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新概念

  • 来源:新潮电子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0-01-27 10:30
  2009年12月28日,理光数码影像于北京举行了“开启数码影像次时代”理光新机理光GXR新机发布会。一向保守的理光,这—次实在是让众人刮目相看。从网上首次爆出理光全新概念数码相机——GXR的谍照开始,人们便对它的好奇心便呈直线上升趋势——感光元件与镜头相结合的集成式设计会带来怎样的效果?概念背后的实际意义1可在?它是否能够成为未来数码相机的新标杆?

  关于GXR的一切,我们引颈相望!

  本质的革新

  众所周知一数码相机基本有两部分构成——机身与镜头。数码单反,以及Micro4/3相机机身内部搭载了成像的核心部位——感光元件(CCD或CMOS),而镜头则能够根据不同卡口随意更换。理光6XR的董新便从这早已成为人们共识的相机构造开始从内而外地彻底将传统瓦解。

  理光创新地将镜头与感光元件合二为一将与成像相关的两个最重要的部分集成为一个影像单元-而机身只负责相机的操控和图片回放。模块化的设计完全打破普通人对更换镜头的概念。镜头不再以个独立的部件存在要更换镜头就必须同时更换与之搭配的感光元件,成为一套全新的影像系统。打一个形象的比方来说不同的影像单元便是不同的相机-它可以是全幅也可以是小DC所有相机的成像功能都集中在这小小的方块上而机身则是一个通用的机背,用于搭配不同的相机。

  目前,理光为GXR提供了两套不同的影像单元——搭载1230万有效像素APS—C画幅CMOS的6RLensA1250mmF2.5Macro,以及集成100075有效像素1/1.75英寸CCD的RICOHLensS1024-72mmF2.5-f4.4VC。前者拥有数码单反般的优秀画质后者则更注重便携性。通用的6×R机身采用了理光经典的GRD系列相机的造型-按键排列和菜单设计变化不大手感与操控都如既往地堪称一流e理光还将G×R的LCD升级为92万像素画面细腻程度令人惊叹。

  概念背后的争议

  但凡新生事物的出现都必须首先经受住随之而来的质疑与争议。我们很难为理光的6×RT一个准确的定义-是突破性的产品革新还是次完美地自我炒作?

  追求相机便携性与高画质的高度协调是GXR模块式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和Micro4/3系统与适马DP系列不同理光的理念是通过不同镜头与不同感光元件的搭配来实现这一目的。要高画质用户可以选择GR镜头与ApSCCMOS的组合,而小尺寸感光元件则与变焦镜头结合达到机身便携性和使用的广泛性。集成化的模块也省去了感光元件除尘的麻烦进一步压缩了体积。在追求小的同时不盲目追求大型感光元件而是根据不同需要做到镜头与感光元件的最佳结合,将镜头的素质发挥到极限这便是理光GXR的与众不同之处。

  再深入一点看,数码产品的集成化其实已经十分常见,不同类别产品的Crossover也掀起过不小的热潮理光GXR的模块化设计是对未来影像产品的一次大胆预测。和单纯的镜头卡口不同数据接口不仅可以接收光圈、快门等数据在不久的将来或许还能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对GXR进行功能扩展例如GPS模块、投影仪等等所有你可以想到的与影像有关的产品部可以组合在GXR上。可以说GXR的制造理念是将相机真正数码化的超前概念。

  凭借这全新概念的设计,GXR可谓是赚足了人气,也聚集了不少争议。首先镜头与感光元件的集成无疑增加了用户更换镜头的成本。每换个镜头就需要同时换掉感光元件也极大地限制了镜头的自由搭配。在没有更多镜头组合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仅有的两个相机单元很难打动消费者。和50mm定焦单元类似的APS—C相机用户可以选择适马DP2,想要24mm~72mm类似的小DC用户可以选择松下LX3而这两台机器加起来的价格还不及G×R一个最便宜的套装。除此之外理光是否会对外开放它的这设计吸引更多地厂家参与?开放后凭借理光的号召力又能有多少响应?这些都值得人们为其发展担忧”

  1LCD

  GXR拥有92万像素的液晶显示屏,其细腻程度非一般相机可比。它不仅为手动对焦时,确定焦点提供了便利,也使照片回放成为一种享受。

  2手柄

  GXR突出的手柄为其带来了绝佳的持握感。加厚的机身使其比GRD与GX系列机器持握更加舒适,稳定性也大大提高

  3镜头单元释放杆

  和普通相机更换镜头的原理类似,拨动该释放杆,便可以更换不同的相机单元

  4快门按键

  GXR的快门按键比以往DC更大,键程设置合理,提供了十分舒适的拍摄感受到受

  5按键设置

  GXR的按键设置与GRO与GX系列差别不大。但由于背部空间的加大,中央的方向键更大,操作手感更为舒适

  6DlRECT按键

  GXR新增DIRECT按键选项,可以以半透明的画面显示拍照模式、光圈、快门等设置,并方便用户进行直接修改

  GRLensA12样张分析

  配备GR镜头和APS-C尺寸CMOS的A12组件的画质非同一般,画面中心与边缘都保持了相当高的锐度,100%放大浏览后能够发现其惊人的细节刻画能力。焦距50mm(折合135相机),光圈F7.1,ISO200,快门速度1/176s

  RICOHLensS10张分析

  S10相机组件拥有1cm微距功能,更适合近距离展现被摄物细节,F2.5大光圈也能带来不错的虚化效果。焦距35mm,光圈F4.4,ISO200,快门速度1/440s

  定焦神器GRLensA1250mmF2.5Macro

  搭载APS-CCMOS的相机组件GRLensA1250mmF2.5Macro是G×R上最让人关注的配置。从GRD系列产品诞生以来,人们就在等待以高素质闻名的GR镜头与APS-C尺寸感光元件的完美结合。50mm是最接近人眼视角的镜头焦距,加上GR镜头的细节刻画能力-自然值得期待。

  事实证明,人们的期待是正确的。A12组件在GXR上为我们带来了堪比数码单反的优质成像效果。即使是在全开光圈的情况下,G×R也可以获得锐利的影像,缩小两档光圈后,画面中心与边缘成像便可达到最佳效果。GR镜头的强悍实力在此展露无遗,在色彩方面,这颗6R镜头保持了理光贯有的成像风格-照片色调微微偏品,色彩表现浓郁,颇有胶片的色彩感。除了能够胜任人文题材的拍摄,A12更是一颗微距镜头,其最近对焦距离达到了7cm。在微距模式下,F2.5的光圈依然能带来丰富的细节,柔和的焦外也让人啧啧称道。

  与此同时-APS-C尺寸CMOS也带来了更优秀的噪点控制,即使是ISO1600也有很高的使用价值,照片细节也有一定程度的保留,在加上F2.5的大光圈,无疑为弱光条件下的拍摄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它也支持720p高清视频拍摄功能。借助大型CMOS-GXR的弱光拍摄能力与氛围营造能力都远远超过普通DC。

  虽然A12单元拥有傲人的画质,但是对焦速度却是它的致命硬伤。如果在光照条件好的情况下,我们尚能接受它的对焦速度-而光线一旦稍弱,对焦便成为了大问题。尤其是在微距模式下,相机镜头常常要伸缩好几次才能完成对焦一对焦噪音也十分明显。50mm的焦段虽然最适合人文拍摄,但是A12单元的对焦表现完全无法达到迅速抓拍的要求。

  掌中精灵RICOHLensS1024-72mmF2.5—F4.4VC

  相比A12单元对画质的苛刻要求,搭载变焦镜头的S10相机单元则侧重于相机的便携性和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我们不妨将搭载了S10单元的6×R看成加强版的GX200,不管是机身操作,还是镜头配置-二者都如出一辙。

  没有了GR镜头和大尺寸感光元件的支持,在高ISO设置下-我们能明显感受到二者画质的强烈反差,IS0800以上便很难得到对画质要求较高的用户的肯定。而在更高的ISO设置下,甚至还会出现色彩的偏差。不过在低感光度条件下,S10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画面纯净充满细节,在色彩方面和A12相差不大依然是典型的理光色调。24mm广角拥有超强的画面展现能力,虽然稍有桶形畸变,但在同类相机中实属优秀。24mm、35mm、50mm、70mmS10的变焦倍数虽然不大,却涵盖了最实用、最具表现力的几个焦段,最适合旅行时的随拍。同时-和理光GX系列一样,它也拥有1cm的微距功能,进一步扩大了GXR的适应范围。在对焦速度方面与A10相比,S10单元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在光线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对焦丝毫没有犹豫。

  总体而言,S10单元的素质与GX200相比稍有提升,并由于机身操控性能的加强,从而获得了更加舒适和便捷的使用体验。如果将S10与A12搭配使用,风光、人文、小品,任何题材G×R都能够胜任。

  RICOHGXR

  ENCINEERSCOMMENTS工程师点评

  和富士的3D相机一样,理光GXR的技术标杆和指向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销售使用的意义。未来数码影像的发展必然是小型化和高画质的结合。理光为业界提供了新的思路,以非主流的姿态站在了众人面前。这时,成与败都显得不那么重要,或许在这个新的十年里,数码影像将迎来又一个转折性的革新与发展。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果你并不在乎GXR机身与相机单元昂贵的价格。就冲着A12令人惊叹的画质,它值得你去买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