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游:土地在生活中增值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乡村游,土地
  • 发布时间:2014-02-13 08:11

  在动手写这篇短文的一天之内,我看到了与“乡村旅游”有关的一条好消息与一条坏消息。

  好消息是湖北有5项农事景观被认定为“中国最美田园”,数量居全国前列,分别是:沙洋县汉江西岸百里油菜花、英山县茶园观光带、恩施州大峡谷梯田、长阳清江渔作景观、武汉市黄陂区云雾杜鹃。坏消息是民俗专家冯骥才疾呼:“最近10年,中国每天消失80个村落;最近30年,中国共计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前者,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旅游的新希望;后者,则让我们看到了保护乡村与传承乡村文化的紧迫性。

  2013年12月初,我随湖北省委大别山扶贫政策落实监办小组,走进了茫茫大别山深处一个没有通水泥路的小乡村。在这里,古朴的民居、狭窄的街巷、弯曲的水沟,反映了小山村的本色。我当时就想,让年轻的一代看到这些现在已不多见的村落,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一些越野车俱乐部可以规划这种穿越线路。在红安的融园家具产业园,我看到十多间老屋子围在池塘四周,当即向红安县的领导同志提出,要作为大别山民居加以保护,这恰好与他们的设想一致。

  中国人形容一个美丽的女子,往往用“秀色可餐”来描述。其实,乡村游何尝不是一种“可餐”的“秀色”呢?原生态的古老乡村,对久居城市且饱受雾霾折磨的人们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乡村美丽的景象,完全可以给当地农民带来更多的额外收益。农民在生产、生活之中,乡村游让土地得到了增值。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确实,现在有的城镇化连“望山见水”都成为一种奢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城镇化布局中,会议还提出“两横三纵”。“两横”是以陇海铁路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为主,“三纵”是沿海海岸带和京哈、京广作为一个轴线,以及包头到昆明的轴线。这只是大体的规划,具体到每个地方,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亦即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如果一个乡镇作为旅游基地来建设,那么它的布局与产业安排,都应最大限度满足生态的需要。

  湖北的山水资源丰富,既有高山峡谷,又有江湖平原,坐拥丰富的乡村游资源。江边、湖边、山边的乡村游各有不同的味道,给老百姓以极大的选择空间。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给乡村游一个发展的平台,并积极地推向市场。

  叶青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