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左手财富,右手慈善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曹德旺,财富,慈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09 16:48
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他个人在慈善事业上的捐款已达50亿元。有人称其为“慈善大王”,也有人说他是真正的首善。对曹德旺而言,做企业积累财富,再将财富转换做慈善事业,犹如其左右手一样“不可分割”
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曹德旺在慈善领域的贡献,或许迄今为止,很少有人能出其右。
中国慈善榜上,曹德旺一直是公众认可的“首善”人物。他的捐赠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是金额巨大;第二是私人捐赠,尤其是其携长子曹晖以个人名义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1亿元,开创了中国慈善史上款项最多的个人捐款,被誉为中国慈善“个人第一捐”。
做企业积累财富,再将财富转换做慈善事业,对曹德旺来说犹如左右手一样“不可分割”。
中国的希望在于中国人自己的觉悟
2011年,已经是世界汽车玻璃最大供应商的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做出一项决定,这对曹德旺本人甚至中国慈善事业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当年5月5日,由他发起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在北京成立。曹德旺将曹氏家族持有的3亿股福耀集团的股份捐赠给该基金会,过户当天,价值人民币35.49亿元。
这是中国第一家以捐赠股票形式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基金会,为中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并开创了中国基金会资金注入方式、运作模式和管理规则等多个第一。
河仁基金会中的“河仁”二字出自曹德旺父亲曹河仁之名,它们不仅昭示了曹德旺与父亲之间的情感联系,也揭示出曹德旺所推崇的经商、为善境界。
曹家几代经商,曹的曾祖父曾富极一时。而到了他爷爷一辈,逐渐破落。后来,曹德旺的父亲和舅公又重新将事业做起来,曹的父亲曹河仁曾是上海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因时局动荡,举家迁回老家福建。因运输家产的船沉没,曹家瞬间一贫如洗。
父亲对他说过的一句话至今令曹德旺记忆深刻。
“我爸跟我讲,如果发现在你家门口躺着一个人,第一件事情要把他扶起来,问他要不要喝水,有病要送到医院去,这是做人起码的道理和准则,要学会同情、理解人家。”曹德旺对媒体说。
也许这也造就了曹德旺最早的慈善观。其实,早在创业伊始,曹德旺就已经开始做慈善。
近三十年来,曹德旺专心在汽车玻璃领域发展,没有涉及过任何其他领域。而自己曾经吃苦的经历,在曹德旺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也留下很深的烙印。如今已经接班的大儿子曹晖,自十多年前进入福耀集团,便从底层的车间做起,与工人同吃同住。
如曹德旺给予儿子曹晖的培养一样,父亲给予曹德旺的记忆也很多。
“饭可少吃,衣可简穿,书还是要读。”当年即便家境落魄,受过教育的父母仍想尽办法要让幼年时的曹德旺多读点书。9岁时他走进了学堂,念到14岁,因为家境太艰难不得不辍学回家放牛。但是当时,一有空他就捡起哥哥的旧课本,边放牛边津津有味地读上几页。
成年后为了谋生,曹德旺种过白木耳,当过水库工地炊事员、修理员、知青连农技员,还倒过果树苗。早年的这些苦难,让曹德旺过早地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冷暖,也磨砺出他越发坚韧的性格。他坚信,靠勤劳的双手能改变命运,他要让全家人“把日子过得好一点”。
福耀玻璃的前身是创办于1976年的福建福清市高山镇的一家乡镇企业--高山异形玻璃厂。1983年4月,曹德旺承包了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
刚开始,玻璃厂专门生产水表玻璃。很快,曹德旺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口汽车大量涌入中国,而国内众多低等级公路让汽车玻璃的损坏率居高不下。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国内的汽车维修市场,汽车玻璃基本依赖进口,从日本进口的汽车玻璃一块就高达几千元,然而其成本仅仅一两百元。耿直倔强的曹德旺不服气,“中国难道只能依赖进口,被迫接受这种不公平吗?”他义愤难平,“中国人应该有一块自己的汽车玻璃。”
1985年,曹德旺转战汽车维修玻璃。为了突破日本公司的技术壁垒,他勒紧裤腰带,从芬兰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从全国各地搜罗技术人才,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考验,终于研制出汽车专用玻璃。此款玻璃刚刚投产,市场便供不应求。曹德旺也因此赚到人生第一桶金70万元。
1987年,曹德旺联合11个股东集资627万元,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尔后,福耀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到90年代初,中国市场上的日本玻璃已销声匿迹。
曹德旺就这样以闪电般的速度,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福耀在国内市场快速攻城略地,经记者一报,立马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和福建省高层津津乐道的话题,曹德旺一夜之间成了福建的宝贝和骄傲。1991年,中国试水股票市场,福建省仅有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名额,政府毫不犹豫地给了曹德旺。
90年代初,曹德旺挥师美国,进军这块最大的海外市场。
1996年,国际汽车玻璃龙头企业法国圣戈班投资1530万美元,福耀投资1470万美元,双方合资成立万达汽车玻璃有限公司。3年的合作,让曹德旺受益匪浅,福耀的员工直接到法国圣戈班的生产一线接受再培训,在生产流程、设计思路、工艺路线上让福耀的员工见识了先进的蓝本,还领略了圣戈班具有国际水准的管理模式和一些可取的理财理念,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典范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1999年,因双方经营原则不同,曹德旺用4000万美元买断圣戈班在福耀的所有股份,以此为条件与圣戈班约法三章,圣戈班在2004年7月1日前不得再进入中国市场,此举为福耀在5年内排除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赢得发展的时空。
曹德旺的果敢和对福耀事业的忠诚也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敬。重新由曹德旺掌控的福耀,坚持每年投入巨额研发费用,此举也赢得了全球八大汽车厂商的尊敬。
“如果每个行业都有人执着地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联系起来,而执着于这项事业的人,不但能够成为自己这个行业的领袖,为自己与社会创造财富,而且有机会跻身于世界这个大舞台,为世界创造价值和财富。”曹德旺说。
曹式慈善:亲力亲为
随着企业的日益壮大和财富的积累,曹德旺的捐款清单不断延长,数额也越来越大。截止到目前,曹德旺公益捐赠总额已接近60亿元人民币,捐助范围涉及救灾、扶贫、助学、帮困、传承传统文化等各方面。
众所周知,与众多的慈善家不同,曹德旺对自己的捐赠很多都会细细追究,甚至亲力亲为。
他曾出资修道路、建学校、盖公园、建图书馆等,很多工程从买材料、设计、施工,他都会细细过问。做得多了,曹德旺对工程造价、图纸设计等,如同开发商一般烂熟于心。
2010年月5月,曹德旺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西南五省份十万贫困家庭捐赠善款2亿元。谈起这笔捐款,曹德旺动情地说:“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老百姓生活苦得很。我年轻的时候吃过很多苦,知道那种滋味。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来说,2000元钱可以说是他们的希望。”
因为年轻时吃过苦,曹德旺对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用他的话说:“该花一万花一万,该省一分省一分。”在他看来,要确保捐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发到应该收到钱的人手中,而不是被“雁过拔毛,层层拦截”。
在捐款协议中,曹德旺的条件十分“苛刻”:扶贫基金会应在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发放到10万农户手中,且差错率不超过1%,基金会违约将赔偿。管理费则不超过善款的3%,而“行规”一般为10%。为了保证善款发到每一个应该收到钱的人手中,曹德旺成立了专门的监督委员会,并请新闻媒体全程监督,要求基金会每10天向他递交项目进展详细报告。如此苛刻的条件,无疑是对现行捐款体制的一次挑战,这也开创了中国捐赠者对公益捐款问责的先河。
在曹德旺看来,慈善远远不是大把的捐款,慈善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真正的慈善,应该是让自己活得更好,让家人活得更好,让员工活得更好,让社会获得更多的回报,让需要救助的人得到救助。
正如他所言:做慈善,关键不在于砸多少钱,而是切实了解别人的需求,因为每一个困难的人不一定都缺钱,有的缺关心,有的缺理解,有的缺办法,所以务实更重要。
“财富要用于最需要帮助的人。而慈善就是财富的另一种分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弥补按劳分配、按资产分配和政府转移分配的不足,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诱导式调节。”这便是曹德旺对于财富的态度。
致敬辞
祼捐、苛捐、首善,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他个人在慈善事业上的捐款已达50亿元。他是曹德旺。他成立国内首家以股份运作的慈善基金会,投资大学培养慈善救助人才,是一个真正把慈善当作事业来做的企业家。
“人要讲奉献精神,学而优则仕,仕不是指当官,而是讲奉献。你们都认为我这是高调,我是真的这么认为,你把这些话都记下来,等到我九十多岁的时候来核对,看我是不是这么做的。”
“做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做慈善要量力而行,我捐几十个亿,和你们拿工资的人捐几千块是一样的,因为你已经尽力了。即便没有钱,你还可能给人以笑容,展示你的同情心,对地位比你低的人客气点。”
--曹德旺
十年大事记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业最早的企业家之一,据胡润慈善榜统计,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50亿元,其捐资幅度随着自身实力递增呈同步上升态势。
如仅在2010年至2011年4月,他便捐款12亿元,善款分配如下:玉树1亿,西南五省区市干旱2亿,福州市公益事业4亿,福清市公益事业3亿,2011年4月捐厦门大学2亿。
2011年5月5日,由曹德旺发起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以捐赠股票形式支持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基金会,该基金会为中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
曹德旺表示,基金会将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运作,为保证“每一分钱的去向都让社会知道”,基金会将像国际上市公司一样规范管理,定期公开审计报告和慈善项目名单,基金会的每一件事都会向社会公告。
曹德旺 福耀玻璃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光彩会副会长
文|《小康》记者 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