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外交“两把刀”

  日本媒体近日的民意调查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领衔的执政党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但在东亚邻国的眼中,安倍却没那么受欢迎。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舆论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国人和韩国人对他没有好感,受访者中,两国均有85%的人对安倍晋三“印象不佳”。

  而安倍本人在外交方面却显出少有的自信。

  “他没有谈外交的资格!”一个月前,安倍首相在“脸书”(Facebook)上突然写了这么一句。“他”指的是田中均,原日本外务省审议官。审议官在外务省的地位仅次于副大臣或者次官,是最有实力的人物之一。

  训斥一位职业外交官,为的是更能显示出安倍的外交能力。安倍从未做过负责具体经济业务的大臣,但他先是在2006年顺利地当上了首相,后因肚子疼辞职,又于2012年12月重新坐上首相之位。

  安倍最能谈的是外交,此外还有一点是军事。在当下的安倍内阁中,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政治家坐在外务大臣及防务大臣的位置上,这更凸显安倍在外交及军事上的“特殊才能”—实际上是安倍本人兼任了外务及防卫大臣。

  纵观整个日本舆论界,有安倍的颂扬者,也有出谋划策者。

  对于“安倍经济学”带来的股市、汇市跌宕起伏的过山车现象,《日本经济新闻》等媒体以“体谅”的形式进行报道:上扬的时候说这是“安倍经济学”发挥了效力,不理想的时候则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是市场的问题。

  如今的安倍,嘴上谈“价值观”,手上有“核电技术”,在思想及物质两个方面填充了日本舆论的需求之肚,难怪在参议院选举前的民意调查中,他所在的政党有较高的支持率。

  安倍寄望的价值观外交

  八国集团(G8)首脑会议上月在英国北爱尔兰召开,给安倍外交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出台”机会。

  “这次我准备和很多国家谈经济政策问题,也有不少国家的首脑,我还没有直接和他们会谈过,所以优先和这些国家会谈。”在G8召开前的晚上,安倍首相主动对身边的记者说。

  谁都知道,安倍特别想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12月选举时,安倍就夸下海口说一定在就任首相后,即今年1月去见奥巴马。私下里,他也派人和美国方面接触过。1月有奥巴马的就职典礼,那个时候去美国祝贺一下,显得更加“亲密”。

  但安倍迟迟没有收到美国的邀请。他派职业外交官去交涉后,又紧接着派外务大臣去打前站,这样总算获得了2月去美国见奥巴马一个小时的许可。

  “安倍首相在美国和奥巴马总统除了会谈一小时外,还特意加了40分钟的午餐时间。”日本外务省新闻官有些兴奋地说。

  “这是北朝鲜帮了一个很大的忙。”外交评论家田中健二说。在安倍出访美国前,朝鲜的核试验让美国震动,讨论朝鲜问题,让安倍有了额外的40分钟时间。

  日本媒体对安倍外交有比较清晰的解释,即在对华方面最大的特点是“牵制中国”。

  对越南,东欧的V4(即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对缅甸,对蒙古等国,安倍均认为,它们是在价值观上与日本等同的国家。

  2013年6月,安倍在华沙和V4首脑分别进行了会谈,之后又聚在一起。“我们5个国家的首脑,具有共同的基本价值,今天在这里汇聚,实在喜人。”安倍笑容满面。

  但在G8会议上,安倍不能回避未能与奥巴马单独会面的“遗憾”。6月13日,奥巴马给他打来一个很长的电话。通常美国总统给日本首相的电话在10分钟左右,但这次美国总统打了30分钟的电话。安倍没想到,这是奥巴马不准备在G8上单独会见他的一个“铺垫”。

  “我会与俄、英、德、意、加、欧盟的所有首脑单独会谈。”安倍喃喃地说。

  在安倍首相看来,针对中国的价值观外交是能有成效的。

  安倍内阁成立半年来,首相、大臣出访国的选择对象主要以能否形成对华合围为主。在中国近邻,在和中国有传统外交交流的非洲、东欧等地方,安倍内阁主动出击,通过经济援助等强化与这些国家的关系。

  但日本想主导的看似铁壁合围的对华包围圈,在美国那里似乎没有得到公开力挺,从奥巴马在G8会议期间不肯单独见面能看出几分。

  “核电”是宝刀?

  对安倍内阁而言,拉近与诸多国家关系的一个便捷渠道是“核电”技术。

  日本的家电、汽车产业能够做的都已经做了,与各国竞争非常激烈,今后维持一定的市场已经很不容易,要进一步发展,困难不小。但“在发电、铁路公路交通、智能城市方面,可发展的余地还很大”。大和综合研究所中里幸圣研究员说。

  安倍内阁想得很简单:出口一座核电设备就会有数千亿日元的销售额,推销核电,让世界各国订购日本的核电设备,比什么都来得快。

  “一个核电项目谈下来,我们就会有十几年的事情可干。核电建成以后,维修保养的工作接着可以做下去。将来拆除核电站又是几十年的工作。核电站对企业来说,意义之大超乎想象。”一位日本综合机电厂家的电力部长说。

  重新上台后,安倍首先访问了越南。“我们和越南方面确认了核电方面的项目。”安倍如此评价自己的访越成果。2013年5月,安倍访问了土耳其。土耳其是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安倍在这里仍然强调日本与土耳其等同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就是帮助土耳其建设核电站。在沙特,安倍谈的,还是这些。

  在东欧,安倍同样没有忘了谈核电。“首相亲自推销了日本核电技术。”《读卖新闻》报道说。

  把核电技术出口到东欧国家,是日本国家战略中的一个重点。

  然而,在日本,本刊记者看到了另外一种景象。2011年3月,大地震震坏了福岛核电站以后,30余万福岛县民有家不能回,东京电力公司在过去两年中向发生了事故的核电站周边居民(福岛县)支付了52亿日元的赔偿。

  在过去两年里,东电拿出了25亿日元的公关宣传费,用于“普及”核电知识。福岛地方向东电提出的赔偿额为466亿日元,今后拆除福岛核电站还需要上万亿日元,东电无论如何也支付不起这笔巨款。但25亿日元的公关费似乎发生了作用,日本国内的反核电声音消减许多,日本核电技术也能顺畅地出口到国外。

  东洋经济周刊网站2013年6月9日的报道说,从对福岛县儿童进行的调查看,“有12名0~18岁的儿童患了甲状腺癌症。”同样的报道在日本其他媒体上却找不到。通常儿童患甲状腺癌的比率为100万比1。“但福岛的情况是正常的75~170倍。”甲状腺癌与核电事故的联系,开始出现在福岛。

  核电在安倍眼里是一把“宝刀”,能带动日本产业的出口,于是他在福岛核电事故问题上沉默不语。一味地主张出口,最终会带来什么问题,对此安倍态度暧昧。

  “两把刀”

  田中均接受日本《每日新闻》采访时,谈到安倍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桥下彻大阪市长的慰安妇发言后,说:“人们认为这是(日本)右倾化不断深入的表现。”这段采访令安倍勃然大怒,说田中没有资格谈外交。

  首相攻击一位退休外交官,这在日本社会中会被认为不雅。2002年,安倍等日本政治家带5名日籍朝鲜人(日本称“被北朝鲜绑架的日本人”)回国时,和朝鲜方面说好“两个星期后,这些人将回到朝鲜”,但后来不再提对朝鲜的许诺。时任审议官的田中,曾经主张让5人先回朝鲜,但安倍按住这事,不让他们回去。

  政治家对5人的去留作出政治判断是政治家的事,按外交上的许诺行事则是外交官的工作。且不谈安倍晋三是以首相的身份发言,单从其政治家的角色看,如此批评一位前外交官,已经背离了日本社会的常识。

  安倍外交的核心,除了价值观,还有核电。他要用这“两把刀”总揽其外交目标。

  然而,日本的核电是否安全,一个前提条件是处理好福岛核电事故,但安倍在拖延对福岛核电处理的同时,奢谈日本核电的出口,让人摸不清日本的经济意图。对职业外交官的严厉批评,则说明安倍外交并不具有最普通的外交常识。

  从这点看来,安倍内阁推行的外交,不过是一种冒险。

  《瞭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陈言 | 东京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