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珂:柯达遗孤

  曾经头顶“柯达百年”光环风光无限,却遭老东家“断臂求生”而沉寂江湖,锐珂再度出征与中国市场息息相关。

  锐珂医疗(Carestream Health)有着不同寻常的家世,前身为伊士曼柯达公司医疗集团。柯达帝国的轰然坍塌,让人们扼腕叹息。正当人们以为这家曾在影视成像领域颇有建树的公司全军覆没时,锐珂却再度出征。仅仅成立6年,锐珂医疗就打破了GE、飞利浦、西门子“三驾马车”一统医疗成像和信息技术市场的局面。

  身份再界定

  低端市场的数字化医疗被锐珂看做是品牌重置的关键。

  2006年,为偿还一笔高达11.5亿美元的债务并为柯达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资金,柯达CEO彭安东将旗下四大主营业务之一的医疗影像业务以25.5亿美元出售,自此“柯达医疗”更名为“锐珂医疗”。

  虽然这笔重大交易没有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改变母公司的命运走向,然而却也让“柯达医疗”逃过“劫难”,归零之后,他们开始品牌再造。

  锐珂足够幸运,接盘者为世界500强公司ONEX。ONEX总部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在全球各地从事医疗、服务、制造和科技行业,2012年整体营收高达370亿美元。ONEX有着“刁钻”的眼光,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挖掘那些极具潜力的公司,通过并购,注入资金、技术和资源,推动他们完成新的战略转型。

  今天看来,相比当年25.5亿美元的收购价,ONEX做了一笔合算的买卖。2012年,锐珂全球销售收入24.06亿美元,其毛利高达9.58亿美元。

  在收购完成后,ONEX全力维持公司运营平稳,根据锐珂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刘杰回忆,从管理层、业务部门到公司行政,有将近97%的员工选择留下,这让他感到相当振奋。

  承袭百年柯达在影像领域的技术沉淀,持有超过1000个医疗和牙科成像系统以及信息技术的专利,锐珂在医疗影像设备、医疗用胶片、医疗IT解决方案等领域形成了一定技术优势。然而,柯达大厦的轰然倒塌,也让这个曾经被迫遗弃的 “孩子”心有余悸。“我们未来的转型目标是全数字化,现在数字化业务上升到近50%,未来5年会占到70%-80%左右”。锐珂为自己重新定位时,“数字化”成为首要标签。

  第二个定位的标签则是“技术平民化”。刘杰表示:“我们在高端市场份额占有率已经较大,能够向上发展的空间已经有限。”2007年刚刚被柯达出售的时候,锐珂高端产品数量占到全部产品70%,现在占比下滑到50%左右。销售收入方面,高端和中低端产品目前大致六四开,锐珂希望未来稳定在四六开的水平上。

  俯身中国

  向农村出发,锐珂想要抓住未来中国最大的市场。

  向新兴市场开进,拓宽“基层医疗”的蓝海市场规模,在研发上从高端延伸到中低端产品,锐珂战略转型的路线愈发清晰。在他们的眼中,中国市场尤为特别。

  金融危机之前,全球最大的高端和中端市场分别为美国和日本。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总量约为4000亿元,在中低端产品线已然跃居成为全球最大市场。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但只占医疗总市场规模的14%,与全球42%的平均水平有着不小差距,加之政府财政投入持续加大,潜力巨大。

  对此,锐珂已有准备,正加快步伐。

  首先,锐珂从研发着手,加大本土化布局。最初锐珂的中国研发中心仅有两三个人,辅助美国进行产品研发,如今团队已扩张至400多人,占全球研发力量的46%之多,中国拥有大量成熟、低廉的IT人才,未来比例可能进一步提升。此外,锐珂将加大非核心部件的本土采购,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锐珂在华奉行“适宜技术”的战略,产品定位为便宜、皮实、好用。在研发、生产、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全部聚焦中国市场之后,2012年,锐珂医疗中国业务营收超过4亿美元,首次超越总部所在地美国本土营收。

  其次,锐珂抢先一步将战略重点转向基层农村和城市社区医院。2007年,锐珂与当时的卫生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共同开展了“农村医疗信息化试点项目”。同期,共有三个试点项目一起展开,最终,只有锐珂坚持并且完成了实验。与政府的深入合作也使锐珂获得更多信任和机会。

  最后,坚持深耕细分市场。在刘杰看来,若成立一家医院,有三样设备必不可少:化验产品、超声波还有普通X光机。GE、飞利浦、西门子三大巨头在超声波、CT、磁共振胶着拼杀,而锐珂则牢牢瞄准医改中最大蛋糕之一的“普放”市场。原本百万元级别的设备,锐珂通过“高端技术平民化”的商业运营,以几万美元的价格提供给中低端市场。

  中国新医改正在推进过程中,锐珂所有一切的战略布局,都意在抓住由此而生的巨大市场机遇。

  文/本刊记者 徐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