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打造水生态文明示范区

  • 来源:支点
  • 关键字:生态,文明
  • 发布时间:2014-02-13 08:13

  核心提示:十堰正奔走在建设鄂渝陕豫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征途上,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建设,将是加快这一步伐的“核动力”。这项重任落在了郧县手上。

  涓涓细流入汉江,滔滔汉水汇北京。今年10月,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这项宏伟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流经十堰市的汉江干流总长216公里,其中郧县占63%,有136公里。常年受困于水的山城十堰,因拥有了郧县这颗耀眼的“水上明珠”,开始谋划转型升级之路,建设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快步迈向鄂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日前,郧县县委书记胡玖明、县长孙道军接受本刊专访时指出,青山绿水就是郧县的金山、银山。这里将打造成为京津冀地区生态休闲养生福地。他们还呼吁打造环丹江、郧县等十堰境内的水生态文明示范区,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大美郧阳

  去年年底,记者乘动车从武汉出发约4小时抵达鄂西北山城十堰。这座有着车城美誉的城市,是世界500强企业--东风汽车公司的“革命摇篮”。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湖北省提出十堰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按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规模来规划建设。然而,城市发展空间不足、资源承载能力弱等因素的制约,成为实施这一远大战略目标的瓶颈。

  从十堰火车站下车,约半小时就到了郧县。一路上,记者不时看到远处山峦叠障,但车前总是平坦的双向六车道郧十一级公路。就是这条短短的十几公里郧十公路,阻隔了十堰这座城市的滨江之梦。

  2012年10月12日,在郧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十堰市委、市政府,正式把建设十堰生态滨江新区的大旗授予郧县。建设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十堰有了打造鄂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核动力”。市级战略,郧县实施。郧县坚持“优于、高于、雅于、快于” 十堰中心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强力推进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建设。

  去年8月16日,经过多轮商谈,该新区引来香港英皇集团投资50亿元打造“英皇·武动十堰”综合项目。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亚洲地区歌影视文化旅游中心。

  据悉,香港英皇集团在香港拥有6家上市公司,经营金融证券、地产、钟表珠宝、娱乐电影、酒店、传媒印刷、饮食等多元化业务。

  岸边老街繁花似锦,江面帆船缀映青山……这些看起来就像电影里的梦幻之境,5年后将在江汉环线的郧阳岛上真实上演。未来的郧县“江在城中、城在江边”,这里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这些触手可及的巨变,在一位郧县普通市民的眼里是,2007年以前,靠近汉江边的商品房,每平方米售价不过千元,现如今已过4000元,将来越靠近江边的“江景房”会越紧俏。

  逐水而居,一直是人类选择栖息的重要法则。历经明清两朝二百余年的经营,郧阳城曾呈现出十里合围,三里穿心,房屋鳞次栉比的繁华风貌。大美郧阳将重现!

  绿色产业领跑

  车朝着郧县境内郧十一级公路行驶,左边是现代化林立的厂房,右边是正在紧张施工的新区核心区。

  郧县决策层看到,建设十堰生态滨江新区,不可能仅靠县城周边这块地方。即使把这一块锻造成金,以此推动全县3863平方公里发展,是带不动、也办不到的。从发展定位来看,郧县必须要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建设绿色产业聚集区,树立经济腾飞的标杆。

  在郧县经济开发区内的湖北郧府薯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国际领先水平的全自动、全封闭生产线车间内忙碌,生产出的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等产品成功打入我国西北市场。

  令记者意外的是,整个厂区内未见到从乡间运来的红薯。该厂负责人李永建告诉记者,该公司已经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全产业链的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其中红薯初级加工已在农户手中完成,这极大地改变了过去“越穷越种薯”面貌。目前,该公司年产值数亿元,实现利税数千万元。

  无独有偶。记者走进郧县佳恒工业园,佳恒公司投资2300万元的综合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1000吨,每吨污水处理约17元。该公司另一套环境砝码--重金属废水处理站,其处理后的废水纯度比自来水还高。

  佳恒公司副总王世斌告诉本刊记者,企业在兼顾环境效益的同时,公司的产值、销售等实现倍数级、跨越式增长。2012年,该公司实现产值7.8亿元、销售收入7.3亿元。这造就了鄂西北的“佳恒现象”。

  郧县提出超常规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为迈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目标的压力。一组数据表明,2011年全省山区县市中排名第十位的GDP过了100亿元,同年郧县的GDP是54亿元,差距将近一半。

  胡玖明指出,以汉江为依托,积极开发高端水上旅游,做美沿江山水、做靓滨江新城、做活城乡一体等,争取三年上台阶、五年大跨越,把汉江沿岸打造成旅游观光圣地、休闲养生福地。

  凭借百年难得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机遇,郧县敢于规划“百平方公里生态屏障、百平方公里生态水面、百平方公里城市面积”战略,做好“水文章”,致力把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北部的主要发力点和重要增长极。

  呼吁打造“水特区”

  人称郧县有三宝:红薯、苞谷、龙须草。为保护汉江生态这张牌,近来年郧县关闭了一批以龙须草为原料的造纸加工企业。

  郧县决策层明确提出,所有决策都把生态放在第一位,招商引资的条件就是保证生态环保。保护好“一江清水”,是郧县未来发展的基石。

  孙道军呼吁,建设水生态文明示范区是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需要,是实现“内修人文,外修生态”的形势需要,是打造国家级清洁水源地、建设生态型健康滨水城的客观需要,是推动库区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以十堰为中心,环丹江口水库精心编制规划,突出‘水’这个主题,以水治理、水研发、水文化、水产品开发、水宣传、水展示为重点,做好‘水文章’,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建成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孙道军如是称。

  山有水灵,城有水秀。十堰决策层谋划长远,要求把郧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核心来打造,支持郧县打造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建成湖北的“昆山”,力争2到3年后争取国家级新区。

  应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