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定乾坤

  • 来源:信息方略
  • 关键字:iPhone5S,指纹识别
  • 发布时间:2013-11-28 16:26

  iPhone5S“土豪金”的出现吸引了足够多的眼球,但伴随其出现的一大亮点功能——指纹识别TouchID却一直争议不断。其Home键下隐藏的指纹传感器,能够代替密码为手机解锁或者登陆iTunes账户,这是iPhone5S的创新功能,是iPhone有史以来的一个大胆尝试,也是多终端多账户时代方便用户的功能,为普通用户信息安全多加了一重保障。

  然而,iPhone5S发布三天,该功能就被德国黑客破解,因此引发了指纹识别功能正反阵营热议。撇开这些,指纹识别功能的增加确实加强了手机的隐私,这是任何密码锁都无法替代的。这一点,从不久前发布的HTCOnemax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该机在Android手机中也首次加入了指纹识别功能。与苹果iPhone5S不同的是,该机选择了在机身背上安置传感器,在手指划过指纹传感器录入4次之后,该手指指纹便会记录成功,之后就可以通过指纹解锁,或者快速启动应用程序。

  不久前,三星6.5亿美元收购瑞典指纹验证技术公司FingerprintCards这个乌龙新闻,也透露出三星在这方面的动作,三星在早前就已经在指纹识别技术方面有所动作。

  三家大公司同一时间段都出现了指纹识别的相关消息,这在国内的很多手机厂商看来,并不是巧合,他们已经开始准备进入这波指纹识别浪潮。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指纹识别并非全新的技术,因为指纹的独一无二性,很早以前就被古人用作身份认证,在现代来讲,这种方式也很早就被用于军事、安防等领域的门禁系统,但指纹一直以来也被很多人视为关键隐私,不愿随便被采集录入。因此,像iPhone5S这样的消费品附带这一功能出现并被黑客轻易破解时,指纹识别的安全性便遭到了质疑。

  便捷性先于安全性

  身份认证是人类社会一直存在的,从古时的签字画押,到现在伴随社会不断进步而出现的各种认证手段(钥匙、密码口令、证件和IC卡)。随着社会信任体系的不断缺失,身份认证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各种终端设备、注册账户都需要密码指令登录,在牵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在线交易时,这种认证机制就更加复杂。

  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对人的认证大多是一种间接认证,真正靠用户自身生物特征认证的只是极少数的部分。这些间接认证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便捷性太差,多个账户不同密码之间容易混淆,其他证件伪造成本很低,另外这些方式都不能避免被破解或者被盗用的情况。因此,根据人体特有的生物特征进行个人身份认证的方式从重要的国防或其他安防领域逐渐向个人消费领域过渡。从个人PC时代的人脸识别到后PC时代的指纹识别、虹膜识别,都是依据这些生物特征“人各有异”、“终生不变”和“随身携带”等特点,来逐渐代替间接身份认证的新兴技术手段。

  据百度百科对生物识别技术的简介,可以发现,“人类在追寻文档、交易及物品的安全保护的有效性与方便性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也就是最初始的方法,是采用大家早已熟悉的各种机械钥匙。第二阶段是由机械钥匙发展到数字密钥如密码或条形码等。第三阶段是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物特征来辨识与验证身份。生物识别是当今数字化生活中最高级别的安全密钥系统。”

  虽说iPhone5S的TouchID功能在发布三天后就被破解,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是远远高于前两个阶段。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每个人的指纹就不再随着人的继续成长而改变,指纹开始呈现出固定不变的特性;而且根据以往科学家研究成果表明,不同的两个人不会具有相同的指纹,因此指纹具有唯一性,并且被长期以来用作犯罪侦查的工具。每一种安全保障,每一层安全防护都会被人突破,但这并不代表这种安全手段的安全等级降低,只能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实际上第三阶段也就是生物识别阶段的安全等级以及远远高于前两个阶段,而且破解难度也增加了不少。因此生物识别技术具有便捷性、安全性等特征,但一些观察者认为,便捷性是其最主要的优势,相对而言安全性则是其次。

  前景应用

  指纹识别作为生物识别技术应用范围最广,也是目前最成功的应用,最近几年已经被应用于各种场合,像高校的阳光长跑里程记录终端,指纹考勤机、指纹门禁控制器、指纹一体化锁以及指纹保险柜等等。

  随着苹果、HTC、三星等各大公司的介入,以及指纹识别技术的不断完善,指纹识别技术将迎来一个发展高潮。目前指纹识别的概念日渐火爆,指纹识别市场也日渐火爆。据统计,2013年全球指纹识别市场约为30亿美元,未来随着更多的智能移动终端配备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的市场将会进一步突破。

  如上文所说,指纹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不管是从安全性上考虑还是从便捷性上考虑,指纹识别都会逐渐替代现有认证方式。其中,指纹识别技术同IC卡结合起来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方向之一,“该技术把卡的主人的指纹(加密后)存储在IC卡上,并在IC卡的读卡机上加装指纹识别系统,当读卡机阅读卡上的信息时,一并读入持卡者的指纹,通过比对卡上的指纹与持卡者的指纹就可以确认持卡者是否是卡的真正主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交易。在更加严格的场合,还可以进一步同后端主机系统数据库上的指纹作比较。”

  更新换代

  很多人都对指纹识别耳熟能详,指纹作为相对敏感的个人信息长期以来仅限于公安机关追查犯罪嫌疑人的方式之一,因此,在普通的工业生产中,并不常见。指纹识别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嵌入个人消费品中,这与其识别系统更新换代也不可分割的关系,一般认为,指纹识别系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第一代光学识别系统、第二代电容式传感器以及第三代射频识别系统(详见下表)。

  Daisy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