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和民营企业曾经同命运的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可以更学术、更宽容地看待和扶持
山抱一湖,湖心一寺,老少两僧,季候轮转。
韩国导演金基德利用并不复杂的人物设置和很是简单的拍摄场景,完成了影片《春去春又来》关于生命轮回主题的银幕寓言。而在其跌宕起伏的剧情中,一只小船颇具魅力,频频从故事之湖驶入我们的心湖,激溅起思索感悟的浪花。
度
在四面波光的佛国,船是人们进出寺庙的唯一交通工具,所谓摆渡。
关于“度”,《佛学大词典》如是解:“度,渡也,生死譬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谓之度。”电影《春去春又来》中那只在湖中飘摇往返的小船,每每给人带来颇为复杂的联想。
春光明媚,生灵竞欢。顽皮的小僧将小鱼、青蛙和蛇拴上石子,观其负重后的窘迫作乐。老僧看见并未立刻加以训斥,而是在小僧熟睡时将石头绑其腰间。小僧醒来难过,老僧择机命其为那些动物卸载:“如果那些动物死了,你的心头就会一辈子压着石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吾难,以及人之难。小僧带着腰间的石块举步为艰上了小船,去山间解脱被自己“恶作”的小动物们。然而,鱼和蛇不堪重负,已然命丧黄泉。小僧懊悔不已,痛哭失声。
感悟人性,敬畏生命,慈悲之船因势利导悄然启航,将善良的种子根植于小僧幼小的心灵,以智慧解脱苍生。
一叶扁舟,渡来渡去,连通古寺与外界。
一叶扁舟,度去度来,牵动佛性和人心。
旋
夏日炎炎,前来寺中诊病的少女让小僧的心旌摇曳。男欢女爱,那漂行湖面的小舟成了传递情感表达爱恋的载体。
从山野归来,小僧顾不上拴好船,即慌忙追逐上岸的女孩而去。
面对坐在寺前愁眉不展的女孩,小僧用力左右倒桨,小船在水中盘绕飞旋,让原本平静的湖面泛起一波又一波爱的涟漪。
夜晚,小僧与女孩从寺中跑出来偷情,风雨之后,一对有情人竟在小船上交颈而眠。清晨薄雾散去,老僧发现船中“风景”,依然没有严词呵斥,而是悄悄将船底的木塞子拔掉,让泛涌进来的冰凉湖水将两个沉迷于情爱中的年轻人唤醒。
“你痊愈了,可以走了。”老僧划船将女孩送出寺门。
“淫念会引发占有欲,然后唤醒杀生的念头”,不能忍受离别之苦的小僧不顾老僧的劝告,将石头佛像带在身边,于深夜划船离去寻找女孩。然而,此举毫无意义,因为佛在心外,魂魄出窍。
离开坚强的把持和应有的节制,悲剧终将酿就。此时此刻,心舟飞旋在情欲之海,早已经迷失了方向。
载
无论发生什么,不管情境怎样,为船总要承载,必须担当。
深秋时节,小僧怒火中烧,杀死“移情别恋”的妻子,闯下弥天大祸。
青年还俗归来,无法消解满腹的痛苦和悔恨,面对雍容大度的佛陀造像,欲自断生命一了百了。老僧将小僧高高吊起举棍痛责,用皮肉之痛帮其明了深重罪孽和应担之责,并在寺外木台上写下《般若心经》,让小僧逐字以刀镌刻,藉此磨平其暴戾心性。
刀横刃纵,涛落潮平。冥冥间,那满是经文的寺台仿佛变成了一条航行在苦海之上的悲悯之舟在黎明中缓缓前行。
晨光中,小僧随警察离去,踏上服刑之路,平静认领惩罚并开始了比惩罚更为积极的自悔。老僧寺前伫立,小僧端坐船尾转身眺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点化送别小僧,日渐垂暮的老僧已无心事,他决定舍弃肉身,进入空门。
架满干柴的小船缓缓驶向湖心,烈火熊熊,老僧正襟危坐溘然圆寂。最终归宿不在寺中而在船头,老僧的抉择耐人寻味。
航
严冬冰天雪地,小船封冻于湖底,刑满释放的小僧踏冰归来,重披僧衣。
蒙面女人送来婴儿,自己却不慎落入冰窟窿溺水而亡。
以路做海,将身为舟。小僧将石头系于腰间负重前行,一路踉跄,把女人遗下的佛像奋力送上峰顶。
牢记着老僧的训诫,走过情感的坎坷磨难,历经深刻的救赎自省,年近中年的小僧已然沧桑在胸背负使命。
暮色苍茫,天地混沌,佛祖慈悲,俯瞰芸芸众生。
就在影片终了的那一刻,你会突然醒悟,生命即是修行。每人都有一个心湖,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涟漪陡生,有时波涛汹涌……我们需要一只可以摆渡、承载、远航的意念之舟,需要舟行平稳、笃定。
万物苏醒,固而复始,看又一个春天悄然来到。■
王幼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