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加速时代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0-01-27 09:45
  2009年绝对是有史以来笔记本电脑技术和产品创新最快的一年,无论是16:9宽屏本的全面普及,还是上网本的持续热销,都时时刻刻给我们带来惊喜。而作为移动平台技术的行业引领者,英特尔在这样重要的年份里,当然绝不会放过展示和推销自己的机会。英特尔酷睿i7移动处理器的正式发布,不仅让他们在2009年年末成功吸引了世人的眼球,同时,也为2009年的笔记本风云榜添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毫无疑问,酷睿i7移动处理器是当今英特尔体系中最强大的处理器,也是英特尔在业界保持领先的又一个有力实证。至少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哪个处理器能够做到封装4个核心,并且同时具备睿频加速、超线程以及内建SSE4.2指令集等新技术。i7的出现,将让渴望在笔记本上实现复杂需求,例如创建数字视频和玩复杂的大型游戏的用户梦想成真。除此之外,由于i7本身还具备先进的电池续航时间、功耗及热管理能力,从而还能为笔记本产品带来卓越的性能,功耗比,让笔记本产品扮演移动工作站的角色。

  领导世界上最快的处理器

  或许,大家会自然地将i7的发布与2008年英特尔发布“凌动”系列,从而掀起上网本风暴放在一起比较。事实上,与“凌动”一样,i7也是移动处理器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如果说上网本满足的是普通用户基本上网、简单浏览或处理文档的需求。那么i7系列笔记本则大大提升了产品性能,让笔记本真正适合于多用途,它可以是娱乐、工作、互联网,甚至是越来越多的影视频编辑。虽然今后的i7笔记本可能在外观上和上网本一样轻薄,但是,对于英特尔来说,着力低端的凌动,将与坚守高端的i7一起,代表着它们在笔记本移动处理器上的全面布局。

  那么i7之后,英特尔又将如何出手?熟悉英特尔历史的朋友部知道,英特尔基本上保持着每两年更新一代技术架构,从2005年的65Dm,到2007年改为45nm,虽然今年我们没有等来传说中的32iqm,但i7所采用的全新Nehalem架构已经能给我们带来足够惊喜。而按照英特尔的既定计划,明年一季度,i7的兄弟版本——i5和i3也将正式推向市场。与老大哥i7相比,i5和i3同样具有多核心差别仅仅在于i7拥有八线程,而i5则为四线程,i3在四线程前提下又减少了Turbo加速机制。但是,在成本方面,i5和i3则有大幅下降,使得“i”系列的触角能够延展到中高端。甚至我们可以想象由于45nm技术在功耗控制并不算最佳解决方案,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一旦英特尔宣布全面转向32nm制造工艺,产品必然更加省电,功耗更低,频率同样可能更高,这使得它在和老对手AMD的竞争中几乎可以牢牢把握住胜势,也逼得AMD不得不尽快破解这一连环绝杀,从而从客观上加速了移动处理器产品技术更迭的周期。

  潜力i5i3厚积薄发

  我们必须承认,现在的i7看上去,更像是阳春白雪,因为它实在太贵了。从市场角度分析,仅有的几款采用i7的笔记本产品普遍定价在万元左右,相当于现有市面上主流笔记本价格的整整2倍。这样的价格意味着,i7笔记本暂时或许只能面向游戏发烧友和专业的影音视频工作者,而对于大多数仅用笔记本来打字、处理文档、浏览网页、在线电影、网络视频的朋友来说,他们只能选择敬而远之。

  然而,永恒的摩尔定律也一再提醒着我们,再高端的产品,18个月后终会迎来走下神坛的一天。特别是在消费者细分越来越多的今天,电脑用途其实越来越丰富,所谓的“中高端应用和处理”体现得已经远不如以前明显——几乎没有使用者会一直使用中高端应用,同时也不会有使用者一直仅仅满足于基本应用。虽然现在看来,i7在价格上远远领先于其他各类处理器,是由于它的确有足够的性能优势,但当i5和i3真正向中端市场发力时,它们或许能够更加广泛地适应用户需求,到时候的i7是否会面临高处不胜寒的窘境?这一问题,只能留给英特尔的市场行销部门去回答了。

  不过英特尔至少现在并不用担心,因为从目前市场追捧程度上看,显然以华硕、戴尔、神舟、惠普、联想为首的国内外一线厂商都非常看好i7,不仅全程协同参加了英特尔举行的i7产品发布会,而且紧跟着发布了各自对应的新品。售价高昂固然是负面因素,但从相关厂商的表态来看,无疑都表示了对i7笔记本市场潜力的充分信任,也表达出各自对高端用户的重视程度。基于英特尔的强大影响力,相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会有更多主流OEM厂商将陆续推出基于i7的笔记本,抢占最具消费能力的笔记本用户,这当然也将从某种程度上促使i7笔记本的价格尽快回归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内,直到i5和i3处理器正式上市。年初配备i5、i3的处理器的三星R780、R580、R480也将陆续面世。

  而对于英特尔来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考验或许来自NVIDIA——如果明年一季度,NVIDIA果真发布MCP99集显芯片组产品,则将直接使用DMI接口面向酷睿i3/i5/i7平台。由于这些芯片组将集成GeForce集显核心,并配备专用的内存控制器增强性能,所以从理论上讲,MCP99芯片组产品的集显性能可能会比英特尔所集成的GPU更高,在这种前提下。英特尔该如何应对,将很大程度决定未来二三年内笔记本处理器产品的发展趋势。

  酷睿i7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1整合设计简化芯片结构

  移动酷睿i7处理器最大亮点莫过于架构的颠覆性改变。说到架构,我们首先就不得不细数一下几代迅驰的历史。从2003年的第一代、代号为CarmelCentrino(即迅驰)正式发布算起,迅驰已经历尽几代——第一代Carmel平台、第二代Sonoma平台、第三代Napa平台、以及第四代SantaRosa平台,四代迅驰平台都有其使用的“原配”处理器,不过由于处理器技术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整个平台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不只一次看到下一代迅驰平台的处理器用在了上一代的迅驰平台之上,这也给许多人造成了英特尔架构混乱的感觉。2008年,随着Montevina平台的发布,为了呼应处理器从奔腾到酷睿时代的转变,新平台中的处理器正式采用了酷睿架构,而Nehalem平台下的i7,无疑则是酷睿的又一次革命性升级。

  现在让我们看看i7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虽然仍然采用45nm工艺,但引入全新的Nehalem架构至少带来了几个明显变化,第一是芯片数量,由于i7处理器将PCI,E2.0X16互联控制器与IMC全部集成在处理器中,彻底解放了北桥芯片,所以其主体架构从传统的三芯片(南北桥+处理器)变成了双芯片(处理器+主板芯片)。换句话说,这等于节省了一个芯片的功耗,此外相应带来的空间节省也大大有利于笔记本的轻薄设计路线,第二是增加了内存控制器,将使整个平台的运行效率更高,极大地增强了笔记本的性能范围。第三是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提供极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并且支持最高入核心组合。这使得高性能移动游戏平台甚至移动工作站的出现成为可能。

  2超线程技术增强并行处理能力

  超线程技术在英特尔的历史上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其实它的实现比较简单,不过是将一个单核心的处理器,模拟出双核心的环境,但这并非能够把处理器的效能提升双倍,原因在于实体的核心始终只有一个,不过能够提升约20%~30%的效能,已经最大化“压榨”了处理器的能量。在i7上,最大的不同就在于i7是一个四核心处理器,就是说,如果加入了超线程技术,处理器理论上将同时支持处理八个线程的工作!想象一下,聊天时还可以抽空处理一下文档或编辑一下视频,同时还能任意打开游戏程序,自顾自地升级……这一切在i7的四核心八线程支撑下,从此变得不再拖沓!

  3PM55芯片组缩短处理器响应时间

  PM55移动芯片组同样是本次发布的重点,它与台式芯片组一样同为单芯片设计,技术规格也十分类似——支持六个SATA3Gbps接口(含eSATA)、八个PCI,E2,0接口、14个USB2.0接口、HanksvilleGbEMAC千兆以太网控制器、MatrixStorage矩阵存储技术、HighDefinitionAudio高保真音频、ManaqementEnqineIqnitionFirmware技术。

  与之前的PM45芯片组不同的是,PM55芯片组增加了QPI总线技术。简单来说,OPI总线在某些设计理念上与AMD的HvperTransport总线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是一种点对点的连接技术,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特点。与之前FSB达到1600MHz时最高可以实现1.6GT/s的传输速率相比,QPI可以实现6.4GT/s的传输速率,传输能力可谓大大增强。此外,由于单向带宽为16bits,QPI单向带宽可以实现25.6GB/s,差不多达到了FSB1600MHz的2倍,FSB1333MHz的2.5倍。而对于用户而言,最直观的改变在于,QPI除了内部传输带宽获得了倍增以外,由于是进行内部直接连接,因此可以让多处理器的等待时间变短。

  4GSE4.2指令集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大家都知道,SSE是英特尔提出的即MMX之后新一代CPU指令集,最早应用在pⅢ系列CPU上,而SSE4则最早出现于45nm处理器上,首颗发布的酷睿2ExtremeQX9650配备了SSE4指令集的第一版(即SSE4.1),凭借着这一指令集,45nm酷睿2处理器的多媒体性能相对于65nm产品提升了70%,使得处理器对高清视频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对大型3D游戏的支持更加完美,

  而在Nehalem酷睿i7上,则正式更新为SSE4.2。与SSE4.1相比t该版本增加了47条指令,主要针对向量绘图运算、3D游戏加速、视频编码加速及协同处理的加速。此外,由于加入了STTNI(字符串文本新指令)和ATA(面向应用的加速器Nehalem架构加入SSE4.2指令集)两大优化指令,使得处理器的文档和数据处理能力大大增强,能够应付更为复杂的办公使用需求。

  5睿频技术有效分配工作负载

  在i7的架构中,有一项突破性的技术不得不提,那就是睿频技术。简单点说,睿频技术就是能够基于工作负载情况,将处理器时钟速度提升最高达75%,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当然,许多熟悉英特尔发展史的朋友或许都能发现,其实睿频技术与之前的SpeedStep技术非常相似,其实睿频正是由此延伸而来。

  那么,睿频技术能帮我们做什么呢?还是以例子来说明更为具体:想象一下,当我们后动一个大型程序后(比如视频压缩或采集),将肯定极大消耗处理器“能量”,这时的处理器就会根据负载情况,自动加速到合适的频率,以保证程序流畅运行。此外,如果面对多项任务(例如打游戏同时聊天或处理视频),处理器也能够自动判断后加速,而当某项工作任务完成或切换时,如果只有内存和硬盘在进行主要的工作,处理器会立刻“退回”节电状态,这样既保证了能源的有效利用,又使程序速度大幅提升。

  这听上去是否有点像现在的超频,提高处理器频率以更好更快完成处理任务?的确如此。不过,与手动超频最大的区别在于:睿频技术将所有的操作都转嫁给处理器自动完成,并且不受任何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控制,关闭内核所节省下来的动能转移到处于运行状态的处理器,让它们有提高运行频率的空间,需要的时候提速,需要的时候减速。此外,与人工超频干预相比,睿频加速技术完全让处理器运行在技术规范内,安全可靠,大家也不需要担心会因此而影响处理器寿命和系统稳定性。

  1华硕M60J/G60J

  华硕M60J是一款16英寸的大屏幕笔记本,适合那些不经常携带笔记本外出的用户。它采用了ABS工程塑料的外壳材质,并在顶盖表面加入了膜内漾印工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全新酷睿i7820QM处理器,完全杜绝了高能耗高散热,在空闲状态下功耗只有20W左右。而G60J采用NⅥDIAGeForceGTX260M,加上强化设计的键盘,更适合骨灰级游戏玩家。

  2戴尔新Studio思跃14

  戴尔新Studio思跃14采用酷睿i77200M处理器(主频为1.6GHz,6MB高速缓存),英特尔PM45芯片组,500GBSATA硬盘,4GDDR3内存(最高支持8G),ATIMobilityRadeonHD4570512MB独立显卡,由于新上市,目前仅接受预定,所以价格稍高,为8898元。

  3神舟优雅A550-i7

  国内笔记本厂商神舟目前推出的i7笔记本——优雅A550,i7,它搭配i7四核处理器,同时配置NVIDIAGeForceGT240M独立显卡,具备1GBGDDR3容量高速显存,在整体性能上进行了加强和平衡,无论是日常办公、影音娱乐,还是3D大型游戏、高清影音播放等发烧级应用都可以应对。

  4戴尔AlienwareM15x

  戴尔AlienwareM15x是一款15.6英寸的笔记本,它采用酷睿i7720QM1,6GHz处理器,同时采用了36BDDR31066MHz内存、250GBSATAⅡ7200rpm硬盘、显存为512MB的NVIDIAGeForceGT240M显卡,是一款性能非常强大的笔记本产品。

  5惠普Envy15

  惠普Envy15采用酷睿i7720QM1.6GHz,内存为4GBDDR3,但最高可支持16GBDDR3,硬盘为320GB7200rpmSATA,显卡为ATIMobilityRadeonHD4830(显存是1GB)。其机身外壳是全铝镁材质,重量大约是2,35kg,相对非常轻便。

  6联想IdeaPadY550p,ISE

  联想IdeaPadY550P—ISE笔记本采用英特尔酷睿i7720QM处理器以及PM55主板芯片组,还搭载了NVIDIAGeforceGT240M独立显卡以及Windows7操作系统,紧跟潮流步伐。除了在性能上强大外,在外观设计上它也特点十足——个性化的图案和正中的英文字样“RRTofGaming”部预示着它将是一款骨灰级玩家的首选产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