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盛华的跌宕人生:百万富翁——穷光蛋——亿万富豪

  有时蒋盛华还是会想起那段最窘迫的日子:一家三口挤住在租来的不到40平方米的猪饲料店里,狭窄、昏暗、沉闷。突然有人敲门说收垃圾处理费,因为拿不出那十几元钱,他急忙关灯,一家人大气都不敢出。

  不是每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生意人跌倒了都有机会有勇气从头再来。从百万富翁沦落到终日与酒相伴的落魄“诗人”,再重拾亿万身家,蒋盛华很庆幸。

  穷是什么滋味?

  “爸爸,家里真没钱了吗?”

  1995年夏天,蒋盛华创办的饲料厂倒闭了。百万富翁的日子仅仅过了两年就烟消云散。面对刚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稚嫩的询问,他只有沉默。

  他曾是綦江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1963年,蒋盛华出生在重庆市綦江区东溪镇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里太穷,他从小就得捡破烂帮补家用。高中毕业后,他到湖南省南县打过工,回到家乡做过打石匠、干过裁缝、学过木匠、搞过养殖场,后来,攒了一点钱开始代理售卖猪饲料。从挑着饲料走街串巷到摆地摊、租门店批发饲料,蒋盛华白手起家一路打拼。上世纪90年代初,当重庆各区县乡镇还流行争当“万元户”的时候,他已经身家上百万,人称“蒋百万”。

  有钱了,心就大了。1993年,而立之年的蒋盛华决定在綦江区赶水镇开厂自己生产猪饲料。开始生意很红火,后来生产出的饲料却慢慢跟不上市场的变化。科技人员建议蒋盛华更新设备。购买新设备至少要三四百万元,蒋盛华咬咬牙,还是上了——哪怕要贷款,要开口向人借钱呢,不更新设备,产品说不定就会被市场淘汰。可没想到当年银根紧缩,他下一步的贷款申请未获批准,饲料厂顿时连日常周转都成问题——新设备到位了,可没有原材料这不就是一堆废铁吗?

  几经挣扎,蒋盛华的饲料厂还是倒闭了。他一下子从百万富翁变成了负债累累的穷光蛋。就在这时候,妻子提出了离婚,“这样的日子没法过了!好几百万呀,就被你打了水漂!你这辈子还能挣几个几百万?”

  果真是夫妻好比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吗?蒋盛华不敢相信,但现实往往残酷。又一次彻夜争吵之后,妻子终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搂着年幼的儿子,蒋盛华不自觉地流泪,“儿子,你还有爸爸,爸爸一定不会扔下你……”

  他不是没有穷过,那时候他坚信自己能重新站起来。他只是担心儿子。

  儿子从小不愁吃不愁穿,当同龄孩子父母5毛、1元地给孩子零花钱的时候,儿子身上随时都有八九元钱。儿子读小学四年级时,他更是把儿子送到重庆市区的一所寄宿学校,也就是所谓的“贵族学校”——当时这所学校来自綦江的孩子只有三个,都是綦江当地有名气的企业老板的孩子。以前每到周末,蒋盛华还会开着当时流行的桑塔纳轿车去学校接儿子,让儿子颇为骄傲。

  一夜间天翻地覆,儿子能接受吗?

  “打烂账”的日子

  蒋盛华说,他亏欠儿子,不能给儿子一个完整的家,更让儿子早早领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饱尝他人白眼。

  然而钱没了,至少还可以有家。

  1997年,蒋盛华遇上了他现在的妻子。“当年妻子的亲朋好友都劝她不要跟我这个穷光蛋在一起。”现在回想,蒋盛华经常开玩笑,“看来老婆是个炒股高手,买了一支‘潜力股’啊。”

  谁能看出他是“潜力股”?当年他穷困潦倒,用綦江话说,那是一段“打烂账”、东拼西凑、入不敷出的日子,几乎没人相信他会东山再起。

  儿子只能回到綦江区赶水镇上学,一家人不得不挤住在以前租来的不到40平方米的饲料店里。时常有债主上门讨账,蒋盛华没钱,只能眼睁睁看债主把店里剩余的饲料搬走。屋漏偏逢连夜雨,饲料店楼上自来水管连续两次爆裂,将这个“家”全部淹没,一家人只能搬到妻子的娘家吃住。

  饲料生意很难从头开始。没有钱、没有收入来源,在妻子娘家呆久了,自尊心强的蒋盛华受不了了,每到吃饭时间就避出门去。妻子问他出门干什么,他总是回答说和朋友谈事情,有朋友请吃饭。而事实上,他整天在外游荡,一元钱买3个馒头,口渴就喝街边的自来水。“饲料厂倒闭后唯一剩下的财物就是保险柜,有一次偶然在里面找出13个一元钱硬币,我高兴得像找到了宝贝,因为又可以在外面撑13天了!”

  长此以往不是办法。蒋盛华始终不愿向妻子娘家伸手。为还债,为养家糊口,他曾回农村老家种地,又辗转贵州荔波、成都的饲料厂打工,却偏偏时运不济、屡屡碰壁,就连打工都遇上老板欠薪。

  贫穷最能消磨意志。好几年时间过去,蒋盛华近乎绝望了,他终日借酒消愁。妻子劝慰他:“机会不是天上掉馅饼,真要那么容易挣钱,这世上不是人人都是百万富翁了吗?”又说:“人生中哪会有迈不过去的坎?跌倒了就再站起来。”

  真能再站起来吗?2000年圣诞节,正上高二的儿子班级聚餐,每人要凑15元的“份子钱”,回家说起,蒋盛华搜遍全身上下只掏出9元钱。他吞吞吐吐地告诉儿子:“要不你去跟老师说说,聚餐费过几天再交行吗?”最终,懂事的儿子没有参加同学们的聚餐。

  2002年,儿子考上重庆工商大学。蒋盛华硬着头皮四处借债,为儿子筹措一年6000多元的学费。綦江是个小地方,旁人的冷眼、嘲讽,让这个曾经的百万富翁一次次无地自容无言以对。当把儿子送到学校的那一天,儿子难得提出让父亲给自己买张50元的校园卡时,蒋盛华爆发了。他把儿子痛骂一顿,然后揣着仅剩的20元回綦江的车费上了车。蒋盛华看着窗外,终于再一次忍不住流泪——“我不能再这样过下去!我得让我和儿子挺起胸膛生活!”

  从“蒋百万”到“蒋木瓜”

  男儿有泪不轻弹。人过中年,蒋盛华仅有两次流泪,都是因为儿子,因为这个家。“不能照顾好老婆,连儿子15元的聚餐费也拿不出,我还算是男人吗?”

  他放下自尊,从妻子娘家借了点钱,在綦江汽车站旁开起了一家小餐馆。挣钱虽少,至少儿子来年的学费有着落了。闲暇时,他就趴在餐桌上写打油诗,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内心郁郁不得志的痛苦。

  他曾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直到2003年夏天,他早早将学费交给儿子,儿子笑着拒绝,“爸,学费我自己已经做兼职挣来了。”那一刻,蒋盛华猛地惊醒:儿子没有自暴自弃,反而自强自立,自己身为父亲,是否更该重新奋起?

  从此,他不再写那些充满痛苦的诗,专注寻找新的生意机会。

  2006年,蒋盛华偶然得知綦江农户种植木瓜已达10万亩,每到夏天,农户们都会为销路发愁。他兴奋了。前几年他曾听说有人想要开发木瓜酒,后来不了了之。而綦江本地人多有木瓜泡酒的习惯,但大多是把木瓜直接切片泡酒,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整个重庆都没有关于木瓜的深加工项目,能否像生产葡萄酒一样生产木瓜酒呢?

  2007年1月,蒋盛华去湖北宜昌、安徽宣城、陕西白河、贵州正安等木瓜盛产地区考察了解木瓜深加工情况。回来之后,他跟妻子商量着将妻子娘家的房子抵押贷款7万元,又找到一个朋友投资3万元,开始研制木瓜酒。

  为收购木瓜,他和妻子常常是一大早就起床,背着麻袋坐几个小时的中巴车到綦江各个乡镇收瓜。图省钱,夫妻俩常常是饿了啃馒头,渴了喝井水。时间长了,农民们看蒋盛华一心扑在木瓜上,都戏称他“蒋木瓜”。

  接下来酿制木瓜酒却困难重重。蒋盛华没有专业背景,全凭自己摸索,做了多次试验之后,酿制出的木瓜酒口感始终不尽如人意。妻子说:“要是不行就算了吧?把餐馆开好不也一样过日子吗?”好不容易找到好项目的蒋盛华不肯放弃。

  他再次赶到湖北宜昌,找当地一个木瓜酒厂的老板取经。没想到酒厂老板开口就要5万元。交了这笔“学费”哪儿还有钱启动生产?蒋盛华再三恳求,就差没给这个酒厂老板跪下。最后,双方以2.5万元成交。

  谁知这个酒厂的木瓜酒生产工艺并不成熟。蒋盛华回到綦江后,又足足琢磨了一年,才算掌握了木瓜酒的生产技术。这时候,他那个迟迟未见到成效的朋友,又反悔将3万元要了回去!

  戏剧性的是,3万元对十几年前的蒋盛华来说,不多,但对现在再创业的蒋盛华来说,却是伤筋动骨的分量。怎么办?

  蒋盛华没想到这个时候有人会雪中送炭,他更没想到送炭的人竟是自己的儿子!此时蒋盛华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重庆一家知名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刚刚拿到1.6万元的佣金,他全部给父亲寄了回来。

  2008年3月,在綦江火车站一处废旧仓库,蒋盛华的木瓜酒厂终于正式起步了。

  最失意的时候,蒋盛华写了无数打油诗,贴满自己的小餐馆四壁,题材都是婚姻、家庭和孩子。他劝人不要离婚,一谈到自己的过去,他就痛苦。

  然后拜师学艺,在从重庆万州至湖北宜昌的快艇上,蒋盛华写下一首诗,名为《寻路》,可堪印证他再创业的心境:“舟,破千丝万缕行;景,飘曳渐隐;天连万岭,银波荡漾;千帆抛后,任我驰骋,复我河山!看谁逞英雄?金定不是商海蛟龙,即显酒业风流!”

  金定,是蒋盛华新公司的名字。现在,蒋盛华在綦江创立的“蒋瓜瓜”木瓜酒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刚开始,市场拓展并不顺利。尽管号称木瓜深加工,金定的木瓜酒沿袭的仍是泡制木瓜酒的生产工艺,而这块市场上竞争激烈。这时候,儿子向蒋盛华提议,要搞就搞发酵木瓜酒,将目光瞄准高端市场。

  为此,蒋盛华又开始钻研发酵工艺,尝试用鲜木瓜进行发酵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1月,蒋盛华的发酵木瓜酒一经推出市场,便大受欢迎。6月,他就贷款在废旧仓库原址上修建了新厂房,购买了新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

  “儿子,回来帮爸爸吧,上阵还需父子兵啊。”

  2010年1月,蒋盛华终于忍不住给儿子打了这个电话。此时,儿子已连续两年夺得重庆一家知名房地产公司的销售第一,年薪已上20万元。可是四年来,儿子并没有在重庆主城区买房买车安家落户,而是把积蓄全部寄给了父亲,支持父亲的事业。听了父亲的话,他更是毅然辞职,从主城区回到綦江,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

  2010年,蒋盛华贷款200万元在綦江食品工业园买下58.5亩土地,修建起了新的办公大楼和标准化生产厂房,并从国外引进先进生产线;5月,他向重庆市工商局申报注册了“蒋瓜瓜”品牌商标,同时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了营销办事处。荣誉纷至沓来,他被赞为綦江木瓜深加工“第一人”,2011年5月,更获得“重庆市十佳返乡创业明星”称号。现在,他还清了贷款,他的固定资产加上库存的上千吨酒,资产上亿元。

  当地人啧啧赞叹说,这个曾经跌倒的昔日百万富翁,竟然站起来了,又有钱了。可是,财富对蒋盛华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蒋盛华给儿子买了奔驰车,但儿子只有去谈业务的时候才会开。他自己开着100多万元的宝马车,可是宝马车就像是他的货车,他长期亲自送货、拉货,车上依然放着筒靴和工地靴。每天晚上回家,没有豪宅,一家六口人还是住在90平方米的普通居民楼里,自己在家做饭吃。蒋盛华有时觉得,财富的真正意义就是让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地在一起。

  “哦对了,孙子要出生了,这下家里有七口人了。”他笑着补充。

  不是每个生意人跌倒了都能从头再来。人生至此,于蒋盛华算是圆满了。

  文/彭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