度,让消费者通过判断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老范行军:那个叫“豆宝”的“稻草人”头像LOGO,还是蛮可爱的。

  林炳生:我们还要不断地强化“稻草人”的视觉形象。再有,现在微博营销和品牌推广日益普遍,包括打假,这些都需要我们重视这个新媒体,并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

  老范行军:对于艺人来说,做代言人是把双刃剑,因为他或她的行为,是不可控制的,尤其餐饮行业,人们真的要是讨厌一个人的话,这种传染性会让很多人瞬间没有了胃口。可是,2011年,大S徐熙媛成

  为“永和豆浆”的形象代言人,你是如何考虑的?

  林炳生:选择大S作为永和豆浆形象代言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首先大S作为台湾知名艺人,又号称“美容大王”,敬业、美丽、上进,形象气质俱佳,在主持和演戏方面都有出色表现,在观众心目中有着正面影响;其次大S是素食艺人,坚持吃素十多年,而永和豆浆作为植物蛋白的最佳补充,与大S的饮食习惯息息相通。况且大S也是我们产品的忠实消费者,她每天早晚都要喝一杯永和豆浆,是名符其实的最佳代言人。

  做人圆融,做事圆通,处世圆满

  老范行军:中国的豆浆文化最远可追溯到西汉,大豆经过古老石磨的研磨,成为集营养与美味于一体的香浓豆浆。时至今天,豆浆的生产工艺早已因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而更具时代气息,那么,如何让“豆浆文化”发扬光大,让黑头发、黄皮肤的孩子放下碳酸饮料,来喝豆浆?

  林炳生:豆浆是传统的中国健康饮品,相传是西汉淮南王刘安所发明。《本草纲目》对豆浆也多有记载,指其“性平味甘”,“利水下气,制诸风热,解诸毒”。两千年间,豆浆以其滋养排毒的功效,香浓清醇的口味,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营养饮品。到了今天,如何让年轻人也爱上这种传统饮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希望永和豆浆为此可以做一些努力,通过品牌宣传、营销推广、产品研发等诸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与诉求,吸引更多的年轻族群。

  老范行军:我看到永和豆浆(上海总部)有一个石磨,我想,这不止是一个可以磨豆浆的石磨形象,其“圆融、圆通、圆满”的深意,还是请你详细地讲一讲。

  林炳生:石磨就是圆圆的两片石头,通过细细研磨,将大豆转化为琼浆,这其中蕴藏着中国人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做人圆融、做事圆通、处世圆满”,不要太斤斤计较,要与人为善,和气生财。

  老范行军:“中国风、台湾味、两岸情”,这九个字很有意义,也看得出来,永和豆浆希望通过台湾美食文化在大陆的传播与推广,架构起稳固的维系两岸血浓于水、一脉相承、同宗同源的深厚情谊。可是,如果永和豆浆里有了外籍员工的话,他们会理解这些吗?

  林炳生: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吧。每一位新进永和豆浆的员工入职都会接受企业文化的培养,让其了解并理解“中国风、台湾味、两岸情”这九个字背后蕴藏的故事。同时,我们也会经常参与及支持两岸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交流活动,以实际行动阐述“中国风、台湾味、两岸情”的含义。

  老范行军:我之所以提出上面的问题,是因为我看到永和豆浆的未来,要“由连锁化、集团化实现国际化,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投资集团”,这样的话,那九个字是不是只能作为一种情怀,而不能作为一种经营理念,在企业里灌输了?正如,永和豆浆希望“早点喝,早点和”一样,作为一个良好的愿望是可以的。

  林炳生:我们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使命。未来,我们希望能立足中国,迈向世界,让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喝到永和豆浆。

  老范行军:永和豆浆的“企业愿景”是:让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喝到永和豆浆——恕我直言,这个愿景,不利于永和豆浆走向国际化。你是怎么看的?

  林炳生:在“企业愿景”确立之初,就有很多朋友建议改成:让全世界有人的地方都能喝到永和豆浆。但是,“西方牛奶,东方豆浆”,很多西方人还没有饮用豆浆的习惯,所以,我们希望在华人的带动下,让更多的西方人接受东方的豆浆,况且华人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基本可以说全世界各个角落都有华人的身影。

  老范行军:这样看来,豆浆与牛奶也需要一个“圆融”的过程……在结束这次对话之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林炳生:永和就是“永远的朋友,和乐的家庭”。我最后就借《论语》中的一句话共勉:“和而不同”。

  文/老范行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