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复权单位收益率增长前十名的股票型基金,最近一周几乎没有进入前50名,也鲜少进入今年以来的前50名。
这些还是好基金吗?
目前基金投资者的这种心理,其实质在于不懂得基金优劣的评价标准。
大多数人简单地认为,赚钱的基金就是好基金。这个道理没有错,但忽视了很多相关指标,比如赚钱的时间段、基金产品的特点、买入和卖出的时间点、基金经理变更、公司重大事件等等。这些因素,均会改变基金投资盈亏的方向。
综合起来才是较为靠谱的评价参照系。
排名并非绝对
银华领先策略基金2009年以103%的收益率位居去年股票型基金前10名,最近一周(3月18日至24日)以-0.67%的收益率位居243只股票型基金中的倒数第二名;中邮核心优选基金去年的收益率也进入前10名,最近一周和今年以来则落为中下游。
但这并不能完全证明这两只基金的好坏。基金的业绩排名在不同阶段相差巨大,除了这两只基金,还有很多基金的业绩排名具有相同的特点。
既然不同阶段的相对业绩排名容易出现差别,那么判定基金的优劣就需要拉长考察时间段,并非短时间或者某一时间段所能厘清。
如果某只基金在近一年内为投资者盈利,收益率位居前列,并且在近两年、三年都盈利,且位居前列,那么,即便近期表现不是很好,也没必要很快下结论该基金不是一只好基金。
反之亦然。
设定风险级别
更加深入的判断,需要考虑风险和收益对等。
高风险对应着高收益。投资者手中如果持有的基金风险很高,那么就必须有相应的收益率来补偿承担的风险。
有些投资者认为,股票型基金就是高风险基金,混合型基金是次高风险基金,债券型是低风险基金、货币基金是无风险的基金。殊不知这是对基金风险和收益对等最简单的分类方法,只是第一步;更高的要求,则是对相同类别基金风险分类的把握。
同样投资股票型基金,有些基金风险更小,有些基金风险很大。从近几年股票型基金的风险收益率差来看,在牛市行情下,收益率可以相差超过100%,熊市行情也可以相差到30%,混合型基金也类似。
投资者要判定自己手中的基金在同类基金中的风险级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同类基金的相对排名变化,或与同期上证指数比较。
如果这只基金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忽高忽低,即便该基金几年下来总收益率可观,但也属于高风险基金。这类基金能锦上添花,也能落井下石。
反之,收益率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一直稳定处在前1/2,几年累计收益率也能排在前列,这样的基金风险也较低。无论在那种行情下,它都能让投资者有踏实的收获。
风险和收益的高低是两面,不能单以风险来判定,还是要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喜风险者,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就是好基金;厌风险者,低风险而较高收益才是好基金。
关键是投资者心中要有一个清晰的评判标准。
关注团队变动
上述判定比较静态,判断基金是否值得持有,还需要投资者动态跟踪手中持有的基金,因为与基金有关的一些因素在不断变化。
最容易发生变化的是基金经理,这在国内很常见。其变动有主动变更和被动变更,投资者要重点关心的是基金经理主动变更的那类基金:这类基金往往使优秀基金经理转投私募。
目前基金行业排名压力巨大,公募基金的收入体制难以满足基金经理的需求。2006年以来,吕俊、石波、江晖等等一些大腕级的基金经理“公转私”,这对其曾管理的基金业绩一定会产生影响。今年以来类似的基金经理也不少。2009年初,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纷纷离职,持有这些基金经理原管理的基金,就需要仔细分析和慎重考虑。
另一类是被动离职。这类往往是管理的基金业绩不太理想,基金公司为了改善业绩,试图换来更好的基金经理。对这类基金,静以待变是最好办法。
基金经理变更带来的往往是投资风格的变化,这也需要投资者重点关注。
基金会每半年对招募说明书进行更新或者不定期修改基金合同,这些更新和修改会涉及费率及投资方向变化,这些变化将会影响持有人的利益,因此投资者需要关注这些变化是否改变了基金性质。
改变基金性质的另一种情况,是基金管理公司发生重要事件。如有些基金公司投研团队或者高管发生了重大变化。一般说来,媒体对这类事件跟踪比较及时,投资者可根据相关信息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态势作出相应的判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