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投资机构有很多的投资理念,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看,好像有点强势或者残酷。但是这些理念无可争辩地在全世界被执行,不过在中国很多时候它会变得与原始的理念或者初衷很不一样,甚至是相悖的。比如说对赌条款、回购条款等,这些合同规定的内容,在国外是不会被质疑的,但在中国却是“一切都有可能”。
中国的本土国情是复杂多变的。当前,我们企业的诚信,包括中国本土企业家的个人诚信,让很多外币投资机构已经栽了大跟头。这与中国的本土经济、这些企业家还没有真正成长成熟起来有关系。他们想要快速地成熟、成长,就像掉到水里一样,想抓着任何一根救命稻草,能爬上去呼吸氧气,然后就活下来了。当时外币资金进入中国也是这种情况,它就是救命草。至于怎么抓,是用抓,还是把别人一起拖下水,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这种既违背中国传统文化,又违背西方契约精神的事情,我相信只是一个短暂的时期。当然,任何一个社会零星的类似案例什么时候都是有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偶然与必然也是一样的,我们追求必然,碰到偶然也能理解。
在设计界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什么比集体决策更伤害设计的事情”。在投资领域,也有人认为需要创意。我认为一个好的项目投资,投资跟设计有不一样的地方。一个设计集体决策,它的主线就不见了,主线没有了这个设计就破坏掉了。而投资集体决策,只能说在风险把握这个点上,但是主线必须清楚。投资必须有一个主线,不能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的。这就像设计一样,没灵魂不行。主的方向确定之后,集体要把握风险在哪里,怎么规避,只是找方法、找策略、找思路。投资的工作就是找一堆的策略和工具。
对于有经验的职业投资经理来说,判断一个企业,基本三五分钟就能判断出这个企业在行业内的价值和意义。只要对方十分钟左右把项目给说清楚,基本上就知道这个项目能不能做。
有经验和有高度的投资大师,他们信息接触量和着眼点与一般人不一样。站在不同的山头上,决策是不同的。所以站在最高山的人,他的决策一定要力排众议,原因是因为他的信息接触量属于一览众山小,他把众山的思路都合来的时候,他站的高度都不一样了,他的着眼点不一样。而他最终能够力排众议做决策,他一定是和所投资的风险捆绑在一起的人,没有一个人会傻到拿自己的风险和别人去博弈,也不会拿命去博弈,他会考虑到风险的最底线是在哪。
当投资决策决定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时候,就需要一个主线定位。技术层面就围着主线来验证这个主线的价值的真实性。如何验证这个价值的真实性,那么集体这个角色就很重要了。中国的民营企业有着太多的变数和不均衡,一方面固然因为MBA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有着复杂多变的政商环境的客观现实。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就需要对其的短板进行补缺,如果实在补不了就要放弃项目。
投资的过程中,越多的人参与,项目规避风险的过程就完善。成功的企业都差不多,不成功的有各自不成功的原因。
文|刘俊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