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耕牛”看行情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2-26 11:30
目前通胀担忧情绪逐步强化,然而调控政策仍若隐若现,股市的大概率是通过大幅下跌来消化对货币政策收缩的担忧,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谨慎乐观,逢低建仓。
文|《小康·财智》记者 莫北
在加息、收紧信贷以及征收双边印花税的利空传言带动下,一月份大盘连续下探。1月26号更是在收盘前一小时时间一路杀到2972 点,击破3000 点大关。有的人认为熊市即将到来,赶紧脱身股市另觅投资渠道,但也有的人认为大跌正好带来一波行情,给我们带来了投资机会, 那么投资者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1月份市场资金压力大
在成功保八后,注意通胀苗头成为当下的防控重点。2009年12月份多项数据转负为正,加剧了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对经济走向过热的担忧,这很可能会引发政策提前退出而引起机构策略改变提前抛售。截至1月19日,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45万亿,距离去年同期水平(1.62万亿),仅一步之遥。面对这一情况,使得监管部门对超速的信贷列车踩下刹车,要求各银行压减新增信贷。
目前,至少有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银行三家大型银行已暂停发放新贷款。此前有消息称,为控制信贷投放,中国银监会已经指示几家大型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额外上调0.5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因1月放贷过猛,或被央行要求额外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被上调的还有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中国工商银行,而缴款日正是1月26日。
在以上消息中,央行有关人士对此进行了澄清,但是不论传言的真伪,它至少反映了当前我国在信贷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信贷资金不平衡投放,又如投放规模失控等等,在目前我国经济局部过热的局面下,这对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未来央行在调整信贷政策方面肯定会有所作为。
鉴于各大银行刚刚在1月17日缴纳了上调的存款准备金,因此1月26日的额外上调对市场流动性构成了较大冲击,市场对于政策收紧的忧虑愈演愈烈。而且央行一月份净回笼资金超过千亿,造成了市场的大失血。
新股重启以来,发行的节奏一直较快,2009年6月以后的短短半年多时间里,100多只新股纷纷获批发行,证监会发审委单日审核公司一般都在2~4家。进入2010年新股发行节奏更是骤然加快,1月22日证监会发审会一天内对6家公司的IPO申请进行审核,1月29日证监会又对8家公司的IPO申请进行审核,如此之快的速度可谓史无前例,在全球的资本市场中也是难以想象的。而与此同时,大盘新股不断破发,就连具有高增长的创业板都出现了集体濒临破发的窘境,8只个股最低股价与发行价的距离在10%以内。这些新股的发行对本来流动性就不强的股市更是造成了分流。
股市跟随经济向好
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在于“紧信贷”。2009年在宽松货币政策指导下,新增信贷9.59万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74%。这是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因此货币政策转向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回归“适度、合理”的信贷水平。
从资金需求面来看,2009年有1.2万亿以上的信贷并未转化为实际的企业投资,企业存款增速快于信贷。目前通过“紧信贷”来实现回收流动性不会有严重破坏当前经济复苏环境的担忧。“紧信贷”最直接和最立即可见的一个结果可能就是信贷结构的调整。
渣打银行首席投资总监梁大伟对《小康·财智》记者说,在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利率及发行额仍有空间的情况下,加息的意义不大,尤其是在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能够因为央行近期的举措受到控制的情况下。首次加息出现在3月或4月的可能性仍较大,并且有很大可能是,本次加息只是为了避免实际利率转负,而并非一次新的加息周期的开始。
加息并非目前需要担心的问题,“紧信贷”及其衍生的“融资冲动”的两面夹击才是把握未来证券市场趋势的关键。此次即使加息亦不会形成加息周期,则“是否加息”、“何时加息”就不是左右市场行情的关键性因素。而货币当局如采取超预期的“紧信贷”政策(可能性比较大),则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有巨大的直接融资冲动。
加息预期兑现,未来两到三月内货币政策进入稳定期,利空出尽,加息之日便是底部之时;通胀没有市场预期高,货币政策收缩担忧减弱,市场仍震荡,用时间换空间。市场经历大幅调整之后的反弹,风格和行业应有所转变,虽然资金面仍制约大盘股的启动,但是中等规模下跌幅度较大的行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流动性回落和经济回升背景下,应多关注出口好转和产能利用率上升带动的通胀回升受益行业。
信贷资金供不应求,未来经济逐步向好态势比较明显,中长期角度股市多会跟随经济向好。
春节前可逢低建仓
目前情况下应该谨慎乐观,逢低建仓。当前通胀担忧情绪逐步强化,而调控政策仍若隐若现,那么市场大概率是通过大幅下跌来消化对货币政策收缩的担忧,底部区域落在2900~3000点,3000点以下建议加仓。
上证指数在证监会大规模发新股和对宏观紧缩政策的惊吓中跌破3000点,这是沪深股市开局以来在新年1月份中极少见的下跌月份。每年1月份是金融机构积极放贷,市场资金充裕,企业和个人新增收入准备投资的时间段。
今年,这种格局其实并没有本质变化。今年一月份各商业银行至今新投放的贷款量也许不比去年创天量的一月份少,但市场情绪和预期发生变化,加上“股评家”乱解读央行和银监会的调控措施,使资金从股市撤离,基金的赎回量大于认购量,基金被迫抛售以银行为代表的蓝筹股,导致了市场出现看不懂的“黑色一月”。
当前实体经济度过危机,正进入正常发展阶段。美欧经济复苏步伐虽然不一致,强弱也不同,但总体上已度过下降衰退的最困难时间。各种数据表明,今年GDP和工业、投资、出口、消费增长率都处在高位水平,而通胀则控制在合理范围。这些均表明,实体经济对股市完全有支撑力。
而占上市公司利润近半壁江山的银行业,其动态和静态的市盈率已经降到10余倍。全世界任何国家的银行存款与贷款的利差水平都比中国银行业低,全世界任何国家的银行存款量和贷款量的比例都比中国高。换句话说,中国银行业的存款量太多,足以支撑商业银行放款,创利支持经济。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坏账拨备率、坏账比率、流动性指标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全世界的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高度认可,通过各种方式投资或参股中资商业银行。这种情况市场可以忽视一段时间,但最终市场会拨乱反正,银行的平均股价将完全到达投资价值领域,这是市场见底的重要指标。
3000点下方市场扩容将会面临障碍,新股发行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破发股”,使得市场反对管理层大扩容的呼声会越来越强烈。3月份全国两会期间,各方希望股市稳定的政策意图也会更强烈。所以,3000点下方,无论从价值角度,还是从政策角度看,都是箱型区域的下半端,可以建议投资,但是投资者应当冷静,切忌追涨杀跌。
伴随着近期股指的下跌,市场风险一定程度释放,短期大多数股票跌幅均超过20%,新年以来,上证指数历次失守半年线后可能均引发较大幅度的反弹。在3000点区域,投资者可适当加仓参与反弹,配置上侧重券商、食品饮料、区域概念股。
(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
文|《小康·财智》记者 莫北
在加息、收紧信贷以及征收双边印花税的利空传言带动下,一月份大盘连续下探。1月26号更是在收盘前一小时时间一路杀到2972 点,击破3000 点大关。有的人认为熊市即将到来,赶紧脱身股市另觅投资渠道,但也有的人认为大跌正好带来一波行情,给我们带来了投资机会, 那么投资者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1月份市场资金压力大
在成功保八后,注意通胀苗头成为当下的防控重点。2009年12月份多项数据转负为正,加剧了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对经济走向过热的担忧,这很可能会引发政策提前退出而引起机构策略改变提前抛售。截至1月19日,银行业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45万亿,距离去年同期水平(1.62万亿),仅一步之遥。面对这一情况,使得监管部门对超速的信贷列车踩下刹车,要求各银行压减新增信贷。
目前,至少有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和中国银行三家大型银行已暂停发放新贷款。此前有消息称,为控制信贷投放,中国银监会已经指示几家大型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额外上调0.5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因1月放贷过猛,或被央行要求额外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被上调的还有四大国有银行中的中国工商银行,而缴款日正是1月26日。
在以上消息中,央行有关人士对此进行了澄清,但是不论传言的真伪,它至少反映了当前我国在信贷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如信贷资金不平衡投放,又如投放规模失控等等,在目前我国经济局部过热的局面下,这对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未来央行在调整信贷政策方面肯定会有所作为。
鉴于各大银行刚刚在1月17日缴纳了上调的存款准备金,因此1月26日的额外上调对市场流动性构成了较大冲击,市场对于政策收紧的忧虑愈演愈烈。而且央行一月份净回笼资金超过千亿,造成了市场的大失血。
新股重启以来,发行的节奏一直较快,2009年6月以后的短短半年多时间里,100多只新股纷纷获批发行,证监会发审委单日审核公司一般都在2~4家。进入2010年新股发行节奏更是骤然加快,1月22日证监会发审会一天内对6家公司的IPO申请进行审核,1月29日证监会又对8家公司的IPO申请进行审核,如此之快的速度可谓史无前例,在全球的资本市场中也是难以想象的。而与此同时,大盘新股不断破发,就连具有高增长的创业板都出现了集体濒临破发的窘境,8只个股最低股价与发行价的距离在10%以内。这些新股的发行对本来流动性就不强的股市更是造成了分流。
股市跟随经济向好
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重点在于“紧信贷”。2009年在宽松货币政策指导下,新增信贷9.59万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74%。这是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因此货币政策转向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回归“适度、合理”的信贷水平。
从资金需求面来看,2009年有1.2万亿以上的信贷并未转化为实际的企业投资,企业存款增速快于信贷。目前通过“紧信贷”来实现回收流动性不会有严重破坏当前经济复苏环境的担忧。“紧信贷”最直接和最立即可见的一个结果可能就是信贷结构的调整。
渣打银行首席投资总监梁大伟对《小康·财智》记者说,在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利率及发行额仍有空间的情况下,加息的意义不大,尤其是在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能够因为央行近期的举措受到控制的情况下。首次加息出现在3月或4月的可能性仍较大,并且有很大可能是,本次加息只是为了避免实际利率转负,而并非一次新的加息周期的开始。
加息并非目前需要担心的问题,“紧信贷”及其衍生的“融资冲动”的两面夹击才是把握未来证券市场趋势的关键。此次即使加息亦不会形成加息周期,则“是否加息”、“何时加息”就不是左右市场行情的关键性因素。而货币当局如采取超预期的“紧信贷”政策(可能性比较大),则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有巨大的直接融资冲动。
加息预期兑现,未来两到三月内货币政策进入稳定期,利空出尽,加息之日便是底部之时;通胀没有市场预期高,货币政策收缩担忧减弱,市场仍震荡,用时间换空间。市场经历大幅调整之后的反弹,风格和行业应有所转变,虽然资金面仍制约大盘股的启动,但是中等规模下跌幅度较大的行业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流动性回落和经济回升背景下,应多关注出口好转和产能利用率上升带动的通胀回升受益行业。
信贷资金供不应求,未来经济逐步向好态势比较明显,中长期角度股市多会跟随经济向好。
春节前可逢低建仓
目前情况下应该谨慎乐观,逢低建仓。当前通胀担忧情绪逐步强化,而调控政策仍若隐若现,那么市场大概率是通过大幅下跌来消化对货币政策收缩的担忧,底部区域落在2900~3000点,3000点以下建议加仓。
上证指数在证监会大规模发新股和对宏观紧缩政策的惊吓中跌破3000点,这是沪深股市开局以来在新年1月份中极少见的下跌月份。每年1月份是金融机构积极放贷,市场资金充裕,企业和个人新增收入准备投资的时间段。
今年,这种格局其实并没有本质变化。今年一月份各商业银行至今新投放的贷款量也许不比去年创天量的一月份少,但市场情绪和预期发生变化,加上“股评家”乱解读央行和银监会的调控措施,使资金从股市撤离,基金的赎回量大于认购量,基金被迫抛售以银行为代表的蓝筹股,导致了市场出现看不懂的“黑色一月”。
当前实体经济度过危机,正进入正常发展阶段。美欧经济复苏步伐虽然不一致,强弱也不同,但总体上已度过下降衰退的最困难时间。各种数据表明,今年GDP和工业、投资、出口、消费增长率都处在高位水平,而通胀则控制在合理范围。这些均表明,实体经济对股市完全有支撑力。
而占上市公司利润近半壁江山的银行业,其动态和静态的市盈率已经降到10余倍。全世界任何国家的银行存款与贷款的利差水平都比中国银行业低,全世界任何国家的银行存款量和贷款量的比例都比中国高。换句话说,中国银行业的存款量太多,足以支撑商业银行放款,创利支持经济。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坏账拨备率、坏账比率、流动性指标等都是世界一流的。全世界的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高度认可,通过各种方式投资或参股中资商业银行。这种情况市场可以忽视一段时间,但最终市场会拨乱反正,银行的平均股价将完全到达投资价值领域,这是市场见底的重要指标。
3000点下方市场扩容将会面临障碍,新股发行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破发股”,使得市场反对管理层大扩容的呼声会越来越强烈。3月份全国两会期间,各方希望股市稳定的政策意图也会更强烈。所以,3000点下方,无论从价值角度,还是从政策角度看,都是箱型区域的下半端,可以建议投资,但是投资者应当冷静,切忌追涨杀跌。
伴随着近期股指的下跌,市场风险一定程度释放,短期大多数股票跌幅均超过20%,新年以来,上证指数历次失守半年线后可能均引发较大幅度的反弹。在3000点区域,投资者可适当加仓参与反弹,配置上侧重券商、食品饮料、区域概念股。
(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