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没错,郭庆祥不妥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万达,郭庆祥,当代艺术,王健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1-25 10:23
对于和民营企业曾经同命运的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可以更学术、更宽容地看待和扶持
近期在艺术市场普遍低靡中,大连万达集团在佳士得纽约拍卖夜场以1.72亿元人民币拿下毕加索名作《两个小孩》,引得众口纷纭。王健林的“中国新首富”身份、1.72亿元人民币、毕加索这些关键词满足了媒体传播所需的一切条件。
万达拍下毕加索之后,艺术圈的评价还是偏于正面,万达集团艺术品收藏负责人郭庆祥在“新浪收藏”做完专访之后,他的有些观点引发了艺术界的质疑。尤其是他说道“当代艺术是垃圾”之后,著名策展人吕澎当即批评郭庆祥“不懂当代艺术”,甚至用了“没文化、没知识、没教养”这样的词。
万达收谁的作品都没错,只要扶持艺术产业都是好的;但郭庆祥的话说得有些过了。
从企业文化战略上来看,万达此举非常成功。在进军艺术界之前,万达就已经非常重视企业文化,万达设有专门的企业文化部,其领军人物刘明胜曾经是《京华时报》的副总编。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号称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世界文化企业前十名,资产达310亿元,以与地产紧密相关的影视和旅游为主。2010年,王健林个人曾向金陵大报恩寺重建工程捐赠10亿元人民币。拿下毕加索名画之前几天,轰动青岛的好莱坞全明星秀场是万达以300亿元打造“东方影都”的前奏。这不是给万达做广告,只是说明万达拿下毕加索绘画的背景。如此看来,这次区区不到2亿元来收藏艺术品,对深谙文化品牌效应的万达来说实在不是大事。只不过艺术圈小,经不起这么大的石头。
看看万达的收藏体系,主要以中国近现代为主:吴冠中、赵无极、李可染、潘天寿、石鲁、吴大羽、张功慤、石齐等画家的一千多幅作品。这种收藏体系在当代艺术圈看来会觉得陈旧,但对一个商人来说,这样的体系既安全又保值:首先这些艺术大师都具有政治正确性,是政府认可的文化力量,符合中国当下的文化政治风向,一个风口浪尖上的企业收藏这些人是不会有风险的,像王功权那样的企业家是个案;同时中国近现代书画的市场反应是最好的,政治风向也决定了这些人的市场相对坚挺,不会出现当代艺术作品的大起大落;也不存在古董造假的风险,况且收古董的听起来并没有收书画的有文化。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郭庆祥的收藏经验主要集中在近现代书画,这方面他的确有能拿得出手的成绩单。
但郭庆祥公开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绝大多数都是抄袭西方,甚至被投机者所利用,毫无价值,我们绝不会收藏”、“丑态垃圾”,这样的结论出自专业收藏家的嘴里,确实也让人有些意外。
的确,郭庆祥提到的排队取画、风气不好都是中国当代艺术界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远不止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承认。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当代艺术就全部是垃圾,郭庆祥这样说也未免过于偏颇。近现代书画界也有大忽悠,也有假拍,在同样的制度里,人性是一样的。
其实,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民营企业的心路历程是一致的,都是制度缝隙中野蛮生长起来的力量,只不过一个是思想,一个是经济。中国当代艺术所遭遇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制度性缺陷导致的问题。如果我们去参考一下中国文革以后的艺术史,就能看出中国当代艺术从一开始就带有某种“不合法”的身份,在当时封闭的文化制度中争取自由表达的机会。89现代艺术大展中大多数作品都是“不雅”的;更不用说圆明园那帮艺术家,当时的方力钧还在当盲流。西方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视,意识形态斗争、套中国人的钱这些“阴谋”固然是重要因素,但不仅仅是因为如此。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在于它为转型期的中国留下了许多物证,并且通过直面体制慢慢改变了保守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制度。这个过程中,草根出身的当代艺术不可避免地灰头土脸,面相难看。但民营企业何尝不是如此?1992年的时候,民营企业有今天的风光吗?那时还在讨论市场的“原罪”问题——原罪不也是当时封闭的经济制度造成的么?不也是草根么?
1993年的时候,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方力钧一张看起来很丑态的油画登上了美国《时代》的封面;同在这一年,修改宪法,确定了市场经济是中国的发展方向,民营企业获得了空间。当代艺术瞄准了专制思想,民营企业瞄准了计划经济,所以两者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是“丑态”的。那些年,有多少民营企业家受罚,就有多少艺术家受罚。所以,方力钧有本描述当代艺术的书叫《像野狗一样生存》,冯仑有本描述民营企业的书叫做《野蛮生长》。艺术界的毛病在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爆发,但民营企业也在这十年中才把“原罪”赎清,实现王石所谓的“阳光下的财富”。
我宁愿认为郭庆祥对当代艺术的判断是他的个人喜好。在有限的文字表述中,我发现他对艺术评判的标准是“美丑”,这是传统艺术、至多是现代主义阶段的艺术标准,他曾在《谁在为“丑态图像”喝彩》中说:“个别画家以制作丑化中国政治人物的形象为能事,不仅歪曲了中国民众对现实政治的基本评估,也伤害了公众的感情,这些作品实际上就是以国外某些人的政治偏见为导向的”——可见郭庆祥对当代艺术解读的知识体系,其实主要是杜尚以前的艺术史体系。其实毕加索的作品价值也不在于好不好看,也不在于艺术家高尚的人品和修养,这些夹杂了中国封建精英权力意识的心态,正是现代主义所反对的。如果用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标准来看,杜尚把小便池放进美术馆丑不丑?安迪沃霍尔复制版画算不算偷工减料?博伊斯弄个死兔子恶心不?万达真要收藏西方美术史,面对这些艺术大师的时候该怎么办?
杜尚让艺术回到“生活”,博伊斯让艺术回到“社会”,安迪沃霍尔让艺术到达“商业”——西方民众和企业弄懂了这些,所以才会收藏方力钧,才会认可艾胖子——况且这三个大师都是什么年代的事了,更何况互联网全球化之后的艺术概念和标准,早就大不一样。
当然,我也承认中国近现代书画对中国文化事业和产业至关重要。经历了上百年的革命,我们的文脉几乎已断,况且中国在思想上仍然需要大规模的现代启蒙。这也是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人特别偏爱传统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缺这块。如前文所说,中国民营企业的收藏肯定不会只有一个艺术标准,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收藏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也无可厚非,一方面是个人爱好,另一方面毕竟在中国的企业中也有个带头作用,价格反而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出得起钱。
但不能说中国当代艺术都是垃圾,不妥。
中国当代艺术被西方套现正是因为我们自己不懂当代艺术,等着人家来发现;而现在我们有钱了,在为西方艺术产业买单的同时,是否可以关注当下的艺术生态,尤其是青年一代。对于和民营企业曾经同命运的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可以更学术、更宽容地看待和扶持。如果说2008年以前中国当代艺术主要由西方扶持,那现在是否该由中国的企业扶持。如果说世界文化产业前十强认为中国当代艺术是垃圾,近期进驻中国、致力于当代艺术的洛克菲勒该作何感想?■
赵子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