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浪的价值仍在于微博本身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阿里浪,阿里巴巴
  • 发布时间:2013-06-26 14:41

  4月29日,新浪宣布旗下子公司新浪微博与阿里巴巴方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阿里巴巴斥资5.86亿美元购入新浪微博公司18%的股份,未来可增持至30%。虽然此次阿里和新浪微博的携手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新浪微博在商业化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对于此次合作,外界众说纷纭,有力挺派也有唱衰派。事实上,很少有人从新浪微博价值的角度去看待阿里和新浪的合作,有关微博将来会沦陷为社会化电商或者广告展示平台的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并未抓住关键问题。如果阿里只是为了通过社会化电商为其导入更多流量,那收购美丽说或者蘑菇街不是来得更直接吗?

  社会化电商探讨源于新浪CEO曹国伟在一条微博中提到的:“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新浪微博,双方会共同探索社会化电商和移动电商。” 而在分析这段文字的含义之前,必须要弄懂“社会化电商”这个概念。一位该领域的资深人士指出,社会化电商最核心的是关系(消费者),通过关系看看好友买什么、有什么观点、寻求好友意见等,从而产生的购物行为。社会化电商必须由用户关系层分享才能持久,例如美丽说非达人分享的比例是60%,也就是说普通用户的分享更有价值。而微博是一个媒体,许多观点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从目前来看,并未直接参与到购物环节之中。通过微博产生购物的消费行为与社会化电商所产生的消费行为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外界的理解有一定偏差,曹国伟所指的社会化电商并不是美丽说的形态。时趣互动科技COO吴璇表示,此次合作的意义是有可能改变人们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上的消费行为模式:当微博数据能够丰富地展现某个用户的社会属性特征,而阿里的数据又能精准体现消费行为特征时,两者的结合会给消费者提供目前难以想象的、智能的、有价值的新产品和应用形式,无论是商品推荐的精准性、相关性,还是消费者之间传递与交流购买信息的情景,都会是我们现在很难想象的。

  有专家曾指出,大多数人用微博,只是为了看新闻八卦,而不是购物,假如微博满屏尽是“亲,还包邮哦”,新浪微博本已低迷的人气可能会更加惨淡。但回顾新浪微博的发展历程,有关网络热点事件、公共事件的讨论为其吸引来大量用户,加之大V用户的踊跃发言,使其几乎成为左右网络舆论的阵地,甚至成为影响相关部门决策的重要力量。这是其它微博无法复制的优势,更是微信们无法望其项背的。

  一向精明的马云不会看不到这点。在接受新浪科技记者专访时,他表示,阿里巴巴并不想把微博变成电子商务平台,而是想探索电子商务如何能够帮助微博,携手新浪共同打造一个新型属于未来的微博平台。

  所以,阿里巴巴看重的正是微博本身的价值,那么做好微博会给阿里巴巴带来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举两个案例。首先是2005年蒙牛酸酸乳冠名“超级女声”只花了1000多万元,蒙牛预期的销售额是9亿元。由于当年的超女选拔最终变成一场全民狂欢,还没到第四季度,蒙牛的实际销售量就已达到28亿元;其次是最近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热映,这部成本不到6000万元的青春片,除了导演赵薇是一线明星之外,其他演员几乎都是新人,却因为在社交网络中引发怀旧浪潮而票房大卖,累计超过5亿元。

  淘宝已经开始做类似的事情了:去年双十一,淘宝就是利用微博平台营造出了一场全民购物潮,最终的销售额达到191亿元。而微博历来就是制造话题与热点的最佳场所,假如每年都能通过它引发几波购物狂潮,试想会为阿里创造出多少额外的财富?

  文 肖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