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 一生爱 三个她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曼德拉,婚姻,爱情
  • 发布时间:2014-01-15 16:48

  一个人不老,他就永远不老。

  他生于一九一八年,九十五岁。刚闭上双眼,他理应进入天堂。他的传说留在人间,仍旧如同一尊战神一般,威风凛凛,不负一个神话。

  即使在一九六四年,他被判终身监禁时,他的声明里这样说道:“我已经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了非洲人民的斗争,我为反对白人种族统治进行斗争,我也为反对黑人专制而斗争。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我希望为这一理想而活着,并去实现它。但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

  这是他的自白。承载雄壮的肾上腺素精神。他要展现的,是不老的决心,以及血液里澎湃激荡的自由与平等主义。

  他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一个大酋长家庭,他是家中长子,因而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可是他却摇摇手,坚决地表达他的态度--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而要“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需要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栅囚禁着。因此他毅然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与危险的路--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无怨无悔。

  英雄总不乏艳遇。他一生有过三次婚姻,一次与伊芙琳,一次与温妮,最后时期与第三任妻子格拉莎居住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郊外的一栋漂亮的住宅,儿孙满堂。阳光在院子里涣散成白茫茫平原,午后炎热空气。栀子花累累满树,散发出浓烈香气如同发酵。世界如同油彩般静止,没有风吹草动。

  格拉莎是他第三任妻子。他们的婚礼是一个如格拉莎预期中的婚礼,盛大,热情,充满感动与细节。曼德拉说,格拉莎,我知道你对感情认真执着,我想给你安定而不是束缚,即使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愿望。我深爱你,你要相信。说出这段话来,他一定思量已久。这一年曼德拉八十岁,格拉莎五十三岁。格拉莎是莫桑比克前总统马歇尔遗孀格拉萨。她隔着桌子伸出手去,他牵住,轻轻抚摸她手指,两个人一时默默无言。

  他们并不是一见钟情。他们在一九九一年才首次见面,但他们之间的渊源却可追溯到二十多年前。那时,格拉萨的丈夫是莫桑比克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人,他为营救曼德拉做了大量工作。格拉萨和曼德拉相恋的过程,不如曼德拉前两任妻子那样“火花四溅”,他们不曾一见钟情,而是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

  她陪伴他最后十五年。爱情已这样结尾,也是好极。陪最爱的人开始人生或者陪最爱的人走完一生,是人的两类幸福。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同时获得。

  曼德拉的初恋,是浪漫式的一见钟情。他的初恋情人叫温妮o诺姆扎莫o马迪基泽拉。他们是曼德拉遭逮捕前不久的一天在一家食品店结识。他们爱恋着,可又称不上是谈情说爱。在田野散步时,他请她帮助为叛国罪审判辩护基金会募捐,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以后的几个月里也是如此,有时他把她从医院带到体操房看他“汗流浃背”地锻炼身体,有时候他带她去参加他们的会议,尽管她当时还不是非洲人国民大会成员。可是他们并没有走入婚姻。婚姻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差了哪个,都不过是成为情人而已。

  曼德拉的第一段婚姻,是一九四一年,尚在求学期间的他经人介绍认识了反种族隔离人士西苏鲁,随后见到了西苏鲁的表妹伊芙琳·梅斯。两人一见钟情,在坠入情网之后不久就走进了婚姻殿堂。曼德拉当然并不只属于伊芙琳·梅斯。他总是忙,一味的忙。伊芙琳对他长期不归家很有意见,虽然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家人,两人的感情裂缝在一天天扩大。一个女人要的,永远是贴心的陪伴。可是事不如意。

  可是伊芙琳为他生了三个孩子。在他们最后一个女儿出生不久,她向他发出最后通牒:在非国大和她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后来,曼德拉选择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最终两人黯然分手。

  离婚后,有时她会突然再次看见他的面容。在深夜,在高山木楼的房间里,在呼啸的山风和雪花的声音中,在雨水彻夜敲打木楼顶板的凌晨,在睡眠的边缘。感觉到他的迫近,低俯下来的面容如此真实,五官轮廓所有细节丝丝入扣全都逼真。她连他眼角的一条笑纹都没有忘记。可是人生就是这么残酷,相爱而不能在一起。

  “二零零四年五月,时年八十二岁的伊芙琳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葬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市西区公园墓地,曼德拉参加了伊夫琳的葬礼。”南非政治社论有这样的一道新闻。

  曼德拉的第二段婚姻最为著名。在认识温妮之前,他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他与年轻漂亮的温妮激情爆发,不久就走入婚姻殿堂。传统婚礼才进行一半,曼德拉就被带回法庭受审。受审期间,他爱她,因此常常乔装打扮,与温妮偷偷见面。好景不长,他被判入狱时,而温妮刚怀上小女儿。温妮每月总是在警察的严密监视下,千里迢迢乘船渡海,只为能隔着铁窗看看憔悴的他。狱中的曼德拉每天都抚摸温妮的照片,他写信温妮:“婚姻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互相爱恋,而且在于相互间的永恒的支持。这种支持是摧不垮的,即使在危险关头也始终如一。我真想在你身边,把你抱在膝上。”

  婚后的温妮果断变身“温妮·曼德拉”。她不顾个人安危,站在反种族主义斗争的最前线,与种族主义政权进行斗争。她东躲西藏,含辛茹苦地抚养几个孩子。像花朵一样璀璨绽放的面容,摇摇欲坠,不胜其哀却又充满力量。

  她经由他的爱,确定她与世间的关系,对时间和空间拥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如同进入一个无法以感官和思维获得的深邃而无形的层次。如果说之前,她对生命的感知,是断裂的,干燥的,支离破碎。那么,经由情感的通道,她获得了它的整体感,连绵而流动,源源不断,一种深不可测量的活力和担当。即使它充满矛盾、冲突、挣扎和创痛。她知道,这是她获得的机会。

  可当囚禁了二十七年的曼德拉走出牢门。出狱后的曼德拉享受着家庭的温情,然而生活似乎已经变得无法平静。在婚后的三十一年里,南非政府不断地对温妮拘留、监禁、流放,她住在无水无电漏雨的草棚中,吃未熟的米粥、带泥的萝卜。曾经她的孤立边缘如同剃刀般锐利容不下半分迟疑不决,曾经她对行动和意志的推进持有坚定激进的目的性,曾经她是个对自己对外界容不下任何模糊边界的人,曾经她是个非黑即白一清二楚绝不妥协的人。可是生活无情,被蹂躏摧残的岁月里,她不能幸免地产生了被遗弃的感觉,只有酒精才能忘掉暂时的悲苦。

  她看到自己用尽全力对爱做出的询问。纠缠揪斗,不依不饶。这是她曾经最重要也是唯一用以支撑的柱干,觉得只有他在这里,世界才是确凿和作数的。其他都是幻觉。但在一日又一日,一夜又一夜,与他彻底隔绝的时间过去之后,她发现一切不过是颠倒梦想。在现实里,无尽的虚空是真实的。她也渴望男人,哪个女人不需要男人的怀抱。后来被曝出她公然交往了一位二十九岁的情人。她从苦难中寻找一点点慰藉给自己。可是这却是滔天大祸。

  他们的婚姻,已然如同用一张薄薄白纸糊住的无底深渊。谁若忍心伸出一个手指,轻轻一捅,即告破裂。但他们两个竭力维持,在一张白纸边各自做戏,也许这就是婚姻的本质。不管如何,无法被解决的问题只能先搁置一边。

  但纸包不住火。一九九六年,曼德拉与温妮离婚。七年后,六十六岁的温妮因犯有盗窃和欺诈等共计六十八项罪名而被判入狱五年,缓刑一年。

  假如,如果人生能够假如,温妮如果嫁得不是曼德拉,那么她的人生会是怎样呢。结果显然,曼德拉终究还是曼德拉,但温妮就是另外的温妮。

  可是人生不能假设。世界上所有的人,即使分布在不同的纬度和经度,痛苦的根源没有区别。最终需要面对的,是来自生命本身真实而无解的苦痛。

  文:寒一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