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欲拔民营银行头筹

  • 来源:中国连锁
  • 关键字:苏宁,民营银行,民营企业
  • 发布时间:2013-12-12 16:28

  苏宁的转型之路将走向哪里,不得而知,民营企业办银行风险与机遇的比例也还不可预见。

  9月16日,苏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工商注册过关,这让同行羡慕不已。苏宁亦被外界认为将有望首批取得民营银行“入场券”。

  然而,继苏宁民营银行名称获得核准,真正拿到民营银行经营最终入场券的最新进展甚少传出。

  据了解,由于民营银行细则还未出台,申请者要完成自家银行正式登记注册,尚需等待有关部门审核通过,拿到经营许可证。有消息称,如通过审批,苏宁或成立银行业务部门。

  对此,苏宁品牌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也在静待银监会审批结果,相关专业部门成立还需视民营银行细则出台而定。”

  布局在5年就已展开

  苏宁在金融领域的布局从5年前就已经展开。

  2009年,支付工具易付宝出现,成为苏宁金融体系构建的基础,并于去年7月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第三方支付资质牌照。

  2012年底,苏宁云商境外全资子公司香港苏宁电器有限公司与苏宁电器集团共同出资3亿元设立“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此外,苏宁金融事业部还专门成立了基金产品专项小组,准备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针对个人和商户的易付宝余额理财增值服务,苏宁易购正在筹备基金电商平台。

  今年7月,记者就从苏宁内部获得消息,苏宁将在今年进入基金领域,涉足理财产品。

  而11月5日,苏宁版“余额宝” 暂定名为零钱宝已开始进行内部试运行,或将于近期正式上线。

  苏宁云商内部公告显示,此款针对个人用户的余额理财产品 “零钱宝”预期年化收益率达5.5%,超银行活期利率13~15倍。另外,它还可进行购物、消费、充话费、缴水电煤气费及信用卡还款等多项创新增值功能。和阿里的“余额宝”类似,“零钱宝”也可随时提现至支付账号和银行卡。

  与余额宝不同的是,苏宁研发的余额理财产品同时针对企业用户开放。据记者了解,面向开放平台商户及供应商的企业版基金理财产品,也将会很快推出上市。

  苏宁云商此次筹备苏宁银行,也并非其首次涉足银行业。此前,苏宁云商分别持有江苏银行、北京通州国开村镇银行1.5亿股和900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1.65%和9%,初始投资额分别近5.4亿元和900万元。

  意在盘活资产

  苏宁作为由传统零售店转型做的互联网电商,迫切需要找到一条资金链,之前的各种变装都只是不疼不痒的调整,都没能刺激投资人的信心,从股价的持续走低看反而适得其反,却是“卖基金”和“开银行”这些消息概念在扭转苏宁云商的股价。

  所以,相关人士认为,苏宁走上开办银行的转型之路是唯一能盘活苏宁的希望。

  “主流的银行,每天的利润都在上亿元。而家电企业的利润极低,最高的格力电器净利润率也就7%,而黑电企业平均净利润率只有1%~2%。”家电专家刘步尘指出,银行业的高盈利以及给主业带来的融资能力是家电企业希望获得民营银行牌照的重要原因。

  与阿里、腾讯誓要改变银行的财大气粗口吻不同,苏宁代表的是在传统零售行业遇到瓶颈亟待转型的一批民营上市企业,传统零售连锁企业呈下滑趋势,持续关闭实体店,他们办银行很大方面的原因是要自救。

  苏宁目前已经有保险(放心保)、小额信贷、支付平台、基金等多个金融产品,苏宁银行则将成为苏宁金融资本流动的核心平台。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业务以及相关金融业务都是上市公司供应链环节中的重要部分,能够通过银行体系实现自身封闭体系内的资金流通,就可以在企业资金安全方面给企业吃上一颗“定心丸”。

  分析师谢祖平认为,市场热炒银行概念股自有其逻辑,是从公司受益的角度行进的,上市公司开设银行获得低成本资金,本身就可以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同时亦可降低融资成本。例如像苏宁云商这种家电连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极大,设立银行立刻就能解决资金问题。

  无论是参股银行,还是设立银行,企业家追求的都是利润。以工商银行为例,其2012年的市值为2364亿美元,连续五年蝉联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从盈利能力而言,三大石油巨头都甘拜下风。

  或许在宁波银行IPO中大赚一笔的杉杉集团董事局郑永刚的一句话颇能从心理层面揭秘民营企业家的“名利动因”,郑永刚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曾表示,“我觉得企业家这个名字,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个土豪,说白了就是一个求人的角色。当哪一天,你是银行家了,别人就来求你了,而且银行家的名头听上去也比企业家好听多了,所以,我希望有一天,大家觉得我是银行家。”

  只欠临门一脚

  “苏宁在全国有1800多家连锁店,如果这些店面获准办理银行相关业务,就可以将其线上线下优势整合,这是互联网企业、大型零售企业和银行都不具备的综合优势。”一位业内人士为“苏宁银行”描绘如此生动的场景。

  从自身实力来讲,苏宁总资产761.62亿元的“硬性条件”符合境内非金融机构作为中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发起人的条件,而从软性条件来看,苏宁本身有着完善的产业体系,能够依托于其零售的上下游,相对于阿里巴巴来讲,苏宁的业务基础更好,体量上更适合去做银行业务。

  有消息称,民营银行已经有了相应的时间表。根据《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今年10月前,各地方征集民营银行发起人,并完成相关协议的签署,敲定募股方案,工商注册登记的预核准工作也同步进行。今年11月至明年1月,在温州、北京和深圳等地选择性地批准一到三家民营银行,进行股东资格审核和验资工作。明年3月前,全国第一家民营银行将会核准开业。

  目前来看,在有意向的多家家电企业中,苏宁成功概率最高。

  11月中旬,“苏宁银行”名称获工商总局预核准,同时获得核准的还有“华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表示,设立银行是苏宁云商实现金融布局的关键一步,未来苏宁的合作伙伴和自身战略的融资都可以受益于此。

  苏宁小贷公司也将试运营,将投入10亿,针对入驻开放平台的供应商提供小额贷款,提供质押、信用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利率远优于市场平均水平。

  李斌称,苏宁在申办银行方面的优势在于“有一大群有相当消费能力的群体,苏宁也可以对他们的消费行为进行精准分析”。

  “国内银行用的是最简单的盈利模式,就是靠存贷差来实现,存款利息是3%,放出利息是7%~8%,一存一放就可以挣很多钱。国家对银行的保护过度,这对其他的非银行企业来说并不公平。”刘步尘指出,美的、格力、苏宁这样的家电企业涉足银行,和国有银行的比较优势在于其竞争和服务的意识要比银行强。“国有银行有一天会发现,‘狼来了’。”

  但也有不愿具名的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即便是已经获得名称核准的苏宁,也不意味着一定能成功。民营银行在名称核准后,还需要向银监会或地方银监局获取相关金融业务许可牌照,这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未来充满挑战

  虽然未来发展空间想象力十足,但民营银行经营风险仍不可忽视。

  一位业内人士概括为两大风险:一是民营银行可吸收存款的客户少,但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多,“僧多粥少”的资金来源及运营风险是必须克服的首要困难;二是中小企业的底子薄、抗风险能力脆弱,民营银行贷款给这些企业,如何做好风险控制是需要迈过的第二道坎。

  环球财经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目前民营银行投资市场尚处培育期,仍旧面临风险,且民营银行风险自担,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对企业形成无形的压力。

  和传统银行相比,苏宁实力和经验确实有限。但是,通过网络销售和数据分析平台,苏宁可以掌握用户的真实情况,为进行各类信贷业务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同时苏宁手上有着大量的供货厂商资源则是小额信贷的主要客户来源。

  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器零售渠道之一,苏宁手上掌握了这些厂商的盈利点以及盈利能力最准确的数据,而这正是为日后的信贷客户做了最好的积累。

  可以想象,通过苏宁银行的成立,为那些真正盈利的厂商提供资金支持,以助力其进行技术研发及革新;为百姓提供更加稳健、便捷、优质服务的金融产品。这些都将是苏宁银行面临的机遇。

  孙为民认为,苏宁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分为上、中、下游业务,上游是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间是委托理财服务,下游是消费信贷业务,自然而然,负责下游消费信贷业务的苏宁银行就被认为是盘活苏宁整个金融江湖的关键一环。

  苏宁此番开银行如果成功便可以吸收大量的存款,在贷款给供应商的同时,供应商可以用商品做抵押。如果供应商还不了款,苏宁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去卖掉商品,收回贷出去的资金——一个看上去完美的盘活计划。

  苏宁开办银行吸收存款回笼资金,这是一个看起来几乎不会失手的消费信贷模式,但市场对苏宁银行能否为苏宁云商带来想象中的巨大收益,也存在质疑,而且对于民营企业办银行其存在的风险必须引起关注。

  据了解,按照银监会的规定,任何一个企业在新开银行的股权投资比例都不能超过20%。因此有观点认为,在规模效益明显的银行业,仅仅拥有20%股权投资的苏宁所获的融资金额以及财务回报率都不会太高。

  而且,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监管层的思路,对于民资发起设立银行都强调了“风险自担”。即要求发起人对其他风险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对存款人进行适当赔付,避免经营失败损害存款人、债权人和纳税人利益。

  而目前,我国的在存款保险和贷款担保制度缺失将导致民营银行风险提升。银行能活下去靠的是存款,民营银行付的利息跟国有大银行差不多,老百姓自然会优先选择国营银行。所以制度的缺失让民营银行风险高而利润空间狭小。这一切都将是对民营银行的挑战。

  但无论如何,苏宁布局金融已不可逆,而且不管怎么说,至少从目前看来,中国金融市场正在开始多方试水,市场的多样化以及规范化指日可待。通过现在各方企业的举动看来,未来的中国金融市场将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谁能在首先拿到入场券谁将开启未来金融市场的全新格局。

  而这一切对于民营银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利好,更多选择、更多竞争势必会产生更优质的服务。并且除了苏宁以外,多家强势企业都在筹划拔得民营银行的“头筹”。

  刚刚战胜“死敌”国美,苏宁就发现自己被另一种对手电商推到了生死边缘;刚刚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之王”,苏宁就不得不宣布“去电器化”,全面向互联网转型;互联网金融争霸赛胜负尚未分晓,互联网大佬就办起了银行。

  每一步,苏宁都亦步亦趋,这一次,苏宁的转型之路将走向哪里,不得而知,民营企业办银行风险与机遇的比例还不可预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