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的“梅花餐”

  1972年,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成功当选为台湾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长”。新官上任三把火,蒋经国迫切地想干出一番成就来。当时,台湾社会奢靡之风盛行,造成了大量“舌尖上的浪费”,于是,蒋经国决定从台湾人铺张餐饮的陋习开刀,想狠狠地刹一刹社会上的奢侈之风。他颁布政令,一面严禁公私餐饮浪费,一面在公私宴请中大力提倡“梅花餐”,即五菜一汤,一桌十人的就餐标准。

  一段时间之后,台湾人的奢靡之风果然有所收敛,蒋经国自然满心欢喜,可是,很快他的“财政部长”向他诉苦,说市场购买力下降,渔业、酒业、粮食业全线告急,政府税收大幅缩水。废止“梅花餐”吗?当然不能,朝令夕改是为政大忌。怎么办?这时,有位幕僚出了一个主意,蒋经国听后,认为既可以“维护政令的严肃性”,又可以刺激消费,是“两全其美”的良策,于是,交由幕僚去执行落实。不久,台湾的渔业、酒业和粮食业果然有所复苏,政府税收也有所增加。

  那么,究竟是什么“妙招”产生了效应呢?

  原来,蒋经国的幕僚们通过非正式渠道,向餐饮业的老板们“吹风”,叫他们执行政令时“不要太死板”,可以适当变通。老板们都心领神会,对蒋经国提倡的“梅花餐”进行了“大胆改革”——依然称作“五菜一汤”,可是,他们将原来的五只盛菜的盘子改成了五只大盆,在每只盆里再套装上五盘不同菜品,实际上变成了“二十五菜一汤”。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此一来,蒋经国所倡导的“梅花餐”最终成为了坊间的笑谈。

  摘自《文史博览》

  文 孙建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