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额账单里挖出大腐败

  • 来源:方圆
  • 关键字:腐败,小额账单,反贪
  • 发布时间:2013-10-09 15:52

  听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反贪局长向令涛讲案子,你会惊讶于他对细节的烂熟于心。每起案件他都能对当初的工作步骤和情节娓娓道来,让人仿佛在听侦探小说。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科班出身的向令涛,1994年进入通州区检察院反贪部门工作,而真正热爱上反贪工作,是从熟悉侦查手段开始的。他擅长从一些细微的线索中发现蛛丝马迹,进而查办出一连串案件。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案件不是窝案,而是互不相关的案件,只是因为相同的案底遗留在那里被向令涛和他的同事发现。

  这次采访的话题就是从一系列贪污案开始的,在该案中通州检方通过对一些行业特点和社会现象的分析,从邮局门口一个小饭馆的大宗现金支出入手,查处了一名副局级的杂志社女社长;从邮局的回扣款去向,查处了一家印刷厂的财务科长;又从印刷厂的3张假发票查出供暖行业里的一连串腐败案件,最后共涉及7案,有10名官员因此落马。

  回扣账单里的秘密

  《方圆》:这起案件的线索是从何而来的?

  向令涛:是借鉴其他区院的经验而来。北京西城区检察院曾办理了一系列邮政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案件,给我们一些启示:邮政报刊发行中存在回扣问题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决定在通州查找类似的问题,先在外围调查。

  通过初期的摸查,我们发现了一种可以称作奇怪的现象:某邮政局的很多报刊预订款并不是直接进入邮局的账户,而是进入了一个小饭馆的账户,这个小饭馆就在邮局大门口,是邮局自己办的三产(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经济实体)。反贪工作经验令我们直觉,其中很可能隐藏着秘密。

  《方圆》:一家小饭馆里的秘密?

  向令涛: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个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小饭馆,几年中账户上来往的资金竟然有好几百万,而款项的支出主要是提取大量的现金。此外,邮政局在收取了一些单位的大宗邮递业务邮寄费和报刊征订费后,按照10%的比例,从饭馆的账户给对方回扣。这些回扣名义上说都是给单位的,而不是给个人的。

  但我们对回扣款的去向逐一调查,却发现其中有一笔打入了一家大型杂志社副社长陈某的个人银行卡。办案人员找到陈某,陈某的交代出人意料,原来陈某和杂志社的社长共同将截留的40多万元邮寄费回扣和杂志征订款贪污了。这位社长是一位副局级干部,还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女诗人,最终,她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方圆》:那如何查处到一家印刷厂的财务科长?

  向令涛:也是通过回扣款查处的。既然邮局对所有邮递的单位返10%回扣,那这些单位都有截留的便利了。于是,我们又挑选了一些邮局回扣比较多的单位进行调查,发现某农业出版社印刷厂获得的回扣比较巨大。到印刷厂一查,得知印刷厂也将回扣作了小金库,可小金库的账目已经被财务科长张某销毁了。经过一个多月的排查,在一堆乱账中终于发现了张某挪用公款的问题。

  《方圆》:张某挪用的公款就是邮局的回扣吗?

  向令涛:张某其实也是个配角,我们在印刷厂调查账目是发现有3张发票存在很大疑点。在仔细讯问下,张某很快抖露出该厂副厂长曾让她找3张假发票从账上报销8万元钱,说是给某供暖办的人员“感谢费”。

  办案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所谓的“感谢费”其实质就是“行贿款”。有行贿就有受贿,收取“感谢费”的某 供暖办的工作人员沈某和主任孙某就此也进入了我们查案的范围。

  从邮政系统查到了供暖系统

  《方圆》:从邮政系统意外地查到了供暖系统,后者里面有行业猫腻?

  向令涛:案发其实是从孙某的手下沈某开始的。我们在调查印刷厂账目时发现了沈某收受“感谢费”的线索后,很快就传唤了对方。当时沈在接受检方询问时,赌气地说:“我的行为算什么,别人比我更厉害的怎么没事。”

  《方圆》:他在暗指孙某?

  向令涛:对,孙某在听闻风声后,四处活动,忙着到处向行贿单位退款,搞攻守同盟。他甚至将用赃款购买的汽车退回,认为只要风头一过就平安无事。当我们对孙某进行传唤时,他正在外兴致勃勃地喝酒,刚被带到检察院时他还仗着酒劲侃侃而谈,但是此后的审讯让他越来越没有底气,逐步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原来,孙某主管这家供暖办的申报和拨付供暖补贴,虽然获拨补贴的单位都是国家规定每年应该获得供暖补贴的企业,但是为了“表示感谢”,很多单位以现金或组织旅游的方式回馈供暖办。通过讯问和取证,我们事后发现在向孙某行贿的企业名单中,有物业公司、地产开发商以及国有企业。

  比如,该供暖办给某房地产公司下拨了供暖补贴10万元。收到补贴后,该公司领导开会决定给供暖办送去1万元的好处费。结果两个月后,该公司又获拨了12万元补贴。而这些好处费都被孙某和手下工作人员沈某瓜分。

  《方圆》:具体怎样瓜分的?

  向令涛:其实收受好处费并不能满足孙某的胃口,他还授意多家供暖单位多申报补贴数额,待补贴下拨后,他再要求企业将多申报的部分,以给通州某技术推广站协调供暖补贴的名义取走,最终据为己有。

  我们调查,1个月时间里,孙某曾要求北京某染织厂、某房管所等5家单位转给他共计77万余元的补贴款。为掩盖赃款去向,孙某还授意他人成立一供热公司,通过移花接木的手段,将钱打到这家由他实际控制的公司账户。

  后来孙某因贪污罪、受贿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沈某被判有期徒刑十六年。

  抓住规律、滚动办案

  《方圆》:据介绍,这种一案带动多个案件的方法也被称为“滚动办案”,这种模式的重点是什么?

  向令涛:重点在抓关联深挖上,不放过一个案件里的每一个细节,只要证据指向了其他有犯罪嫌疑的行业、人员就要深入查处到底,而不仅仅是只围绕着一个犯罪嫌疑人或者一个行业转。

  譬如2010年通州区检察院通过对拆迁领域线索的初查,发现了某街道办事处街政科科长王某利用职务便利,将自家房屋进行虚假买卖过户,骗取拆迁补偿款的线索。取证后我们以涉嫌贪污罪对王某立案侦查。

  在王某案件的查办过程中,我们发现民政系统职务犯罪的其他线索,进而揭开了民政系统职务犯罪的冰山一角。

  《方圆》:王某案中有哪些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向令涛:查办王某案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是要树立深挖意识,高度关注涉案人员言行。例如在将王某送押看守所途中,承办人发现王某多次提到要见主管副主任邢某,联系初查中有关邢某有可疑房产的信息,我们敏锐地捕捉到两者之间的潜在疑点。在连夜对房产、房主情况开展调查后,我们发现了王某伙同邢某侵吞孤寡老人房产的事实。

  其次,在办案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可以围绕嫌疑人履职范围进行深挖。在搜查王某办公室时注意到她负责的残疾、优抚、老龄、复转军人等人员的福利款都是以现金形式发放,且王的文件柜和办公桌抽屉中有大量现金和以其科室工作人员名义开具的存折,这些疑问都为我们的讯问带来突破,推动了案件侦破。

  《方圆》记者 张慧/文、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