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的启示

  居住马六甲的华裔也好、印裔也好、葡裔也好,看来都代代努力不忘本,由此形成了如今多种文化和平共处的可爱小城

  过去三十年在社会科学、文化研究的领域里,影响很大的思想家有《东方主义》的作者爱德华·萨义德以及《想象的共同体》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萨义德是巴勒斯坦人,到美国念书毕业后留下来教书,果然看问题的角度跟主流欧美人不同,深知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弱者是什么滋味。结果,他推出来的《东方主义》这概念,西方知识分子大开眼界,东方读者拍手叫好。

  至于安德森,则是爱尔兰籍的父亲在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工作时的“果实”。安德森出生于云南昆明,成长于美国加州,后到英国念剑桥大学,研究印度尼西亚政治史。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也让他拥有了不一样的世界观。在《想象的共同体》里,他说:民族国家大体上是18世纪以后,基于人们共同的想象成立的,并不是自然就有的,而为了产生共同的想象,通过印刷媒体普及的共同语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西方知识分子来讲,他提出的理论充满冲击力,可是带到东方来,就不一定站得住脚。尽管如此,一本书的出版就能动摇大家以为老早就有的国家概念,还是让人觉得痛快过瘾。

  也许有人觉得奇怪:一个印尼政治史的专家,怎么可能对全世界的国家概念有深刻的认识?这个问题,其实去一趟东南亚,就再清楚不过了。正如非洲大陆上的国境线是欧洲列强所划,而非自然形成的,东南亚各国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列强瓜分该地区的权益所导致的。

  比方说,今日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分别是荷兰和英国的殖民地。战后独立成两个国家,采用的国境线也基本上反映当年荷兰和英国之间的协议。两者相比,印尼人对独立的渴望强于马来西亚人,因为荷兰统治比英国统治更刻薄;为了镇压当地人起义,荷兰政府迫使居民在境内搬迁,结果产生了相对同质的印尼人意识。

  反过来看马来西亚是另外的景象。战后几经周折,位于马来亚半岛和婆罗洲的旧英国殖民地开始联合起来脱离英国统治,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它跟历史悠久的文莱王国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又和华人居多的新加坡分开,最终于1963年成立了马来西亚新国家。

  这个地区不仅新国家的历史短,连地区历史也不长。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学术界没有“东南亚”的概念。位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大小岛屿,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南洋,西方人曾总称为“印度、中国周边区域”。当世界大战结束,荷英等列强退却,尤其是1967年东盟成立后,世界上才有了“东南亚”这个说法。在从前只有个别名称的海域上,半世纪前出现了大号铅字写的“东南亚”。正如直到上世纪80年代牢固存在的“东欧”一样。这个名称在90年代初忽然消失,变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中欧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巴尔干半岛国家。

  虽然从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中我早已受过启蒙,可是去马来半岛的世界文化遗产马六甲历史区旅行时,我对国家和民族的存亡重新有了深刻的体会。怎么在热带城市里有这么多华人居民?他们说的汉语怎么如此流利?他们离开家乡已有百多年,跟老家联络都早断绝,怎能保持华夏文化到今日?

  我曾经在移民国家加拿大住过几年,亲眼目击了外国移民的第二代很快就被同化的现象,感叹保持家祖文化之不易。如此看马六甲华人就有了解释:一来他们的人数不少,二来中国文化跟当地文化相比可说占强势,这些因素肯定对他们保持家祖文化有利。

  我这次还发现:在多种文化并存的环境里,自我认同非常重要。当被人问起:你是什么民族背景?来自何处?信仰什么宗教?等等,如果回答不上来,非得被对方吞并不可。正如民族意识强烈的犹太人,无论在哪里住多长时间都能够保持自己的宗教文化一样,居住马六甲的华裔也好、印裔也好、葡裔也好,看来都代代努力不忘本,由此形成了如今多种文化和平共处的可爱小城。真有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