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双雄

  • 来源:信息方略
  •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金融业
  • 发布时间:2014-01-23 16:16

  不过十年时间,互联网金融在中国从无到有,且在最近一年以井喷之势迅速发展,令处于严密管制的金融行业震动,更给蓬勃生长的互联网产业打开全新想象空间。

  在电信4G时代扑面而来、金融管制逐步放松的大浪潮之下,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一场由新兴互联网巨头发起的网络金融创新与市场争夺战,正渐入佳境。

  这场将深刻影响金融业格局之变的竞争,绝不只是简单的金融渠道或媒介革命,它将重塑互联网和金融业。

  传统金融行业在十多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就实现了技术联网,每一个刷卡消费的商户就是一个数据接收点,对银行来说,跟踪用户购物行为,且做大数据分析并不难,而对互联网的涉足则不过是多了一个刷卡渠道而已。这个逻辑听起来颇有道理。但其背后,是对交易效率、成本,以及互联网本质的忽略。

  互联网的本质是点对点的平等交互、分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设置正是对此种高效对接的阻断。在传统金融领域,从银行融资的行为被称为间接融资,从证券市场融资的行为被称为直接融资。互联网金融则是对两者的否定,它走了第三条道路。

  金融本质上就是数据,所有金融产品就是数据的不同组合。而这些数据并不是来自于银行或金融机构,真正产生数据的是每一个个体,也就是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节点”。如今谁拥有这些数据?是个体行为发生的场所——互联网平台,如同实体商场。如果不受监管约束,互联网平台为何不自己组合数据发售金融产品?数据流过的地方,任何金融产品都可以想象。事实上,这就是互联网金融。

  在中国,整个金融系统每年要付的工资大约为1.4万亿元,盈利1.2万亿元,每年税收1万多亿元,总共要产生约3.6万亿元的交易成本。按照互联网金融的逻辑,这些成本中的绝大多数完全不必发生,互联网金融的高效正是由此而来。

  互联网金融理想的模式是,供给方和需求方直接交易。目前流行的众筹、P2P贷款,已有些接近理想,但远未到达。现阶段,传统金融需要面临的挑战有二:其一,随着O2O的深入,实体接入互联网的速度正在加快,未来一切事物都将互联网化,一切行为也都将在网上发生,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大数据的拥有者,即直接接触消费者;其二,银行卡将无用武之地,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工具足以担当重任,这也就是为什么支付宝与银联之间关系微妙的原因,支付宝事实上已具备网上清算的能力。

  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21家基金公司与12家电商平台有对接关系,但是没有哪一只基金如余额宝那样,在几个月内将天弘基金的规模提升了4倍。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余额宝的客户数已经达到4303万人,规模为1853亿元。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结果并不如意。

  未来,银行或将成为资金的管道,就像基础电信运营商正在变成数据管道一样。互联网金融则是传统金融的“终结者”,考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战争,意义其实已经不大。前瞻金融终结者之间的战争,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最近,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开始将自己定位为“极客”,正竭尽所能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新帝国。但这个过程是艰难的。

  阿里巴巴在2013年“双十一”的支付宝交易额达到350.19亿元,支付宝的活跃用户已达3亿;腾讯的微信以及微信国际版WeChat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2.7亿,注册用户共计约6亿,手机QQ用户接近8亿。平安及其他传统金融机构如何超越?未来金融业应属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竞争的新主角将是互联网企业。拥有庞大交易及数据的互联网平台,在生态系统边界发生摩擦的同时,在金融领域更是必有一战。

  >>“不管是否情愿,互联网金融都将超越传统金融,在这个全新的战场上,奔跑的将主要是全新的战士,阿里和腾讯不尽相同的探索,将决定着中国互联网金融走出混沌状态的速度。”

  梁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