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0亿煤资转战农业

  在陈林强眼中,两组数据就能说明吕梁市经济发展有多么“不平衡”:

  2012年,吕梁市财政总收入已达341亿元,在山西11个地市中名列前茅,仅次于山西省会城市太原,位列第二;但同样是吕梁,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5346元,在山西11个地市中的排名,却成了倒数第二。

  “近几年,吕梁市财政收入90%来源于煤焦及冶金业,农业仅占到7%,典型的一煤独大。全市农业人口有290万,占总人口数的80%,其中年人均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就有88万之多。” 吕梁市农业产业化和产业扶贫办公室主任陈林强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2013年年初,吕梁市委、市政府陆续推出一系列农业振兴计划,并向计划内的农业项目投入上亿元资金。当地政府如此动作,被山西媒体看作是吕梁市由能源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型的一个信号。而当地多名官员亦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政府给农业投入如此多的真金白银,实属“多年未遇的稀罕事”。

  吕梁,一个依赖煤焦产业崛起的资源型城市,何以要向农业投入巨资?农业振兴计划是否可以解决当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农业振兴计划的实施,会给当地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把农民变成农业工人

  近几年,山西省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这些政策可分为:粮食、畜牧业、特色产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综合五大类。公开资料显示,山西的政策(项目)共计有30项,涉及资金达54.3亿元。

  山西省高层试图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来改变畸重畸轻的产业结构,实现转型跨越发展,而吕梁市在农业上的新举措,正是“山西转型的一个缩影”。

  吕梁市政府陆续推出的一系列农业振兴计划,在当地被统称为“8+2农业产业化振兴计划”(下简称振兴计划)。“是一个从地下转到地上,黑色变绿色的计划,”当地一位官员说。

  陈林强介绍:“‘8’就是培育壮大红枣、核桃、杂粮、蔬菜、马铃薯、食用菌、中草药等8个产业,‘2’就是市场开拓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两个突破口。”

  吕梁市现有核桃300万亩,红枣200万亩,“核桃面积占全国核桃种植总面积的7%,红枣面积占全国红枣种植总面积的10%,红枣和核桃是吕梁农业的拳头产业。”陈林强说,“另外,吕梁独有的地理、气候等条件也适宜杂粮、马铃薯、食用菌等农作物的生长,这些都是我们的农业优势。”

  “前些年红枣、核桃等农产品对农民增收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那是因为生产规模小、生产管理不足。”吕梁市委副书记吴志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今年,我们要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把红枣、核桃、杂粮等等优势农产品的管护,集中到一部分种植能手或者农产品经营企业手中,通过公司加农户或公司化经营的形式,来搞农业产业化。”

  吴志国算了一笔账:现在每亩枣树平均产量只有1000斤左右,一斤红枣的收购价为1元,每亩地的收益只有1000元,如果搞红枣产业,只要严格进行标准化管理,红枣亩产量能上3000斤,枣子的质量也好了,每亩至少有4000元的收益。

  “我们在枣林里搞了林下农业,种植了蔬菜、瓜果等农作物,预计每亩还能增收1500元。”

  吴志国把振兴计划称为“农村又一次改革”。他说,“200万亩红枣覆盖了吕梁市沿黄河4个县,涉及农业人口40多万,两个百万亩的核桃林带,涉及上百万农业人口,仅这两个农产品就涉及150万农业人口,其中多数为贫困人口。”

  “通过新的合作方式,或者公司化经营的方式,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使得一部分地方的农民成为农业工人,这样,农民可以有两份收入---土地出租的收入及在经营企业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农产品经营企业得到发展的同时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吴志国说。

  吴志国告诉本刊,今年吕梁市准备对小米、绿豆、土豆等农产品进行绿色认证,如果通过了认证,这些农产品的价值可以大幅提升。

  以绿豆为例:一斤普通绿豆售价只有3~4元,绿色认证后一斤可以卖到10~20元,农产品价值就可以提升10~20倍。“规模化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是吕梁农业的发展方向。”

  按照振兴计划,2013年年初,吕梁市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开始进行红枣、核桃、杂粮等农产品的小范围产业化试点,“1万亩红枣、2.5万亩核桃、2.5万亩杂粮……这些标准化示范园区已经在吕梁各县开工,如果效果好,明年各类标准化园区将在吕梁大范围推开。” 吴志国说。

  要官帽子?还是要民生?

  一方面,山西农业增加值仅占GDP的6%,“农业给不了官帽子,投入农业不值得”,这似乎成为部分地方官员的共识;另一方面,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对保证市场供给、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加大投入。

  在此两者之间,该如何选择?今年,吕梁市在推行振兴计划时就遇到了这对矛盾。

  从2013年开始,吕梁市政府每年给振兴计划投入1亿元,这笔巨额资金的投入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吕梁市市级可用财力约为30亿元,掏出1亿元投到振兴计划,已经不少了。”吕梁市农业局局长高堂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陈林强则透露,年初至今,吕梁市下辖13个县已经给振兴计划投入6.7亿元,“加上社会资金,估计总投入应该在22亿元左右。这些钱用于涉农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的建设。”

  但给农业投入巨资,一部分人并不认同。“与工业项目比,农业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不大,值得做?”陈林强说,“不少干部觉得投资农业是件无利可图的事情。”

  “毕竟,在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时,GDP和财政收入是两个很重要的标准,工业项目容易见效。农业就不同了,它在短期内不仅对GDP和财政收入起不到作用,还需要政府持续投入,于是有人对政府向农业投巨资产生了疑问。”吴志国告诉本刊,“其实,这是一种错误想法,山西省四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在吕梁,往农业上投入使农民得到实惠,就是为了解决农民增收脱贫的问题。财政拿钱,让农民稳定增收,表面上看对财政没什么贡献,但是,从社会角度看贡献是非常大的,农民有了稳定收入就能脱贫致富,农业也就做大做强了。”

  吴志国认为,目前吕梁农业“做不大”的原因,就在于农业低效益问题---低效益导致了低收入,也就一直不能把“企业—合作社—农户”这条产业链衔接好。

  “而农业产业化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农业’和过去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一部分干部却没有认识到这点,这种思想需要时间来转变,其实,转型首要转的是人的思想。”

  实际上,吕梁此番转型也是“时势使然”。在外界看来“吕梁很有钱”,但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是煤焦以及冶金行业。前十年,煤焦市场火爆,特别是4号主焦煤,每吨最高卖到了1800元,政府财政收入从增速到总量都依附于煤焦及冶金业。

  陈林强说,煤焦市场好的时候,吕梁不断上马煤焦项目,大抓工业,农业被忽视了,农民们离开土地去煤焦企业里打工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近两年,煤焦市场低迷,涉煤焦企业大幅裁员,农民们的收入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打工收入并不能让农民的收入稳定增长,土地才是农民稳定收入的来源和基础。”

  灾害中,农民看到了新希望

  但振兴计划始一推行便遭遇重创。今年4月的两场霜冻和7月前后近40天的连阴雨,让农业增收项目几乎泡汤。

  柳林县三交镇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红枣第一镇”,按照振兴计划,在这里对12300亩红枣进行精心管护。柳林县三交镇党委副书记党锋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三交镇有32000亩红枣林,是一个以红枣为主导产业的纯农业乡镇,今年的灾害让这个乡镇的红枣减产80%。

  三交镇坪上村村支书刘平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十年九旱,谁曾想,今年却涝了,旱地变水地。”

  今年7月前后,断断续续下了40多天雨。“一个月就下了326毫米的雨,往年一年的雨水才有400多毫米。”坪上村村主任刘喜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树枝上挂满了枣,可没几天就被雨水冲掉了,地上厚厚的一层,心疼得不行。”

  刘喜才不住念叨,要不是灾害,今年一定能大丰收,“10多公分长的树枝上能挂果十几颗。”他边说还边比划。

  这场连阴雨让坪上村400多户枣农损失巨大,如果在往年,灾害将使这里农民的生活陷入困顿,但是今年却出现了逆转。

  刘平生告诉本刊,今年初按照振兴计划在对枣林管护的同时采用了立体种植技术,树上有枣,树干架豆,树下有瓜果和蔬菜,“树下的蔬菜也受到影响,但不严重。西红柿、茄子、豆角、西葫芦、南瓜等树下作物都采用了地膜覆盖,科技抗灾。整体蔬菜的价格还可以,树下种植的西红柿一亩可以卖3000多元,树上的损失树下补。”

  堡则则村55岁的刘月平管护着200亩枣林,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去年红枣的收入是六七万元,今年初,树下种植了西瓜、甜瓜、西葫芦、豆角,“现在都是地膜覆盖,以前不懂,这个是新技术。今年枣不顶事了,但树下的瓜菜效益还行。现在,豆角、西葫芦、西瓜三项已经收入了8万元。”

  石西乡两河口村58岁的马玉才,一亩半地种植蔬菜瓜果收入了3万元,他说:“管护和种地离不开科学,谁不相信科学,谁就是失败者。”

  “三交镇一共在枣林中铺了800亩的地膜,这些地膜都是当地政府无偿提供的。”柳林县农委主任贺瑞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另外,县里还投入180万元给全县3万亩枣林上了保险,估计保险公司能理赔500多万元。”

  “枣树稀疏,可以开发林下经济,三年期的中药材每亩可以增产700~800元,林下种植黑豆,一亩地就可以产生上千元的收入……林下经济推广了好多模式,正常年景农民收入可以成倍增长,遇到天灾还可以减少损失。” 贺瑞斌说。

  尽管,今年柳林县的红枣产业受到了重创,但贺瑞斌仍对明年振兴计划的推广信心满满,“灾害中,农民们从林下经济看到了新希望。”

  振兴计划中的煤老板身影

  看到“山西”、“吕梁”、“煤焦”就会让人联想到“煤老板”,这仿佛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

  随着煤改的落幕,山西数千名煤老板将从煤炭产业退出。据业内人士估计,山西各地“煤老板”手中大约有3000亿元的资金,其中,吕梁大约为500亿元。

  振兴计划中,开始出现煤老板的身影。近几年,大量由煤老板投资兴建的农业园区、大型养殖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在吕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局局长李岳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据粗略统计,目前山西进入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煤焦资本有近200亿元,是2009年煤炭资源整合前69亿元的近三倍,这其中大多为煤老板退出资金。”

  汾阳人李秋娥,2008年从煤焦行业女老板变成了山西山宝食用菌有限公司(下简称山宝公司)董事长,山西省食用菌行业领军人物,当地人称“蘑菇大王”。

  今年,振兴计划涉及的“食用菌产业”的菌种提供及成品回收,就是由李秋娥的公司承担。

  按照计划,吕梁市要新发展窑洞食用菌15万平方米(5000孔废弃窑洞),这些食用菌的菌种都由山宝公司供应,“价值1750万元的500万棒的菌种无偿提供给农民,今年5月至今,已经给农民们供应了200万棒菌种。”李秋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买菌种的钱由政府出,市级财政支付三分之一,县级财政支付三分之二。”

  据李秋娥估算,一棒3斤重的菌种袋可以产3斤蘑菇,每户种植户供应1000棒,至少可以产生6000元的利润。

  但事实上,菌种提供出去,最终只有不到20%的蘑菇卖回山宝公司,“我们是保底价收购,如果市场价格高,农民可以把产出的蘑菇卖到市场上去。”

  “这个事情主要就是为了惠农,我们是在培育种植市场,现在并无多大利益,但是,随着蘑菇种植规模的扩大,企业是可以有利润的,市场前景很好。”李秋娥对自己选择的路径也满怀信心。

  “农业产业化,涉农龙头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它搞不起来农业产业化就是空谈,那就是在作秀。”吴志国告诉本刊,“今年,吕梁市开始扶植65个规模不等的涉农龙头企业。前几天,吕梁市政府给某银行注入2000万元保证金,银行将给这些涉农龙头企业提供2亿元贷款。”

  尽管吕梁官方宣称将持续推进振兴计划,但是不少人都在担心这样一个问题:振兴计划是否会长期实施?

  “前几天开座谈会,农民们问:你说的很好,没问题,都可以落实,但是,如果上面的主要领导换人,这个计划怎么执行下去?”吴志国也表示忧虑,“其实,这件事情干部和老百姓都有担心,毕竟农业真正产业化之前是需要政府真金白银往里投的,两三年内对财政收入和GDP增长起不到作用,一旦停止投入就会出现断层,那就危险了,可能前功尽弃。”

  文/《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武刚 山西太原、吕梁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