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定制化革新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定制化,谷歌
  • 发布时间:2013-11-04 14:20

  在一部分人从服务器内部想办法、破解云计算这样的新兴应用带来的挑战的同时,也有人正在另辟蹊径,从服务器整体机架的角度出发,通过定制化来提升服务器在处理性能、内部通信、能耗等多方面的表现。特别是谷歌在定制化道路上取得瞩目的成绩后,越来越多厂商及用户已经把目光放在了定制化服务器的革新上。

  定制化创新百花齐放

  2013年8月27日,在戴尔高峰论坛上,戴尔公司宣布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一款开放式超大规模机架解决方案。

  戴尔公司企业级解决方案部总裁Marius Haas表示,该解决方案是由戴尔与包括百度、腾讯在内的六家中国云服务提供商携手共同开发的,采用整体的数据中心架构方式,每个机架的容量最高可达15kW。“该解决方案为提高数据中心效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可以满足新兴工作负载的苛刻需求。它采用了高度模块化的计算和存储体系架构,共享能源、散热和机架管理,可为用户特定的工作负载提供更高的配置能力。”Marius Haas说,在推出戴尔机架解决方案的同时,戴尔还将把该设计的关键元素共享出来,以推动培育围绕机架平台的其它开放性、标准化和创新。

  在戴尔宣布推出这样的机架解决方案之前,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中国电信、英特尔在内的多方已经联合启动了名为“天蝎项目”的整机柜服务器解决方案的研究。2012年4月,项目就发布了1.0版本的技术规范。据悉,天蝎整机柜服务器机架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由机柜模块、网络模块、供电模块、服务器节点、集中风扇散热模块、集中管理模块共六大部分组成。

  作为“天蝎项目”的技术顾问,英特尔表示,像“天蝎项目”这样的基于机架变革的服务器解决方案,能提高服务器的灵活性、密度和利用率,从而实现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在日前举行的“英特尔数据中心日”上,英特尔数据中心与互联事业部副总裁兼云平台事业部总经理Jason Waxman表示,根据云服务提供商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需求,英特尔正在帮助众多OEM厂商开发和交付相关机柜解决方案的参考设计。“英特尔机柜式架构将包括一系列创新技术,例如,用于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的英特尔至强和凌动处理器;用于分布式I/O的英特尔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基于高带宽英特尔硅光子技术的英特尔全新硅光子架构等。后者与目前基于铜缆的互连技术相比,硅光子技术将能够减少线缆使用量、提高带宽、拓展连接的覆盖范围并实现非常高的能效。”

  据悉,英特尔计划推出专为整体机柜部署而优化的完整参考架构,以便让更多的系统构建者和用户采用。“我们的目标就是从目前物理聚合阶段,即服务器中的所有非关键金属板以及电源和风扇等关键组件向机柜层面进行整合的阶段,向下一步实现架构的整合。通过直连存储将存储从计算系统中分离出来,并通过存储虚拟化实现更高的利用率。未来还将进一步演进到通过机柜来整合计算、存储和互联子系统,实现这些系统的池化。处理、内存和I/O完全分离,并将之分别归入模块化子系统,从而能够让用户对这些子系统进行轻松升级,而不再是进行整个系统的升级。”Jason Waxman说。

  厂商与用户的博弈

  “天蝎项目”这样的产物,可以说就是当前互联网公司服务器定制化潮流的结果,看看项目的参与者就能略知一二。这些公司的规模、技术能力,足以支撑起“定制化”这面旗帜。其背后原因,其实就是大型互联网公司业务的增长带来的基础架构的急剧膨胀,并引发出网络、布线、供电、散热、承重、配电等环节的诸多问题。

  而定制化服务器,在保证灵活性的同时,恰恰可以保证运维的效率和成本。英特尔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区总监凌琦认为,互联网上的音乐、社区、视频以及游戏等内容增长迅猛,这些应用将产生大量数据,并在数据中心集中汇聚。定制化服务器能够帮忙企业更好地响应用户需求,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Google的成功,进一步印证了定制化服务器在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优势,从而使这股风越吹越劲。出于实现大规模可扩展计算环境的目的,Facebook发起了开放计算项目(Open Compute Project,OCP),并已向外界展示了相关的第一款OpenRack服务器。后者也是有着标准的机架式结构,但是又与普通机架服务器不完全相同。同时具备了独立的电源模块、存储模块。来自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的统计数据显示,提供定制服务器产品的厂商已经占据了美国服务器市场20%的份额。

  对此,业内有一股声音认为,未来这股定制化潮流将直接影响到“板级”的定制,ODM/OEM厂商将一举拿下原本是IBM、惠普、戴尔这些传统服务器制造商的市场份额,用户在这个过程中也将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传统服务器厂商的技术积累还是很深厚的,并不是一般ODM/OEM所能达到的。而且,这些传统厂商并不是对这种威胁全无觉察。以戴尔为例,其数据中心解决方案(DCS)部门从2007年起,就开始为上述有特殊需求的互联网公司提供支持海量扩展的新型服务器,出货服务器数量已超百万台。客户包括了众多大型互联网企业。”ZDNet企业解决方案中心首席分析师张广彬认为,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仍倾向于将传统服务器厂商视为首选合作伙伴。另一方面,面对以机架为单元重新设计服务器的风潮,戴尔们能否在这些“定制化”项目上更快速地响应用户的需求,将多年服务于企业客户的经验与创新思维相结合,才是留住互联网巨头们的长久之计。

  汤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