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360:用搜索解决金融服务的痛点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融360,Google
  • 发布时间:2013-06-26 14:07

  随着年轻网民正在成为消费主体,金融零售产品的在线化和电商化在全球加速。这些用户一方面收入丰厚,对未来有着乐观的预期;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最为苛刻和自主性最强的一代——主要特征就是善于调研和比较,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价格敏感度更高。

  Google在2011年的调研结果可以作为佐证:欧美市场88%的网民在选择金融产品的时候,会通过网上进行搜索和调研。其中66%的用户完成调研后,会直接通过网站申请。

  事实上,通过综合搜索引擎得到的海量信息却很难满足用户调研和比较的需求,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那样:“综合搜索就像超市、大卖场,什么产品都有,但它不够专,没办法覆盖所有的用户需求。而垂直搜索就是专卖店,是对综合搜索的做深和做透。”

  目前,中国消费者通过网站了解消费金融产品和信用卡的比例,为28%左右,获取车贷房贷的比例才11%,50%以上仍通过银行咨询和代理商推荐的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金融服务业逐渐兴起,国人的观念也在变,所以互联网金融垂直搜索这个领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融360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叶大清如是说。

  融360成立于2011年10月,致力于金融零售产品的搜索,即“金融领域的百度”。叶大清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已经有15年的工作经历,无论是早年在美国的经历还是2009年回国后对国内金融业的了解,都对这次创业有很大帮助。

  开创国内金融搜索先河

  中国和美国的金融制度有很大差异性,所以融360并不像中国很多互联网模式一样有一个美国的“原型”。“中国金融服务的产业链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还不成熟,我们是根据中国金融行业的现状、分析中小企业贷款的需求,来解决中国金融零售行业独特的问题。”他一直强调,中国金融服务的现状和美国十年前很像,方法论层面还是可以借鉴的。

  业界把2012年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元年,互联网对传统银行的两大核心业务结算和支付都构成了威胁,传统的银行也在纷纷寻求变革之路。所以,未来金融服务行业势必也会像电子商务一样迅速发展。

  “20年前谁能想到在网上从一个不认识的人那儿买东西?同样,我们都听说过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贷款其实是可以改变生活的,让高质量的生活提前实现。融360就是要做一个集市的概念,把银行和金融机构从5000到2000万的贷款产品都放到我们网站上,供用户搜索比较。”

  目前,融360每个月的平均搜索次数是500万,每月交易货款申请金额在百亿元左右。叶大清预测,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的金融零售市场规模必然超过美国。但是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小企业和个人很难贷到款,而他的团队有相关经验,希望通过搜索和推荐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融360采取信贷经理入驻的方式,信贷经理们把自己的各种金融零售产品交给融360团队发布到网站上,“如果利息有变动,信贷经理可以马上和我们联系,修改产品信息,确保准确性。”叶大清说,金融产品的差异化、时效性、复杂性,决定了一个小的差异就可能省很多钱,这恰恰证明了搜索的价值。

  目前,网站所有的产品都以用户为导向,运营和销售团队已经做了大量市场调研,以求解决用户的痛点。据叶大清介绍,信用卡产品的搜索也即将上线。

  用互联网的手段做平台

  银行放贷有一个固定的流程,无论面向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要审核企业的资质,资质体现在经营历史、现金流、人员稳不稳定等,即从银行放一个5000万元的贷款和一个50万元的贷款流程是很类似的,这就导致在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下银行更愿意选择大企业的大金额。

  “互联网金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贷款可以高效率地评估风险,通过一些互联网的手段,比如金融的模型、大型的数据分析,做一些专业的评估,一万个人的申请中可能有一千个都是高质量的,每个人贷个50万也是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规模。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大企业发展肯定是有瓶颈的,而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很快。”

  事实上,民生银行已经通过持续创新小微金融服务,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贷款余额突破了3000亿元,也让专注大额贷款的五大行刮目相看。银行不是不想做中小企业,只是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叶大清说,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主要有智能化、高效率、开放性和共享性,融360也正在用这些优势改变传统。从银行的角度,传统方式是通过渠道、销售人员递推,这个实际上跟零售是一样的,效率很低。而从用户的角度,输入其需求,到网上比较之后有目的性地申请,不需要跑很多家银行再做选择。

  叶大清表示,融360并没有打算做自己的金融产品,而只是一个平台。“这是种电商化的尝试,即金融O2O和金融超市的理念。哪怕是在美国,由于产品的复杂性和风险性,金融在线化离完全非人工接触的自助式购买仍有一段距离。40%的美国网民仍然青睐ROPO模式(Research Online, purchase offline,即线上调研,线下电话或面对面申请)。”

  这种金融O2O模式的闭环有两种:信贷经理的评价和用户通过短信评价。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要用户知道是否申请到了贷款,如果没有会进行二次推送。叶大清表示,闭环的反馈系统非常重要。比如,用户通过融360申请到了贷款,但是在线下其他银行找到了更划算的贷款,“这就说明我们覆盖的银行还不够广。”

  善用搜索和大数据

  融360的目标是解决用户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用户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银行的产品对用户需求的判断和用户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但和所有的搜索引擎一样,融360是完全免费的。

  叶大清透露,融360会在银行和用户成功交易后向银行收取一部分佣金。为什么银行愿意支付佣金?在融360上业绩不错的某银行信贷经理杨女士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以前我们都是通过发传单、打电话等方式推广产品,也会付出成本、精力。而且,这样的方式几乎找不到有质量的客户,转化率也不高。用融360之后,每天能带来四五个订单,因为本身这些客户是有明确需求的,转化率能达到50%左右。付出成本多一些,带来的收益也会更多。”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银行都逐渐意识到数据所带来的价值。“数据本身没有含义,要看数据怎么转化成产品、用户需求,解决金融服务中的痛点。”叶大清说,金融行业是一个大数据行业,大数据的概念在国内刚刚兴起,国外银行实际上二三十年前就开始用大数据了。

  而大数据对于融360的价值何在?仅是分析用户行为并为其推荐产品的一种工具?叶大清并不认同,“理论上是很好的方法,实践上用户的行为是变的,我们永远都猜不出用户想要什么。”他表示,银行有许多金融零售产品,但在很多时候却并不了解用户所需。在用户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把搜索的数据和银行合作,把金融需求数据、互联网的行为数据以及合作伙伴提供的数据结合起来,创造更多新的贷款产品,满足更多个人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需求,这才是价值所在。

  本刊记者 肖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