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庐之香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如庐
  • 发布时间:2013-09-18 10:28

  早春二月,最是西湖柔嫩的季节。裸了一冬的湖树,日日泡在微雨中,渐渐露出浅青。沿北山路,踩着这浅青氤氲的影子,仿佛寻觅青的踪迹。不经意转入一片异样的葱绿,我们站在一段白墙前,山门上悬一片匾额,上书“如庐”。门内传来鹅鸣,仿佛守护着某种山林老宅宁静的韵致。拾阶而上,湖岸高耸的柳树柔条落在了脚边。回望渺渺湖山,如若人在烟云间。清冷的春寒削过树端,兀自飘来一阵幽香。人和香凝在了小小的山坡上,静静地感受着湖山的空寂与寥廓。

  很久没有感受到冷春里的西湖了。在离喧嚣闹市仅十分钟步行之遥,竟藏有如此静谧的湖山,如此浅淡的柔条,如此沁人心脾的自然香。 我们正站在如庐承香堂的香房旁。焚香品茗,这大概就是中国式经典生活中最为亲近心灵的了。那香浅浅地燃起,一缕青烟,飘飘渺渺,香的气息早已弥漫周遭。那烟似蝉翼,如绕如行;似华盖,如亭如柱;又千姿百态,如梦似幻。香飘何处?勾起的尽是幻而化之的东西。其幽渺如此莫测,总让人想到隔世冥界的牵连。所以,香是佛教的供养之一,清香一炷,普供十方一切诸神。

  香与烟,渺渺地飘着,连着人心。如若心思净静孤持,那香须是沉淀的好。于是,沉香即成供养修持的圣品。沉香原是沉香木树心部分受到外伤或真菌感染刺激后,分泌出来的带着浓郁香味的树脂。这树脂因其密度大,而被称为“水沉香”。如此说,沉香其实是一种特殊植物的病,其化生的油脂含量不同,凝定者,投水即沉,曰“沉水”,半沉半浮的曰“筏”,不沉的称为“熟香”。中国词语世界总是隐去主体的出游,即便手中把玩之物,也是处处山水。香的品味不同,有馥郁,有幽婉,有温醇,有清扬。抱着沉香贴着鼻子嗅,也未必闻出什么。若燃点起来,方有感受。视、听、摸、触,诸般感觉,对人心的移情作用俱强,唯这香,似乎难以成为一门专艺,中国“香”字,禾在上,日在下,阳光大地上的青禾,蒸腾起一份自然植物本身的气息,正是“香”之本意。品香的气息,恰是品自然的气息,进而品人自身本来的气息。贴近自然,贴近人本身的状态,就拥有了一份真切。所以香最为沉静,无声色之虞,却直沁人心。香与香的品赏观照,具有形而上的特点,与人的心灵最近。

  有庐称“如”,山屋自有一份仿佛之意。“如”字玄妙得很,既有如此这般之意,又有如若仿佛之喻。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祭神之时,相信神就在所祭的此时此处。绘画之时,相信立身之所即是画意所在之处。供香之时,让香滤过空气,随着气息与人心相通。心灵的观照由此而生,就像我们观赏青烟,心沐香息,那青烟仿佛有灵,如演如幻。我们站在此一刻中,我们只站在此一刻中,并由此而返观自照。香成为一种“如”之境,如此这般地演示着某种被观照的对象,而这一对象往往恰是我们自己。在此境中更多的不是烦虑,而是冥想;不是忧患,而是相忘;不是思纷,而是专定。因那人世凡思正在如此这般中被悄然超越,香的绵长空寂,蕴着一份珍贵的解脱。

  入夜,从山上下来,短短几分钟的路,回到车水马龙的湖畔,却若隔世。我们只是沐着春,经历暂时的忘却,静静地听着和思着。但在我们的深心处却沁出一种情愫,一种香,沉在心底,与心相安。■

  (作者系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