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在中国的老外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老外,旅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2-08 08:26
旅途中,人类的天才智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旅途中,有新奇的感受,有神奇的发现,有生活的改观,有人生的超越。真正的旅行是一种人生体验。
--《孤独星球》惠勒夫妇
“一定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冒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句话是妈妈送给李牧的。彼时,他十岁,从未到过中国,还没有中文名字,他是Liam Bates。那一天,妈妈送给他一份特殊的伴手礼--捕梦网。
捕梦网是北美原住民的一种装饰品,常被挂在孩子睡觉的地方。它是一个用柳树枝做成的圆框,中间编织了一张网,下面缀着几根鹰的羽毛。捕梦网寄托着长辈对孩子的期望:让所有的噩梦飞走,美好的梦被网住,通过羽毛流入孩童心中。
玩,就是李牧美好的梦。
16岁的暑假来到中国学武术,李牧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和朋友从拉萨骑摩托到上海,在云南被“中国媳妇”追着跑,在海南原始部落里生吃毛毛虫。如今,他又一本正经地用中文写起了“洋北漂”游记。
可“玩”并非易事,即使在家乡瑞士李牧也被打上“异类”的标签。同样在中国,“玩”也常常以贬义词的面目出现。直到于光远先生在晚年开始研究“玩学”,提出“人之初,性本玩”,自称“大玩学家”,玩才被公开正名。“休闲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于先生如是说。
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五天工作制,1997年我国开放公民自费出境游,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此标志着“黄金周”的诞生,2008年1月1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实施使得带薪休假有了法律保障。据统计,我国每年公共假期天数已达115天。“有闲时代”匆匆而至,如何对待玩、如何玩,才具有意义?
“虽然我是在玩,但每次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做准备。”在李牧看来,玩,抑或说旅行都不能敷衍了事,也因此,他给自己的新书定名为《“玩”才是正经事儿》。
“我要去地名被印得最小的地方”
李牧出生和成长于瑞士,80后,从第一次来北京的时间算起,他与中国亲密接触了将近十年。如今,他租住在二环内的平房里,用他的话说,既然来到北京,就要最大程度地感受她的气息。事实也如此,李牧操着一口地道流利的京片子,市井味道浓厚。
“旅行最好玩的地方不是景色,而是人。”李牧告诉记者,每到一处,他都要了解当地人最普通的生活状态,不是表演,而是原生态的呈现。
2006年,李牧第一次背上行囊独自旅行,目的地是海南。当地的一位朋友推荐,一定要去看山上的黎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这是海南最传统的文化。李牧兴奋地跳上了开往山区的车。旅行车在山区停车场停下,李牧买了一张很贵的门票,“中国景区的门票怎么都这么贵”这个问题还没想明白,他就被眼前的一幕吓到了。一个裹着假猎豹皮的男人,左手拿鼓,右手用棒子卖力地敲。远处一群身着干草制成的衣服的小伙子,手里拿着长矛正走过来。
周围响起了劈里啪啦的快门声,人们争抢着拍照留念。“我应该是唯一一个手里没拿相机的人。”李牧瞬间的感觉就两个字:纳闷。难道黎族人就穿得跟人猿泰山一个样?还要拿着长矛打猎吗?
更让他难以理解的是,人们对被过度商业化的文化和景点仍乐此不疲。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游客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不正常。从我国开始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双休日”算起,假期增多引发的旅游热持续升温,然而这个过程还不到20年。或许网络上曾经流行的足迹地图明白地诠释了游客的心态,在每一处落脚的地方“插”上小红旗,眼见着“祖国山河一片红”便心满意足。被“有闲时代”裹挟着的中国人,还未来得及参透旅游与旅行的玄机,也因此,他们惯于扎堆景点、热衷拍照甚至提笔“到此一游”。
“我要去地名被印得最小的地方。”李牧说,地图上都会用大小不同的字号向人们传递当地人口多寡,字越小人越少,地方也就越偏僻。最终,安徽地图上,爱民和云乐两个美丽的名字俘虏了李牧的心。
一到云乐,李牧马上被围观了。20多个小孩子跟着他边走边笑,时不时有胆子大的孩子跟他说上几句,摸他的黄色头发。
细细打量云乐,总共就一条街,两边都是房子,只有一家饭馆。李牧和当地小伙子聊天,第一次知道了如何种茶和采茶,第一次爬上了竹子。他们一起把摩托车骑到附近的小山上,在河流的源头游泳。
“我住最便宜的旅店,一晚上4元,被蚊子叮得满身大包。”李牧至今提及此事依旧显得非常开心,他说去那里之前,当地人告诉他那不好玩,但他却说“太好了”。因为,之前的旅行经历让他得出个夸张的结论:人家说好玩的地方,一定不好玩。反之,亦然。
也是安徽之旅,让李牧看到了他认为中国最好的一面,普通农民的善良好客。与海南之行相比,这才是真正的旅行,而前者充其量算是旅游罢了。旅行中,没有导游帮忙安排一切,也没有村民会讲英文,李牧只能“逼迫”自己硬着头皮说中文,“我的汉语都是这么逼出来的。”
“我偶尔也会出去旅游,去几个景点再回酒店睡觉。但是旅游可能就是休息,两三天后我就会有一种去旅行的冲动,没有通过玩学到东西我会失望。我想,旅行本身就是获得知识与成长的过程吧。”李牧觉得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跟他志同道合,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这个世界的机会。
“如果只是度假休闲,一个海滩或许就满意了,如果是要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又是另一种玩法。”国内知名自助游分享平台蚂蜂窝旅行网CEO陈罡说,每天数百万人在蚂蜂窝上分享旅行经历、新发现、新玩法,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让旅行把我变成更好的自己”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携程旅游发布的《中国自由行发展报告(2002-2013)》中,把2003年-2012年看做我国自由行从开创到爆发的十年。2012年国内旅游市场接近30亿人次,跟随旅游团的比例预计不足5%。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陈罡看到,近五六年,自由行旅行者的目的地从长江三峡、三山五岳更多地变成了江南的西塘和日光城拉萨等。“但是大多数人还处于观光的初级阶段。”在陈罡眼中,不盲从,有个性,追随内心的行程才是精彩的经历。
对李牧来说,又何尝不是呢?“I do what I love to do,and follow my heart.”李牧说,他经常随心所欲,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
某个周末,天气晴好,还没有起床的李牧突然有种出去走走的冲动。“好,那就河北吧。”李牧和朋友一拍即合。他俩站在路边又“故技重施”,晓起大拇指开始试着搭顺风车。一辆家庭轿车停在他们面前,车内一家人刚好也要去承德玩,女主人说“你们要是能帮我们指路,就搭你们”。根本不认路的李牧用手机导航把车导上了京承高速。
“本来以为肯定跟他们一路到底了,可是到了一段长城的脚下,阳光下它那么美,我和朋友当即决定下车。”李牧说,那时还没有出京。他俩在那里玩了几乎一天,夕阳西下,才又想起来向承德进发。无例外,又是搭车,他们还与开车的几个小伙子成了朋友,在承德的两天一起喝酒聊天。
李牧说,其实承德之旅前还有个小插曲。此时,他已经是旅游卫视的特约外景主持人,一次出发拍片前,李牧说想去河北,编导选择了云南。“这没有谁对谁错,编导有他的考虑,那个季节云南的风景出现在镜头里应该更漂亮一些。”李牧说,只是他个人认为,美在心中。有上路的感觉、有发现美的眼睛,足矣。不在于你在哪儿。
《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被视为全球旅行者的“圣经”,作者托尼·惠勒和莫林·惠勒夫妇认为,旅行是一种人类的本性,也是地球生物的本性。托尼坚信“这个星球既是可爱的,也是孤独的。旅行同样如此”。但是,李牧在中国旅行却有些迷惑了,孤傲美丽的地方变得异常热闹,少了几分可爱。
“很多好地方短短几年就变成了所谓的旅游胜地,真正的当地人都搬走了,只剩下满大街的游人和汽车喇叭声。真正的好东西丢了。”李牧举例说,自从骑车旅行变成时尚,好像就那么几条公路可以骑似的,一波接一波全是人和车。而在东北的长白山下怎么就不见背包客呢?难道在长白山下骑车不美?
身为国内自由行的先行者,陈罡认为,国内旅游生态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我国人口多,社会财富与教育水平配置不均,导致游客的旅行素质参差不齐,加之节假日过度集中,旅游服务资源难以良性匹配市场需求。“15-20年之后,休闲度假、主题游、文化游、爱好游、运动游、美食游会成为中国旅行者的多样化选择。”陈罡说。
“假如按照10岁到50岁,每年2次旅行计算,每个人一生中将会有80次旅行。”陈罡认为,这每一次都弥足珍贵,见闻、旅伴、意外……旅途中的惊喜也许都是改变人生的催化剂,让你增长见识,达成友谊,收获感情和重新认识自我。“如果把精彩的旅行时光付之于千人一面的旅游体验,将是多么大的悲哀?”
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的4天后,李牧再次上路,此行目的地依然是一个原生态部落。李牧不喜欢“原始”两个字,因为他觉得这里面带有现代人的优越感和对某种生活方式的蔑视。正像《孤独星球》作者惠勒夫妇说过的,怀着谦卑,不带成见,敏锐地感受隐藏在风景后的历史,亦是旅行的真正心境。
李牧告诉记者,如果这次旅行他能够回来,一定会呈现出一部很棒的纪录片。这话说得有点悲壮,但是旅行就是他的梦,一如既往,“以后我想继续旅行,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东西,让旅行把我变成更好的自己”。
文|《小康》记者 尤蕾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